《倒霉催的,竟是遇到诡异的事,原来我天生如此。》
第30节作者:
相思有无中 在接下了几天了,她逐渐了了解到这个村寨里除了她以外全是男人。那些男人都是一早就出去了,而且很晚才回来。后来知道他们是去后山采玉了,玉石采来后会被某些玉贩子贩运出去,再贩回他们需要的食物。这里的人好像只会采玉,然后就是吃东西,睡觉,其他什么事情都不做。早早地出去,晚晚地回来,然后就是关起门来。
一个夜晚她听到了孩子的哭声才发现,那些贩子贩运进来的物品,还包括男童。强烈的道德感驱使自己去从心底里排斥和指责这样的不法行为,但她现在发现,自己已经被那种欲望牢牢的控制住了。
那种渴望可以代替任何其他东西,难道是误用了丨毒丨品。但这种欲望和丨毒丨品应该是有不同的,是一种强烈的对于食物的欲望。而且晚上会做奇怪的梦,梦到自己和那些祭司好像一起在天堂那样,享受着各种美好的感觉。会越来越痴迷这样的状态。她发现那些被贩运来的男童都会在一个仪式上被灌下一杯水,然后就再也不哭闹了。而后会被一个男人领走抚养,并随着那个男人一起去后山的岩洞做工。当然他们同样需要其他食物,只是他们仿佛行尸走肉一样。那些被开采出来的玉石成色很好,应该都属于上品,她见到过那些武装的走私贩,一般是十多人左右。很奇怪那些全副武装的玉贩子会为什么还出高价,甚至用儿童来换取玉品,而不是抢占这里,占为己有。
以后她才懂的,那些玉贩子不是不想这样做,而是不敢这样做。因为在这里生活久的人都会发生变化,不管你自己愿意不愿意。没有正常人愿意在这里变成这里的人这样。可以说他们是没有灵魂的,只是为了单纯的一个欲望活着,而这种生活就这样一代代延续下去。原来这里的人喝的水中有包含玉石的粉末,他们呼吸的空气中也会有那种粉末。
只是呼吸这里的空气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起作用。这也让他们失去了生育的能力。他们需要有外面的男童来补充。而成年人,尤其是一些意志比较强的人,有时候可以摆脱这种欲望。她开始强忍着那种对于欲望的压抑,开始偷偷把水倒掉。再后来她懂的了,他们留下自己是希望自己能出去帮这里贩卖男童,她知道自己如果选择说不的后果。
在此前在她后山的一片树林里发现了一片坟地,那些浅浅掩埋的死者,有了露出了登上鞋,或者旅行包,这可能就是被杀死的外来人,而这些死了的外来人可能就是拒绝他们的人。后来她又发现,她拒绝后,不需要那些人动手,她的身体开始发生了变化。她感觉自己的关节开始僵硬,后来竟然不能行走了,她只能趴在地上,爬行着。但也是因为恢复了灵魂的清明,她更不愿意屈服。
可能那些愿意在野外独自旅行的人都有着这样坚定的灵魂和意志。她就每天像爬行的狗一样生活着,她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她能感觉到自己的骨头开始变的像石头那样僵硬,而这种速度是惊人的。于是她坚定地徘徊在村口,试图阻止那些进来的人,就是发生了开始时遇到我而发生的那一幕。想到这里我的心是一种揪心的痛,这么多天过去了,那个女人可能也化作了山林里被浅浅掩埋的尸骨。而那个孩子的命运也似乎已经注定,但他却无能为力。
接下来,我和朋友成了一个旅游公司,专门培训和带领那些喜欢背包旅行的人。而我隐含的初衷则是宣传那里的滇西地区的荒凉和毫无意义,并组织那些有单独冒险精神的人去那里。毕竟我背包客里的老人了,很多人都很相信我。在我的努力下,很多曾有过去那里的想法的人打消了念头。但从那时起,我也负担起了对这个孩子的照料,我曾想现在医学那么发达,我一定能治好他的病。没有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没有治好他。
他延续了自己的生命,也延续了强烈的痛苦我不知道我是救了他,还是害了他,更为没有能救回那个女人而深深的内疚。后来我也曾经组织一个小分队想去那里探寻,但却没有找地方,它好像凭空消失了,而或是躲着我。
朋友讲完了他的经历,没有看我的眼睛,喝下一杯酒,靠在椅背上,一根根抽着烟,而泪水已经流成了河。他像个孩子那样哭泣着。“我相信你”,“如果你同意,我就写一篇东西,就用小说的形式发表吧,当然我会匿名”,我说到,“可以,只要对人有帮助都可以”他回答。
忽然他的手机响了,他接了电话,颓然靠在了椅子上,手指间的香烟也滑落在地上,他告诉那个男孩死了。
后来我写了这个故事,而且在文末留下一个警告,如果你看到一片深山枫林的村寨,请速速远离,不知道有没有人相信。
现在我怕一个人晚上在书房里看书,无论是看什么书。现在喜欢在有阳光的窗口看书,那阳光洒满我全身,我的心情才可以平静下来。因为每次打开书,我都忍不住一阵心悸。忍不住回头看看身后,其实明明知道身后没有什么。如果这个时候有风吹进来,带来什么响动,我就会一下子坐起身来,慌乱地四处打量。
看来是落下病根了。那病根就在于上次我回家的一次遭际。由于平时工作忙,很少能够回家探望父母亲人。正赶上假期,而且工作也太忙,就回老家了。家乡在我心里是个奇怪的所在。故乡承载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回忆。在很多人的思想里,童年的很多记忆都是最美好,当然如果细细品来,也会夹杂着些许烦恼和遗憾,或者让人惊悸的回忆。
那些遗憾来自哪里,那就是上学。想到那时的学习生活,就不能不回忆起那时的同学和老师。尤其是老师,那时候还没有不准打骂学生的规定,每次我上学都惴惴不安,怕挨打。那时候的男孩子又有几个不挨打的,我算是挨打比较少的。那时家长评价一个老师好坏的首要标准是这个老师严格与否。
那个时候严格就是对学生负责人,而严格的标准在于他是不是很凶,那凶的标准,则在于他或者她会不会动手。那个时候被老师打了,回家是从来不敢说的,如果不长心眼说漏了嘴,那迎接自己的将是另一阵暴风雨。父亲会操起扫把再把我修理一顿,并且是打过以后再问原因。如果原因是我的某某不可原谅的错误,那再打一轮。
而且会一边打,一边“教育”,一边夸老师打的好。我算是醒悟比较早的,于是在怕老师的同时,也就有了那么一点恨意。哼——,等我长大了,等着瞧。
但多年过去了,我有时又些模糊,自己也恨不起来了。自己今天能不在土地里刨食,是不是应该归功于老师的竹竿教鞭。与打骂相关的学习,与爱好无关,与痛痒相关。估计那个时候很少的学生是真正地热爱学习,对于书本,对于老师的恐惧印象伴随着很长时间。
那被打的最狠一次我怎么也忘不掉。记得小时候很贪玩。放学回家后,如果家门紧锁,家人出外办事未归,那对我来却是惊天喜讯。我会把书包搁着墙头扔到院子里,然后和小伙伴痛苦地玩游戏。
但次我确实倒霉。玩的淋漓尽致刚进家门,看到的是父亲铁青的脸。而且看到了父亲几乎要喷出火的眼睛,我第一个反应,今天要完蛋了。有个声音在心里呼喊——快跑。虽然我不知道给我带来危险的原因。
日期:2015-07-10 18:58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