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首相的故事——徐阶的隐忍、高拱的傲骨、张居正的勃发》
第36节

作者: 任平生如是说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1-07 13:12:17
  自然地,林润恰到好处的弹劾,出自于徐阶的授意。当徐阶见到逮捕文书时,来不及松懈,便急匆匆让林润实施抓捕,刻不容缓。
  都板上钉钉的事了,至于这么心急么?这一步太重要了,时机稍纵即逝,这次抓捕就在于时间的选择上,要抢时间。
  因为当时的公文并不是像今天,瞬间就传过去了,而是几百里加急的快马。事实上,严党远没有清除干净,比如严世蕃的儿子严绍庭,现正在锦衣卫当差。与此同时,一封以锦衣卫公务名义的急递也发了出去。
  所有罪名的前提只是,严世蕃和罗龙文是逃兵,这个基础十分脆弱,若这一点不能坐实,那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而且,严世蕃会提高警觉,再想要好机会就难了。
  这是两份公文之间的赛跑,还是严世蕃略早得到了消息,连忙招呼罗龙文,准备一同往南跑到戍所。
  再看林润这边,他也不是吃素的,早已布好了军马,就等着逮捕令一到,便星夜抓捕。最终,一个刚到地儿便被逮了回来,一个走到半道上被截住了。
  嘉靖四十三年(1563)十月,严世蕃、罗龙文被押解到了北京,再次下狱。
  紧接着,林润再一次上疏弹劾严嵩父子,这一份是更为详实的罪状,请求严查其罪。
  这样搞得嘉靖也不打算手软了,看到了奏疏,下令三法司查讯他们的罪状。

  此时的严世蕃好比砧板上的鱼肉,只能任人宰割,但奇才展现出了强大的气场,不见他有丝毫的慌乱,反而自信满满地告诉惶恐不已的罗小弟:“别担心,我们马上就会被释放。”
  罗龙文可没那么淡定,怎么着,人都打光了,有谁还能替你翻案不成?!严大哥却笑道:“任他燎原火,自有倒海水。”
  看来,聪明人总喜欢玩聪明游戏。严世蕃派人散出风去,极力宣扬杨继盛和沈炼的冤屈,搞得人情汹汹,大伙儿都摩拳擦掌,准备为他俩报仇申冤。
  经三法司会审后,整理出了罪状。
  在上奏之前,为谨慎起见,刑部尚书黄光升、大理寺卿张守直、左都御史张永明揣着拟好了的狱词,拜谒了徐首辅。

  徐阶接过了狱词,打上眼草草一看,笑道:“法家断案,谅无差错。”
  说着话儿,徐阶引他们进入内室,屏退左右,继续说道:“诸位认为严世蕃当死,还是当活?”
  这个问题太侮辱智商了,三人齐声答道:“自然是死不足惜!”
  又问道:“那办理此案,是要杀掉他,还是要放掉他?”
  三人涨红了脸,高声说道:“用杨继盛、沈炼的冤屈,正是要他死!”
  徐阶点点头,笑道:“杨继盛、沈炼的事,确实犯下众怒,但杀掉他们,都是严嵩巧取皇上的旨意。皇上英明,怎能承认自己的过错?一旦呈上了,皇上会怀疑法司借机归过于己,必然震怒。”
  顿了顿,继续说道:“诸位皆身不可保,那严世蕃也就平安无事了。”
  听完徐阶这一席话,众人如梦方醒,相顾愕然,不知所措。
  见时机刚刚好,徐阶变戏法似的亮出了一份文稿,递给他们。三人一头雾水,接过来细看。
  只见这份文稿中只字不提杨、沈的冤狱,而是换成了另外三条罪名:

  首先,罗龙文勾结海盗(属实),严世蕃自然也就和倭寇挂上了钩,他们聚集海匪,里通外国。其次,严世蕃勾结江洋大盗,训练私人武装,图谋不轨。最后,严世蕃霸占土地盖房子,据勘察,这是一块有王气的土地(这个······),严世蕃在上面盖楼,冒犯圣上,罪大恶极。
  正读着,仨人冷汗都下来了,这奏疏中没有人神共愤的罪名,却杀机毕露,虽然不合众怒,却准确切中了要害——犯上、通倭,这是嘉靖最最反感的字眼。
  当即,令书吏誊清,三人用印,封进。
  这一幕没有脸红脖子粗,在微笑中开始,在微笑中结束,却万分惊心动魄。这标志着徐阶的斗争手段已经登峰造极,因为整个简短的对话,却包含了人事、利益的三个层面——领导、同事或下属、对手。
  看着严世蕃洋洋得意,大造声势,徐阶不动声色,却牢牢地掌控住了他的底细。严世蕃就输在了这一点上,他不清楚对手的底细。同事及下属自不必说,而这位领导又是一味的刚愎自用,死不认错。
  所有的斗争机变都被徐阶拿捏得恰到好处,一切都在笑谈中,着实可怕。
  日期:2013-11-07 18:49:53
  那边大牢里严世蕃仍然跟罗龙文开着玩笑,坐等着东山再起,说是先取下徐阶的脑袋再说。他有他的想法,天下奇才中,陆炳死了,杨博不掺合,其他的书呆子哪个能斗得过他?
  有很多人说,读历史有什么用?翻故纸堆,替古人担忧,无聊之极。现实告诉我们,社会和物质在进步,城市在变,人心在变,而历史的乱与和,却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在重复。

  因为,你别忘了,不论什么时候,都是人在和人打交道。
  这一回,严世蕃成功地翻版了历史,相似度百分之九十以上。汉初,汉高祖刘邦出兵灭黥布。
  大战在即,黥布得意地告诉部将,今皇上重病,必不会前来。天下会打仗的,只有韩信、彭越和我。如今其余两人已死,其他人不足为虑。
  结果呢,刘邦带重病御驾亲征,黥布军心大乱,一举被平灭。

  这就是生动的教训,永远不要低估你的对手。
  得意之间,严世蕃还蹦出一句上海方言的语气来讽刺徐阶:“谁谓阿侬智者?”阿侬是上海话,说的就是徐阶。
  此时嘉靖刚收到了奏疏,果然为之震怒,下旨令法司再次核实。
  徐阶手持圣旨,急出长安门,匆匆会齐三法司官员。简单商议后,立即再次上奏,疏中极言:“事已勘实。其交通倭寇、潜谋叛逆,俱有显证。请亟正典刑,以泄神人之愤。”
  亟正典刑?没错,就是常说的斩立决。

  我们经常看电视里,一地方官判刑后,就能砍头,那是纯胡扯的。人命关天的事,哪个时代都一样,草菅人命绝对不行。地方政府没有死刑权,必须报到中央严加审核,然后由皇帝亲自“勾决”,才能执行。
  这叫高法复核。为了表示仁慈,皇帝每次都要留几个人不死,说不定哪个就漏过了。另外,一般死刑必须等到秋天才能执行,即所谓的秋后问斩。多说一句,倒不是封建社会多么重视人权,而多是出于中央集权的需要。
  这一次,在徐阶的强烈建议下,给了严世蕃一个优惠价——亟正典刑。
  嘉靖批准了,命斩严世蕃于西市。
  日期:2013-11-07 18:50:22
  至此,阴谋家彻底破产了。可算得意到头了,收到了死刑通知,严大哥和罗小弟精神崩溃,抱头痛哭。家人请严世蕃写下遗书给严嵩,这位奇才浑身如筛糠,竟一个字也写不出。
  死到临头才知道害怕了,早干嘛去了。
  嘉靖四十四年(1564)三月,严世蕃、罗龙文被斩于西市,弃市。
  京师百姓听说消息后,如天将喜讯大快人心奔走相告万人空巷。百姓们携带酒食到西市观看行刑,摩肩擦踵,人们长期的积怨倾泻在这种喧闹之中。
  人潮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几个监生,他们是沈炼流放保安时所教的学生。他们高举着白帛,上面署着沈炼的名字,向天大声呼喊着:“沈公,您可以瞑目了。”然后恸哭而去。
  用这句话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腌臜性命。
  有许多人批评徐阶心理阴暗、手段不光彩、所用罪名不属实······但那又怎样?如果徐阶如当年一样死守仁义道德,那会怎样?最重要的结果已经得到了——正义得到了伸张。
  这就够了。
  “彼杀桂洲(夏言),我又杀其子,知我其天也。”徐阶蹙着眉头长叹着说道,他似乎并没有轻松多少。
  也许,这就是他们这些人的宿命,别无选择。
  严世蕃被斩首后,严嵩削职为民,家产抄没,共抄得黄金三万余两,白银二百余万两,其他珍宝服玩所值有几百万两。这些白银大约什么概念呢?

  大抵明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
  抄家时,严嵩恳求巡抚大人给他留一点药品。
  大人问:“可有治刀剑红伤的药?”
  严嵩答:“有,有,多乎哉!”
  大人遂正色说道:“那东西能否治好杨继盛颈上的刀伤?”

  严嵩:??????
  接着,严嵩请求分发给仆人一些遣散费。这是一个较为近人情的要求。
  大人道:“我记得杨继盛家中没有仆人。”
  严嵩:??????
  作到了这步田地,严嵩是家亡人散。也印证了电影《无间道》末尾的那句台词——你挑的。
  嘉靖四十五年(1566)四月,年已87岁的严嵩,一代权臣卧在老家一处荒凉的墓地草舍里,孤寂而终。
  一代权相,抛尸荒野,无人吊唁,只留下了“平生报国唯忠赤,身死从人说是非”的绝笔。
  曾经,唐顺之对严嵩有一句正面评价:“于诗文,多极其工。”
  严嵩这一生,不好说,也不容易。
  其实,我们不要只想像着传说的那种奸臣只会拍马屁的形象,貌似很生动,那是胡说。说实话,我感觉奸臣是最不容易的一个群体,尤其是大奸臣,既要奸出风格,又要一遍一遍在心里肯定自己是好人。严嵩、秦桧、蔡京,在文学、艺术造诣上高得惊人,然而我们知道,大奸有大才,这类人最不能用,他戕害黎民,误国深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