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为人知的神秘食材》
第12节作者:
小七田伯光
大师兄听完,哈哈大笑:“小落,你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心思那么重,其实虽然师傅没有告诉我到底他老人家和叶叔发生了什么,但是师傅说过,上代的恩怨不可延至下代。所以你如果不方便找师傅,大可直接找我。何必找什么中间人?”
叶落听到大师兄的话,似乎很惊讶。倒是叶燕显得十分的开心。连忙说“就是就是,我就说武哥最好了,怎么可能不帮忙,哥,走吧,我们去找舍先生!”
根本不等叶落反应过来,叶燕拉着叶落就要走,叶落看了眼大师兄。
“小落,如果你真有三头或者两头的九孔螺,而师傅真有虎头九孔螺,我想师傅不会不和你换的,更何况还有我帮你说话呢”大师兄哈哈大笑说道。这真不想平时的大师兄,要知道,我知道的大师兄可是不会随便答应别人的。有次天香斋来采买杏鲍菇的时候,大师兄明知库里有昨天刚采好的,还是去库里确认了,才答应送货的,师傅曾说,大师兄办事之牢靠非我等可比,今天真不知道大师兄为什会这么肯定师傅会交换食材。
日期:2014-05-20 17:32:00
回到店里,安排好叶落和叶燕在偏厅等待之后,大师兄让我们陪着他们聊天,自己则去请示师傅。就着刚才的话题,四师兄问起来当年大师兄的样子,叶燕说 大师兄当年可爱出风头了,虽然只短短接触了三天,但是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很深,有天晚上,叶燕被一只毛毛虫吓得叫了起来,结果大师兄一下子就跑了进来。原来大师兄怕仇人找叶燕的麻烦,竟然一晚上都在叶燕卧房的门口呆着。叶燕给我们描述大师兄当时脸红的样子,逗得我和四师兄哈哈大笑。
不大一会,师傅就和大师兄一起回来了。叶落和叶燕看到师傅来,也恢复了严肃的神情。“嗯,不必多礼,我已听武儿说了你们此行的目的。虎头九孔螺我确实有,我可以和你们交换,我想你们应该是两头和三头的各带了四只,行,看在多年老友的面上,一会你们和武儿一起去后山库房找老铁换就是了。不过,你们先回答我,是谁告诉你们我有此物的?”师傅进来之后并未多话,直接和叶落叶燕说到。
“回舍先生,此事说起来,我也觉得有些奇怪,我们兄妹一直在关东附近打探虎头九孔螺的消息,那天我们在一个茶棚坐着喝茶的时候,突然过来一个白衣少年,说听说我们在打听虎头九孔螺,可以到小城的舍栈居找舍先生。然后就不见了。”夜落恭敬的回答到。
“白衣少年?可记得此人的相貌或者有问其名号么?”师傅继续问道。
“模样么,和我年龄相仿,一身白衣,相貌没什么很突出的地方,倒是很清秀,一副书生的模样,不过其腰间却别着一把武生才会带的弯刀。至于名号,并不知晓,不过我注意其腰坠上写有白字。是一个盘龙的白玉腰坠,小子只记得这么多了。”夜落道。
“腰刀?盘龙白玉?白?难道是…………”师傅沉思到“好了,此事就这样了,记得回去的时候告诉叶先生,食者,心食为上,为食材者,不可因一时之利忘记。想当年,你父亲所做之事我也不想追究,只是希望他可好自为之。”师傅说完,转头离开了。
已经好久没见师傅如此冷漠的对待客人了。搞得我们大家都不知道如何是好。待师傅离开之后,大师兄带叶氏兄妹去换九孔螺。我问四师兄是否知道这其中的渊源,四师兄摇头表示不了解。我再问什么是虎头九孔螺。四师兄说,是一种比较罕见的九孔螺,因其晾干之后的纹路很像虎头,因此得名,虽罕见,但也非昂贵之物。从师傅的态度看,也只是一桩平常的生意而已。
带着太多的疑问,这个事情就这么平淡无奇的过去了。之后的许久再也没有见到叶氏兄妹,直到…………
【虎头九孔螺 完】
日期:2014-05-20 23:30:00
第九章 鬼王椒
【鬼王椒,鬼蜮特产,椒类奇辣之物,入食可去湿气,疗阳伤,阴气过盛之人禁食 --《大食经·鬼蜮篇》】
炎炎夏日,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小城城南的那家蜀火居的古董羹了,虽然吃的时候一直的出汗,但是每次吃完之后的凉爽却是怎么也无法形容的。
师傅曾说过,小城因为太近海边,因此夏日的潮气非常的严重,而吃古董羹可以去除体内的湿气,所以有时候师傅也会一起去。不过奇怪的是师傅吃的时候竟然从来不出汗。
蜀火居和其他有古董羹的店不同的地方在于所用的辣椒和麻椒都是采购自南方的蜀地。当然这离不开我们店了,所以店里的老板对师傅非常的尊敬。每次来的时候都会送好多可口的小凉菜。
小城盛产海鲜,当北方的新鲜的海食在南方麻辣滚烫的热汤中涮过的时候,那鲜美的味道简直无法形容,再配上老板亲自用酸梅泡制的加冰的酸梅汤,这种感觉就好像在炎热的夏日突然吹来一阵清爽的海风。
当然,我除了喜欢涮食海食之外,最喜欢的还有特色的牛肚,牛肚乃是用蜀地黄牛的第一个胃去掉粘膜以后,切成薄薄的片,涮食牛肚不需要煮,只需用筷子夹好在羹汤内涮食三下,就可以吃了。吃起来有嚼头还非常的嫩,据说牛肚是蜀地人最喜欢的涮食。
今天,听四师兄说师傅要带我们去吃古董羹,正被热气蒸的我死去活来,完全蔫掉的我马上来了精神。暗暗埋怨自己早上喝太多绿豆汤了,现在肚子还饱饱的感觉。
等我们到店里的时候,店里已经坐满了人,耿老板见我师傅来了,连忙亲自迎接,并把师傅迎进雅间。所谓的雅间只是用帘子把外面隔离来。用老板的话说,古董羹本就是热闹吃起来才过瘾的饮食,如果搞得像酒楼一样安静的雅间,反而失去古董羹应该有的味道。不用我们要什么,店伙计已经把鸳鸯羹锅端了上来,鸳鸯羹锅就是一半的麻辣,一半的高汤,中间以八卦的形状隔开,这样对于不能吃辣的大师兄和四师兄来说能接受一些。大师兄是完全的不吃辣,二师姐是全辣,三师兄是涮辣汤,蘸料不辣,喜欢用麻芝(芝麻榨油剩下的东西,加上调料加工成的蘸料)。最奇怪的是四师兄,不涮辣汤,却把蘸料调的奇辣。至于我,基本都吃,所以有时候四师兄会埋怨我不洗就把刚在辣汤里涮过的筷子放到高汤里,使得高汤上面也会飘着辣油。我更喜欢的蘸料是师傅教老板调制的特色料。
在蘸料碗放入小葱花,姜末,蒜末,芫荽末,炒制的花生末,芝麻,韭花,再加入用肉末,豆豉和辣椒磨制的酱。等到辣汤锅沸腾的时候,滤去配料,浇在蘸料碗里,味道简直无比的鲜美。这种蘸料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小七酱料。这个一方面是因为有七种配料加酱,更主要是师傅和老板说这料就和我一样,混子而已,哈哈。
日期:2014-05-21 07:41:00
师傅虽然在家吃饭是绝对不允许说话的,但是吃古董羹的时候却是允许我们说笑的,大家又聊起来前段时间雪莹来的时候的事情,大家都说雪莹相当不错,可以商量下要过来给我做个童养媳之类的话。而我则极力的反驳,可惜在二师姐和四师兄的轮番轰炸下,我已经快坚持不住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