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传奇 之五陉三孔布》
第6节

作者: 半车书
收藏本书TXT下载
  郝亮在离家不远的城里上班,他大学的专业是公共管理,而上班却在一家公司管仓库,他总觉得自己这也应该算是管理岗,虽然公司领导不这么认为。无趣的工作和无聊的生活转眼吞噬了两个月的时间。
  春节前,郝亮回到老家。年二十九一早,郝亮又去给爷爷上了趟坟。回来后,郝亮好奇木匣里到底有什么秘密,那份谢礼究竟是什么。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应该继续把木匣的事弄清楚。
  正月初五一过,郝亮带上木匣和那些泛黄的纸又出发了。这次,他决心要解开所有的疑惑。
  在北京,郝亮联系到了北京满学会,他把木匣拿给那里的工作人员看了看。工作人员告诉他说,这个木匣是金丝楠木的料,从做工和材料判断,应该是当年内务府造办处做的东西,至于其他的也说不出什么。但工作人员还告诉郝亮,在潘家园有个孙记木艺,那儿的老板叫孙援朝,是研究明清家具的高手,没准他会有些独到的见解。
  郝亮直奔潘家园,可找到孙记却扑了个空,人家还没开门呢,四下一打听才知道老板去云南了,要等到十五以后才开门营业。郝亮只好悻悻地回了家。
  时间一晃到了那年五一,郝亮利用假期再次去了潘家园孙记。
  日期:2015-04-02 19:35:00

  一进门,一阵木材特有的芳香迎面飘了过来,郝亮深深地吸了一口,觉得神清气爽。再看这一屋的家具,什么卧具啊,坐具啊,用具啊,应有尽有,净是些郝亮叫不出材质名称的木器,郝亮心里给他们起了个统一的名字,好木头。
  一张茶案旁坐着三个喝茶的人,一个看起来五六十岁的男子正在给另两人倒茶,煮水壶里发出咕噜咕噜水开的声音。一个茶客正说着南方的木料如何涨价到没谱,啧啧地感叹自己当年应该去种树,惹来一阵浅浅的笑声。
  倒茶的男人抬头看了一眼郝亮,随口说了句:“随便看看,有没有喜欢的”。郝亮凑过来,满脸堆笑地问道:“请问哪位是孙援朝先生?”倒茶的男人看着郝亮,停下手里的动作回道:“我就是,小伙子有事?”
  郝亮忙答道:“是满学会的人让我来找您的,我这有个盒子想让您给看看”。
  说着,郝亮从背包里拿出木匣小心翼翼地递了过去。孙援朝接过木匣仔细地看起来,而另外两个茶客也都放下茶杯盯着木匣,目不转睛地看着。

  过了许久,孙援朝收回目光,才发现郝亮还站着,忙抱歉地说:“呀,快请坐,快请坐。”说着用竹夹给郝亮夹了一个精致的玻璃茶盅放在他面前,并倒了一盅热茶。孙援朝把木匣递给旁边的两个茶客观看,他们的眼神一下子就直啦,接过去好一阵的揣摩研究。
  郝亮心想,看来这盒子值老钱了,又开始担心起那两个茶客别把木匣弄坏了。
  孙援朝开口道:“喝口茶,小伙子,盒子我收了,你开个价?”
  郝亮立刻想到奸商!想欺负我不懂是吧?但反而平静地说:“这盒子我不卖,就是家里祖上传下来的,我啥也不懂,所以请您给看看”。
  刚才发牢骚的男人说道:“小伙子,孙老板可是个好买家,价格公道,绝对不会骗你,你这东西不错,但我敢保证这条街上也就孙老板能给你个实诚价”。
  郝亮解释道:“真的没想卖,只是觉得是老人家留下的东西,不想不明不白的”。
  牢骚男答道:“那你可以去寻宝栏目组啊,哈哈哈哈”。

  孙援朝白了他一眼,和蔼地说:“小伙子,你这木匣是前清宫里的物件,用料是金丝楠木,看工艺应该是造办处苏作的风格,东西做得很细,很有收藏价值。”接着,孙援朝又对郝亮进一步讲到,清宫造办处有两种风格的家具,广作和苏作,这两种风格各有特点,苏作家具惜木如金,讲究家具的线条美,追求工艺的精细;广作家具用料厚重,形体宽大,看起来非常威严大气,这两种风格都得到了皇族的喜爱,因此清代宫廷家具呈现出威严富丽,雕刻繁复,雍容华贵之风。尤其是广式家具的厚重威武更得皇帝的青睐。

  金丝楠木是楠木中的一种,楠木分为香楠,金丝楠和水楠,其中金丝楠木最为珍贵。金丝楠木之所以材质弥足珍贵,一是其生长规律大器晚成 ( 生长旺盛的黄金阶段需要 60 年 ) ,二是木材的光泽性很强(特别是在刨片时有明显的亮点,有人据此为金丝楠),即使不上漆,也会越用越亮。
  早先楠木多是大料,而且树直节少,纹理顺而不易变形,千年不腐不蛀,所以名列百木之首。金丝楠木从明代起至清代,一直是皇家专用。
  郝亮虽然只听明白个大概,似懂非懂,但至少清楚了自家这个盒子是价值不菲的,还真是个宝贝。这时,孙援朝又把盒子拿在手里仔细地研究了一会,他突然想到什么似的,打开盒盖,用手在木匣内壁四周摸索起来。不一会,他的脸上露出了神秘的微笑,对郝亮说:“你这木匣有机关啊?”
  日期:2015-04-02 22:05:00

  郝亮心里顿时一动,忙凑上去问道:“在哪?”
  孙援朝示意郝亮伸手摸了摸盒子的内底部,郝亮发现原来盒子底部细细摸着有些凹凸不平,好像刻着什么。两人四目相对,孙援朝似乎在等待郝亮的授意,郝亮点点头,孙援朝找出一把壁纸刀,开始小心翼翼地把绒布揭起来。当木匣内的红色绒布被取出时,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在盒子底部,上面竟然是一首诗:
  青山直绕凤城头,
  浐水斜分入御沟。
  新教内人唯射鸭,
  长随天子苑东游。
  有趣的是这首诗的每一个字都像是活字印刷术中排版的活字,看起来像是临时插进去的,孙援朝拿了根牙签轻轻地拨了拨,发现字与字之间完全没有空隙,看来是雕刻在上面的,并不能动。众人嘬起了牙花子,牢骚男又开口道:“要说这大清的皇上就是闲啊,这么好个盒子就为了看首诗?”孙援朝也有些迷惑,答道:“皇家嘛,越不讲究就越讲究”。说着,他拿起手机打了几通电话,都是向他的各路朋友打听关于清宫木器的情况。

  挂掉电话,孙援朝两手一摊,无奈地说:“没辙,我问了几个专门研究前清木器的朋友,都说不懂”。郝亮遗憾地说:“算了,谢谢孙先生”。孙援朝留下郝亮电话,答应继续帮忙打听。郝亮出门的时候,牢骚男又追问了一句:“真不卖?孙老板可是难得的爽快人”。
  日期:2015-04-02 22:43:00
  郝亮又回到以往的生活轨道之中,继续他那份仓库保管员的十分有前途的职业。郝亮后来又查了很多资料,但仍然没有任何头绪,只是知道了盒底的诗是唐朝诗人王建的《御猎》。

  这个王建一生沉沦下僚,生活贫困,因而有机会接触社会现实,了解人民疾苦,写出了大量优秀的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他曾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了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资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