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灵》
第9节

作者: 若舟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待续)
  日期:2014-04-16 09:15:36
  (更新)
  你一边说,一边示范。先将鱼片放在自己的油碗中浸泡片刻,然后放在调羹中,再将各式佐料放在浸泡过的鱼片之上,再把几粒脆香的花生米撒在佐料上,最后张开阔嘴,用舌头托着慢慢咀嚼。一会儿,就会发现,好像舌头也一同吞进了肚里。那个爽快,那个惬意,那个过瘾,只有吃过鱼生的人才能体会。

  我这样学着有条不紊地操作,咀嚼吞咽之后,再轻轻地咂一口美酒。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仿佛都被激活,生命的每一种感觉仿佛都被唤醒。几个时辰过后,我不知吃了多少鱼生,也不知喝了多少美酒。只是觉得,有一种味道已经渗入骨髓,那就是鱼生的味道。
  我从回忆中跚跚地走出来,告诉小沛老师,那句“不吃鱼生何必生”我是深有体会的。吃一次鱼生,可以让我牢记一生。一生中有幸能经常品尝鱼生,真正是三生有幸。
  小沛老师接过我的话,又郑重其事地提起你。说你吃鱼生能吃出学问,吃鱼生能释放性情,吃鱼生能感悟生之可贵,吃鱼生可以让生命真正觉醒。所谓文人美食,美食文人,一代诗词书画文学大家苏东坡,就堪称一代美食大家。苏东坡生命的味觉、触觉,都奇绝的精细,让他在感悟生命真谛的同时,也能悟透美食的真谛。他不仅尝遍了天下美食,还创造了自己的美食品牌——东坡肉。这盘东坡肉,肥而不腻,色鲜味正,让猪肉最本真的味道和盘托出。那红而不媚的方方正正的模样,那光彩照人的富贵庄重的神采,入诗入画都是极品。这是中华文人的共性,你也概不例外。

  我深知,凭你的悟性,凭你的活力,倘若你也生活在苏东坡那个年代,也一定会创造出自己的美食品牌。
  小沛老师同意我的说法。且补充说,你虽然是一介文人,却有高贵的豪杰之风范。这种高贵的豪杰风范,体现在创作之中就是具有与生俱来的开拓创新精神,任何时候都不甘落下风。与前人比不能落下风,与同时代人比不甘落下风。

  是啊,正是因为你有这种风范,站在黄山之巅才会深情吟唱“那片是我故乡云”。正是因你有了这种风范,当有些浅薄的人讥讽广西几十年才诞生一个刘三姐时,你才会毫不客气地回敬“你有种也生一个刘三姐出来给我看看!”
  有人说,吃鱼生确实要注意病从口入。因为鱼身处江湖,不免招惹寄生虫,生猛的鱼生栖息寄生虫很是自然。我以为提倡用科学的方法除去寄生虫的危害为第一要务。将鱼生浸泡在花生油中,让寄生虫在瞬间窒息死亡,是一种方法。但是否能将寄生虫全部杀死,是问题的关键。相信聪明的人类,不会因为寄生虫的存在,而放弃两广驰名的鱼生美食,也不会因为酷爱鱼生美食,而一任寄生虫逍遥自在。

  如今你生活在纯洁如真空的天国,恐怕就少有寄生虫之虑吧,当然你在天国不食人间烟火,也自然就不会有美食之乐了。天上人间,不可能脚踏两只船,两头都占着。就像当下有些人,又想当官,又想发财,亦像当今有些人,又想多拿多占,又想瞒天过海。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天上人间各取所需。
  小酒喝到这个份上,小沛老师已有几分醉意,他一边想着鱼生咂嘴,一边捧着“阿弥陀佛”大肚说:“人生奥秘尽在‘舍得’中,吃鱼生如此,为人做事亦如此,哈哈,日行两万步,夜里梦更香,今朝在人间,明日上天堂。古笛老师,纵有一天我们这些文朋艺友会追随你的脚步,与你在天堂相会!”

  听到小沛老师说得如此潇洒,众人都举起了手中的酒杯,七嘴八舌地说:“为鱼生、更为人生干杯!干杯!干杯……”
  (待续)
  日期:2014-04-17 09:20:08
  (更新)
  2013年4月12日 星期五 阴天有阵雨
  天气预报说,今天阴天有阵雨。我透过阴暗的窗户守望你的到来。不一会,这阵雨真的下起来了。沙,沙,沙,沙,就一会。我真希望这就是你的脚步声,像雨点那么激灵,打在窗棂上,敲击在我的心上。2013年4月3日上午10时,与你作了一个长长的告别(纯粹肉体的),到今天正好是第10天了。你我之间,肉体是那么告别了,心灵却天天在一起,时时在一起。有的时候,确是真切地感受到,你走得很远了。触摸不到你真实的手,真实的脸,看不到你真实的笑容。有的时候,确是深深地感受到,你就活在我的心中。无论何时,只要我想你,你就会如约出现在我的眼前。

  阴天有阵雨。天上的云时而互相撕扯着分开,时而一窝蜂地聚在一起。望着这时而分开时而聚集的云团,我突然想到我和你。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不是也像两片云朵,时而分开,时而聚集。曾经你我都是风能吹动,雨能扯动的云朵。突然有一天,你就变成了不受风雨约束的云朵。总会有一天,我也会变成像你一样,不受风雨约束的云朵,那时候,我们就可以姿肆飘逸纵横飞翔了。
  不一会,雨又沙,沙,沙,沙地下了一阵。此时,有人送报纸来,是《广西日报》,在今天的《花山》副刊上,登载了我写给你的悼念文章。我知道,你会笑我多事。人死了,灵魂还在,悼什么念。那是你成仙了,境界高了,不食人间烟火了,才这么认为。像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还是要走走形式,走走过场。悼念归悼念,文章是写给你的,但不是给你看的。你都成仙了,还需要看什么文章吗?你上穹下渊,什么不知道,什么能逃过你的天眼。文章的标题是《以歌当哭送古笛》,是惊闻你仙逝的翌日凌晨赶写的,好像当时还热泪盈眶,悲痛不已。写出来的文字像小蝌蚪那样一群一群,它们要寻找流泪的小溪,母亲的小溪,它们要走进如溪的清明,清明的怀抱。今天终于刊登出来了,不为别的,只为了却学生的心愿。

  学生文章的下面,还刊登了你自述的文章,当然这是你生前说的话,说得很标准,也很地道,当然也很感人。其中有两段让我印象深刻:一段是“海阔深是岸,天高远为巅,艺魂在何处?勇者寸心间。”另一段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留一点骨气;古无尽情,笛无尽意,还唱半曲心诗。”这两段都是你的座佑铭,一段是为文为艺的,一段是做人做事的。前一段早已铭记在众多学生的心中,而后一段选作你的挽联,在你的歌海家乡乡亲们口中口口相传。

  我写的文章当然比较重要,要不,为什么要刊在你自述文章的上面呢?《以歌当哭送古笛》不是我一个人这么写的,是所有牵挂你的学生,喜爱你的人们都是这么想的。说我是多事的代表也罢,说我是代表多事也罢,既然《广西日报》都发表了,我就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保留在我的守灵笔记中。当时是时断时续含着眼泪写下的,今天则一气呵成地微笑着记录下来《以歌当哭送古笛》:
  2013年的清明,壮乡的雨注定要下得稀里哗啦。这雨珠儿排着浩浩荡荡的队伍,这雨点儿踮起密密麻麻的脚尖,不为别的,只为最后看一眼这片热土上培养出来的民族歌手——古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