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灵》
第15节

作者: 若舟2014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曾对我说,不管时光如何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个民族的文明追求和文化风貌一定不会远离她固有的发展轨迹。赶圩、对歌、传歌,让这里的人们天生具有开放的秉性。这种开放的秉性进而养成了喜欢交流的习惯,在交流的过程中滋生了鉴别优劣的素质,这种素质让人们喜爱人才、尊重人才。如此循环往复,让壮乡儿女精神追求高于物质追求,让壮乡儿女喜爱新生事物,让壮乡儿女具有较高的娱乐创新能力。也许这些良好的秉性和优秀的习惯还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完全体现出来,但只要假以时日,这个曾经为世界奉献了稻作技术、种棉织布技术和造船航海技术的山地民族,一定会为“民族复兴、世界和谐”贡献出新的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一定会创造出比《布洛陀经诗》更加灿烂辉煌、更加波澜壮阔的民族史诗。

  望着这棵已经不蓬勃却仍充满慈爱的芒果树,我突然想到你和像你一样苦苦追求了一辈子的文艺家们。从适合生长的红土地迁徙到不太适合生长的水泥夹缝中间。虽然有些无奈的因素,但更多是命运的安排,即从乡村走进了城市。树还是那棵树,脚下的土壤变了,营养成分不同,尽管还是可以艰难地没完没了地结果,但果实个头越变越小,果实的味道越变越乏味。也许这就是你苦苦思索的问题,也是当下许多人正在探索的问题。

  清明过后就是谷雨,大自然的时令节气变换如此严谨,而人类充满欲望的追求却有些莽撞,甚至紊乱。让我在听你讲述壮乡歌圩、歌海文化之后,喜忧参半、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待续)
  日期:2014-05-03 10:22:27

  (更新)
  2013年4月19日 星期五 晴
  昨天回顾了你心中的歌圩、歌海文化,直到夜深了,这个问题还萦绕在我的心间,总也挥之不去。特别是刘三姐对歌的俊模样,几十年铭刻在心,而此刻更加清晰、美丽、动人。你看那苹果似的红扑扑的脸蛋,光彩照人;你看那清澈明亮的眼睛,真情迷人;你看那乌黑秀丽的头发,飘逸动人;你看那叉在腰间的嫩手,风韵撩人。而一旦唱起歌来,她那全身心的美感都会从歌中流淌出来,然后在四周弥漫、扩散开来,让人如饮甘霖,如沐春风,陶醉其中。

  当我迷迷糊糊从梦中醒来,天色已大亮。伴着谷雨的气息,霞光中的热量也在分秒俱增。对于农家,是种瓜种豆的好时节。对于诗家,则是投身谷雨诗会的最美时光。曾经年少参加谷雨诗会,为准备一首好诗彻夜不眠,为与诗友一醉尽欢而充满期待。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青春时光已不再,属于我们的谷雨诗会也渐行渐远。但谷雨诗会给予我的美好记忆,依然会长留心间。
  今天,当我推窗遥望南疆大地,春色早已是铺天盖地,花色也日愈光彩照人。耳边永远有为闹春唱响的歌谣,眼前永远是为耕耘忙碌的身影。
  尽管谷雨思绪纷繁,但因为对你的思念,我还是走不出你营造的的氛围。歌圩——刘三姐,刘三姐——歌海,这是你探寻了一生的学问,今天你依然领着我去探寻。说起刘三姐,人们自然会去追溯刘三姐的故乡,而说起刘三姐的故乡,自然会有不同的声音。
  有人说,你扶绥说你扶绥有刘三姐的坟墓,就一口咬定扶绥是刘三姐的故乡。你柳州说你柳州有鱼峰山这处刘三姐传歌的风景名胜,就毫不含糊地说柳州是刘三姐的故乡。你罗城说你罗城有块叫“三姐望乡”的石头,就肯定地说刘三姐的故乡就在罗城。这样你争我夺,无济于事。
  你却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看似无谓却是有趣的争夺,更加体现了刘三姐在壮乡各族人民心中的地位和影响,也更加体现了歌圩、歌海文化的深刻印记处处皆是的真实现状。最终决定贵地是不是刘三姐的故乡,关键是看你这个地方与刘三姐有多少信息关联,有多少供人想象的景观,有多少让人留恋的去处。

  根据这些认定要点,你最终认为宜州是刘三姐的故乡。你的认定与来自北京的专家是一致的。但你仍然认为,你的认定,更能让人心悦诚服。
  其一:你认为宜州得天独厚拥有拍摄电影《刘三姐》的基地。正是这片拍摄基地,让刘三姐走出了宜州,走出了广西,走出了中国,走到了全世界人们的面前。要知道这不是随便搭建的拍摄基地,而是艺术家们在宜州这片风光宝地苦苦寻觅的结果。一条清澈如镜永远潺潺流淌的下枧河,为这片拍摄基地增添了神韵。一个民风纯朴歌声悠扬的流河寨,成了这片拍摄基地最坚实的依托。
  其二:你认为宜州占得先机拥有深厚的山歌、彩调文化。特别是彩调文化,她不仅是根植在山歌之上的优秀剧种,更是演绎了一代代“彩调窝”里的彩调人生。一位叫江波的彩调艺术家,就是“彩调窝”里滚过的人。他今年已经87高龄,高大硬朗的形象依然洋溢着彩调的风采。江波先生和你一样,为民间歌舞剧《刘三姐》从彩调《刘三姐》脱胎新生呕心沥血、苦苦改编。他和你一样,愿意见证宜州就是刘三姐的故乡。因为你们有共识、有卓见,懂得刘三姐与宜州相互依存的血脉关系和永难割舍的情感联系。

  (待续)
  日期:2014-05-05 09:37:41
  (更新)
  其三:你认为宜州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们,为刘三姐做得更多,更有资格称之为刘三姐的故乡。光说刘三姐音乐喷泉广场上那座汉白玉塑像,刘三姐如此光彩照人普天下仅此一尊。望着如此高大、亲切的刘三姐的形象,所有歌者都愿意依偎在她身旁,和她一同自由自在地歌唱。刘三姐塑像如同一位永远不知疲倦的歌者,双脚伫立在宜州这片故乡的热土之上,目光却环顾着整个八桂壮乡的歌海。她是宜州的女儿,也是歌圩、歌海的女儿。在广西,她是宜州的女儿;在中国,她是广西的女儿;在世界,她是中国的女儿。东方百灵,壮乡歌仙,倾国倾城,美冠人寰。

  其四:你认为宜州在打造“刘三姐故乡”这张文化旅游名片上,已经倾心、倾囊、倾力了。自2006年经国家派专家考证研究决定:宜州为刘三姐故乡以来,宜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全力打造刘三姐文化品牌,成立了刘三姐文化传习中心,创建刘三姐故里4A景区,举办了刘三姐文化旅游节,发行了刘三姐特种邮票,开展了广泛的山歌、彩调比赛汇演等活动。尤其值得庆幸的是刘三姐大观园的开发建设,不仅让桃花江畔多了一处具有世界意义的景观,而且把弘扬广西刘三姐文化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其五:宜州人在忧虑“刘三姐歌谣”传承的问题。有忧虑才会有警觉,有警觉才会有担当,有担当才会有进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深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具有普遍性,不是宜州一地“独善其身”就能解决问题。严格说来,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一项重要系统文化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刘三姐”歌谣文化为例。刘三姐歌谣文化不仅是歌圩、歌海魂之所在,而且是梦之所在,根源之所在。要知道文化决不可能凭空打造出来,文化产业也不可能凭籍空中楼阁发展起来。你相信刘三姐故乡的宜州人,只要领导重视,全民行动起来,一步一步落到实处,所有问题都不再是问题,所有忧虑都会变成动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