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反对者中,比较有理性要算安尧臣,他说:“臣恐异时脣亡齿寒,边境有可乘之衅,强敌蓄锐伺隙以逞其欲,此臣所以日夜寒心。”安尧臣此论颇有道理,“脣亡齿寒”是被历史所证实的。辽国已经灭亡,国家的格局也随之变化,国际形势也将面临新的威胁,新兴的金国若不老实,那么,宋王朝所面临的敌人将更加强大,未来的麻烦将更多。北方的金国若真的强大,辽国未尝不是宋王朝的屏障。
安尧臣为代表的“唇寒齿亡”说确实对宋王朝有警示作用,宋徽宗也不是穷兵黩武之辈,在反战派的极力陈说下曾有过犹豫,为“上安宗庙,下慰生灵”而准备放弃武力,所以,当白沟兵败后,他就下诏班师。
可是,辽国这位“兄弟之邦”却在金国的攻击下已是奄奄一息,随着形势的发展,辽国的灭亡已成定数。因此,宋王朝绝难坐失历史机会,必须主动出击,收复燕、云十六州,夺取雄关险阻,巩固自己的屏障。
这是历史的机遇,任何有历史责任感和历史激情的人都不会轻易放弃,形势逼人,刻不容缓,童贯等强烈要求宋朝举兵收复燕、云,王黼更是鼓励宋徽宗,他说:“今而不取燕、云,女真必强,中原故地将不复为我有。”
宋王朝并非热衷于发动战争,所以对“灭辽图燕”如此积极和坚定,完全因为燕、云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和催人奋进的形势。
日期:2011-06-02 10:35:41
北伐图燕(1)
签订“海上会盟”后,宋朝全面部署,积极备战,以配合盟约的夹攻计划。宋朝对此高度重视,在三省之上特别设置“经抚房”,王黼负责领导,专门统筹、指挥北伐图燕的工作。王黼真诚而深情地对童贯说:“太师若北行,愿尽死力。”表示全力支持收复燕云,大家团结一致,饱满热情,沉寂多年的爱国精神此时被重新唤起,宋朝上下激昂、振奋,认为图燕的事业唾手可得。
天祚皇帝这时逃往夹山,耶律淳在燕京称帝,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向宋朝表示友好,愿意免除岁币,两国讲和。宋朝断然拒绝,以“天祚見在夾山,燕王安得擅立”
的正统思想为原则,拒绝跟燕京议和。正统的宗法思想仅是宋朝的借口,所以拒绝讲和,真正的原因是宋朝要联金攻燕,收复燕地。而耶律淳的篡位,刚好留给宋朝一个讨伐的依据,宋朝北伐成为维护宗法思想的正义之师。
1122年五月,宋朝出师北伐,问罪耶律淳,命太师童贯为宣抚使,蔡攸为副使至高阳关,统率十五万大军压境问罪。六月,各路军扬威耀武会师高阳关,大家商议进取的计划,雄州知府和诜献计,向童贯鼓吹说:燕人长久对宋王朝诚心向化,只是没有机会投诚,今天王师北上,燕人必定箪食相迎。
童贯不经思考就听信和诜的鬼话,竟然派人拿着皇旗往河北巡游,到处张贴黄榜,宣传“吊民伐罪”的口号,奉劝河北的汉人投诚,鼓励燕地豪杰攻取燕京。童贯的“吊民伐罪”
属于发黄生霉的士大夫套路,结果谁也没有人来问津。
童贯原来以为河北地区可以传檄而定,结果计划落空,于是部署两路军向燕京挺进:种师道率东路军直趋白沟,辛兴宗率西路直趋范村。燕京也采取相应的军事行动应战,命耶律大石率领一千五百骑兵驻守汲州的新城,又增派萧幹统率两万军队驻守范村。
种师道的东路军到达白沟驻扎,前军统制杨可世也相信和诜的胡说八道,以为燕地豪杰会敲锣打鼓迎接宋军,就亲自率领数千轻骑军越过边界,直趋兰沟甸,派人拿着皇旗黄榜渡过河桥到处张贴。宋军这幕闹剧闹得河北鸡犬不宁。
耶律大石看着宋军的丑剧非常生气,狠狠地说:“去死吧!”
立即率领辽军围攻宋军,宋军数千轻骑兵没有料到河北竟会动起干戈,马上丢掉皇旗黄榜逃跑,杨可世受伤而逃,耶律大石乘势向宋军进逼。宋军准备迎战,种师道却勒令“不可妄动,”命宋军每人拿把巨梃自防,极力顶住辽军的冲击,然后慢慢地撤军退回雄州,辽军紧跟着追至雄州城下。
种师道率领的东路军在白沟被辽军打败,接着,辛兴宗的西路军也在范村被萧干打败。两路相继败回,童贯感觉到燕军还很强盛,不敢轻敌,向朝廷请示撤军,宋徽宗马上降诏班师。童贯在白沟河坚持十二天后撤军退守雄州,回到雄州后,大肆痛斥和诜,认为被这位腐儒的假、大、空所欺骗,把这次失败的责任都倒在他的身上。
在退守雄州的路上,历史又现出转机,燕王耶律淳病逝,燕京的常胜军发动叛变,郭药师率领八千常胜军和易州五千义兵向宋军投降。宋军的军势骤然大振,战斗热情再次激昂澎湃。
1122年十月,宋军在涿州会师,聚集五十万大军,然后驻守卢沟河,准备进攻燕京。
日期:2011-06-02 16:05:59
北伐图燕(2)
郭药师,渤海铁州人,早期参加怨军。后来怨军在锦州发生叛变,耶律余睹率军剿灭,郭药师等策反响应,杀掉叛军首领后投诚。怨军原来有八大营,按照地方编排,共有:前宜营、后宜營、前锦营、后锦营、乾营、显营、乾显大营、岩州营。宜为宜州,锦为锦州,乾为乾州,显为显州,岩为岩州,按照地方编排,所以分出前后,是因为招募有先后之分。怨军按照地方编排,宗派主义非常严重,动辄结伙叛变,耶律东征时,他们在前线的乾州叛变,现在再次叛变,攻打锦州。耶律余睹认为“所谓怨军,未能报怨于金人,而屡怨叛于我家。”准备趁郭药师等投诚,彻底把怨军消灭干净,永绝后患。
怨军都统萧幹不以为然,他不觉得怨军是后患,却采取重组、整顿怨军,选拔两千人分为四营,其他六千余人分散燕、云、平三路充当禁军,提拔郭药师、张令徽、刘舜仁、甄五臣为各营统领。
耶律淳称帝后,“怨军”改为“常胜军”, 郭药师封为诸卫上将军、涿州留守,在“常胜军”中举足轻重。
常胜军的基础是渤海平民和奴隶,契丹军和奚军属亲卫军。耶律淳称帝后,亲卫军被天祚皇帝带走,燕京只留下常胜军,契丹和奚军的比例太少。常胜军是反复无常的军队,为防止常胜军的叛变,耶律淳听从萧幹的建议,在东、西奚和岭外契丹诸部中招募军队,命他们每户以一人参军,共一万多人,建立起一支契丹人的军队,散布在涿州、易州之间,称为“瘦军”。瘦军的成分都是些破落、失业的契丹和奚国难民,他们一无所有、饥肠辘辘,来到军队马上变得贪婪、凶残,在涿州、易州之间侵掠平民,危害一方,其行为比强盗还恶劣。
燕京组建“瘦军”的目的就是要制衡“常胜军”,“瘦军”兴起后,“常胜军”明显失宠,两支军队常常爆发冲突,彼此相互警惕、戒备。
宋朝北伐后,有汉人和常胜军勾结和投靠宋军,燕京当局对此高度警惕。耶律淳已在六月去世,萧德妃在燕京称帝,萧德妃毕竟是女流之辈,汉人和常胜军常常让她感到不安全,害怕常胜军会背叛燕京去投靠宋朝,正考虑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这些小道消息从燕京不断传出,弄得常胜军人人自疑、人人自危。
萧干将从燕京到涿州跟郭药师商议军事,郭药师听到这个消息后,如惊弓之鸟,以为萧干到涿州是有阴谋,准备向他开刀。郭药师就先下手为强,立即号令常胜军叛变。郭药师在涿州叛变,易州的高凤也跟着起义。郭药师为博取燕地人民的拥护,命令常胜军屠杀居住在涿州的瘦军家属,然后带领八千常胜军,在1122年九月向宋投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