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师中原来驻守真定,宋朝命他出井径,屯守榆次,与姚古成犄角之势。宋廷探知宗翰将离开太原回云中,就以为金军跟宋军一样,没有主帅就打不成仗,将会跟着撤退。宋廷就催促种师中、姚古、张灏尾随金军追击。
兵法云:归师勿遏。可是,宋军最热衷趁金军撤退时紧随背后追击,抄掠些残兵游寇,占领敌军遗弃的城邑。这本来是没有实质意义的军事行动,可它却成了宋军功劳簿上最多的记录,所以,宋廷一旦号令宋军追击敌人,宋军的官兵就踊跃参加。种师中的军队听说追击金军,战斗热情特别高涨,为了争夺功劳,就轻装急速追击。可是,宗翰是独自回西京,太原还驻扎着银术可的西路军主力,种师中的军队到达寿阳的石坑时,就遇到金将完颜活女。完颜活女可不是残兵流寇,他是金军赫赫有名的将帅完颜娄室的儿子。宋军发现这是金军的正规军,哪敢交战,吓得掉头逃命。完颜活女年轻气盛,穷追不舍。宋军没有丝毫的喘息机会,到达榆次县的杀熊岭时又饥又渴,疲惫不堪,走都走不动。完颜活女的金军追到时,宋兵已经没有反击的力量,就坐以待毙,结果全军覆没,种师中身中四创而死。种师中是宋军的名将,他的战死震撼河东,严重挫伤宋军的斗志。
姚古的军队紧随在种师中后面,得知金军主力并未撤回后就不敢前进,当种师中的军队被金军追击时,他也不敢前去救援,眼睁睁地看着种师中全军被歼灭。姚古见死不救,情节恶劣,宋廷把他贬职流放。
宋军的组织纪律性就是如此,部署不协调,根本各自为政,互不救援,松懈得如一盘散沙,战斗力极弱。
种师中战死,姚古被贬,种师道又生病,北援战争刚刚拉开,三位主帅就七零八落,宋军的指挥中枢突然间似乎要垮掉。这时,主和派的声音又响起来,认为宋军没有必要死撑,干脆把三镇割让金国,而主战的李纲则极力抵制。
历史上要找一支像宋军这样腐朽的军队,恐怕难以找到,其腐朽已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遇到这样的军队,我们想批判,也感到词语枯竭。宋朝所以会出现靖康之耻,全部责任就是这支没落、腐朽的军队,它自始至终都未能打一场像样的仗。因此,宋军一次次的失败,让人们一次次的失望,即使有饱满的战斗热情,也早就跟着其失败而消磨。宋钦宗等那些意志不坚的人物,早已对胜利不抱希望,只是盼望早日讲和,希望别再主战,别再消耗精力,别再这样折磨人,这样的军队若再这样主战下去,还真的让人精神崩溃。
宋王朝上上下下、内内外外都已厌战,唯有李纲才喋喋不休地主战,死撑着不割让三镇,这自然惹起那些主和派的厌恶。既然李纲这样热衷主战,宋王朝决定派李纲为宣抚使,代替种师道赴前线援助太原,让他尝尝竭力主战的苦果,以此消灭李纲这不协调的声音。
宋朝让一位从未领兵带将的文弱书生走上前线抗敌,这是何等荒唐,不仅是对国家前途的不负责任,也反映出他们卑鄙、阴暗的心理。我们虽然不十分赞同李纲的主战思想,但也不得不为宋王朝感到悲哀,李纲为将,宋朝无人矣!
太原之战(3)
李纲带着政治斗争的镣铐上战场,其前途凶多吉少。宋钦宗却假惺惺地把李纲当成中兴之臣,亲笔书写《裴度传》赐给他,要他学习唐朝的裴度为国家驱难。李纲死到临头还大言不惭,说什么“寇攘外患可除,小人在朝难去”,似乎他能战胜强大的外敌,所以没法战胜是因为朝中的奸邪破坏,这是英雄主义的虚弱病,李纲就是这种说着头头是道而行动起来缩头缩尾人物,让他在朝廷动动喉舌还行,要他指挥百万军队,那就真为难他。可是,既然鼓吹主战,自己哪能逃避战斗,李纲想抵赖,就迁延不走,虚与委蛇,甚至向皇帝请求延长行期。钦宗皇帝勃然大怒,即刻催促他马上开赴前线。李纲死皮赖脸,又在皇帝面前哭丧着脸,想以悲情感动皇帝,皇帝并不为他的悲情所动,李纲只得硬着头皮上前线。
李纲还真有将帅之风,上任不久就把不遵守军纪的熙河都统制焦安节斩首,企图改变宋军松懈、散漫的作风。历史上有魄力的新主帅都是如此,为了严肃军纪,威慑众将,上任后总要把那些敢向他挑衅的大将杀掉,以儆效尤。李纲同样照本宣科地开起杀戒,以为诸将会股栗屏息,乖乖地听从指挥。然而,宋军并不股栗屏息,反而一脸不屑,谁会服从这位白面书生的指挥呢?李纲在军队碰上钉子,军队不服从指挥。
不仅如此,朝廷和舆论的还给他压力,勒令他组织战斗抗击金军。李纲被迫组织宋军救援太原,命令刘韐屯辽州、张思正屯汾州、范琼屯南北关,然后指挥三路军齐头并进救援太原。三路军在进军上难免参差不齐,哪能齐头并进?就没有依照李纲的套路出兵。如何把三路军在进退中指挥得十分协调?李纲没有指挥作战的经验,一下子就不知所措。总指挥一下子失灵,三路军就各自行动,结果被金军各个击破。刘韐最先进击,结果大败;张思正和张灏半夜前往汶水偷袭完颜娄室的军营,起初小有胜利,第二天再接战,就被金军打败,死伤数万人;折可求在子夏山也被打败。
李纲平时夸夸其谈,让人挑不出毛病,可是上战场后就犯糊涂,茫然失措,结果三路军路路败回。山西人民看着心痛,他们以为几百万宋军那么雄壮,一定能够打败金军,取得胜利,现在却败得如此惨烈,宋军的腐朽性原形毕露,山西人民还能抱什么希望?都纷纷逃离山西,渡河南奔,威胜军、隆德府、汾州、晋州、泽州、绛州都是十室九空。
太原的救援失败,李纲肩负没法推卸的责任。然而他上疏辩解,声称自己没有指挥权,因为将领不听指挥,各自行动而失败,企图把失败的责任推脱给军队。他还说三路军分散兵力,若能合成一路也许能够胜利。战争哪容试验,失败已是定局,宋廷哪容李纲辩护,就把他贬到扬州,罪名是“专主战议,丧师费财”。
李纲在历史上是主战派,历史形象非常耀眼,然而,他的军事言论散发着一股书生意气,虽是满腔热情和理想,但根本是纸上谈兵,竟然相信宋王朝的几十万勤王师,高估他们的战斗力。可惜李纲的热情和精神改变不了宋军的腐朽性。
我们对李纲的主战没有褒贬,战争是双方力量的真实较量,胜败是双方力量消长的实现。所以,战争需要具体的条件和行动,主战不能空喊口号,得把口号化成战斗力,把敌人击败。宋朝当时缺乏战争的客观保障,李纲却盲目主战,其失败是必然的。只有新生力军代替这支腐朽军队时,只有韩世忠、岳家军成长起来后,宋朝才有威武之师,才有底气主战。
李纲在汴京城内叫嚷几句主战,就成了历史主战派的光辉人物,而宋徽宗、童贯等百折不挠地收复燕、云,历史却评他们为奸臣。这到底是什么历史,浑浊得看不清黑白是非。所以,我们的历史就是要还历史的真实面目,要为历史上建立过丰功伟绩而被恶意抹杀的人物平反,让他们在天之灵安息。
日期:2011-06-14 11:33:04
第二次伐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