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高荣誉——历史上的太上皇》
第54节

作者: 独孤东吾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1-15 11:17:12
  天宝十一年十一月,为相十九年使得唐朝言路闭塞,危机四伏的奸相李林甫死了,如果此时李隆基像当年即位时挑选宰相时任命一位贤良的人改革弊政的话或许安史之乱可以晚几年爆发,但是接替李林甫的却是另一名奸相杨国忠。这个杨国忠是杨贵妃的族兄,原名杨钊,从小就穷困潦倒,在杨贵妃得宠后,他投靠到妹妹这里,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贵妃受宠,她的兄弟姐妹都飞黄腾达了,姐妹封夫人,兄弟升官发财。杨国忠也因此受到了重用,他在理财方面有一些本领,李隆基生活奢侈,花费巨大,但是在杨国忠掌管财政后,钱不但没有出现入不敷出反而越来越多,这使得李隆基很高兴,因此对杨国忠更加重用。杨国忠为了表示忠心,就说自己原来的名字“钊”字是金刀组成的不利于皇帝,因此请求改名。李隆基哈哈大笑,这好办,于是赐给他一个新的名字“国忠”以示忠诚,并且为了抑制李林甫,他一再的提拔杨国忠的职务,使得他最后成了政府二把手。在李林甫死后,李隆基早就没了进取心懒得再找人了直接让二把手杨国忠当了宰相。杨国忠的上台使得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唐朝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李林甫虽然出身宗室但是他最初也是拼着自己的才能和诡计经过几十年一步步爬上去的,而杨国忠则是依靠杨贵妃在几年的功夫里一步登天的,因此在朝廷中很多人心中不满,杨国忠感到了自己地位不稳,于是他想通过一场战争来为自己赢得声誉好让这些大臣心服口服,老子可不光靠妹妹,老子凭真本事当得这个宰相。他又发动了对南诏的战争,在没有当宰相时他为了立威和报答恩人鲜于仲通打过南诏,谁料此时的唐军早就没了当初的斗志,再加上鲜于仲通的指挥不当大败,后来为了抓壮丁弄得哭声遍野士兵带枷出征。这次杨国忠当了宰相忘记了当初的教训,在他看啦这都是李林甫从中掣肘才功败垂成,于是他又一次调动大军讨伐南诏,没想到南诏是越打越强,唐军又一次惨败,杨国忠威风扫地。讨伐南诏损失兵力二十余万造成大量土地荒芜,使得中原地区实力严重虚弱,为安禄山的造反成功创造了条件。

  通过立战功给自己增加政治砝码的计策没有实现,杨国忠只得通过据需讨好李隆基和出卖官职来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了。
  杨国忠利用自己身为宰相的有利条件,改变了唐朝一直以来的选官制度,削弱门下省的审查,选官用人完全有自己决定,然后再走个过场,这样使得朝廷上聚集了大批品质低下只求升官发财的人,这些人自然全力支持杨国忠当宰相。同时对李隆基他也是报喜不报忧,让李隆基生存在自己想象的太平盛世中。有一年关中地区发生水灾,使得粮食减产。李隆基知道这件事后就问杨国忠。杨国忠不紧不慢的把一捆颗粒饱满的庄稼给李隆基看,说道:“虽然有些水灾,但是根本没有伤到庄稼。”李隆基根本就没干过农活一看庄稼长得那么好,就相信了杨国忠的话,没再管这件事,既然庄稼那么“好”自然就没有必要进行减灾赈灾的事了。扶风太守奏报了自己辖区水灾严重,惹得杨国忠大怒哦,刚把皇帝糊弄过去没想到你小子又搅糊,马上把太守下了大狱,别的地方的人一看扶风太守就因为说真话落了个这样的下场,都闭上了嘴,从此只说好话了。

  杨国忠为相的那几年虽然没干几件好事但是他却几乎处成了一见有利唐朝的事尽管他本意不是为了国家,可惜这件事没办成,这件事就是处理掉安禄山。
  杨国忠最终想拉拢安禄山让他当自己的外援,这样自己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了。没想到此时的安禄山却不上道,当然安禄山并不是处于什么大义。主要是因为安禄山一直惧怕李林甫,李林甫在后期已经把杨国忠当成自己的对手了,安禄山看到李林甫势力大,自然要站在李林甫一边了,再加上安禄山怎么也是自己打下来的荣华富贵,对杨国忠这样靠着裙带势力崛起的人瞧不上眼,所以对杨国忠的示好就当做没看见。杨国忠见安禄山如此蔑视自己自然怀恨在心,二人达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杨国忠多次在李隆基面前提起安禄山,说安禄山是个靠不住的人,将来一定造反,所以劝李隆基尽早除掉安禄山。如果别人说这件事李隆基恐怕还要考虑一下,但是杨国忠说了,李隆基就认为这只是将相不和而已,杨国忠和安禄山不和人所共知,再加上安禄山是个立有大功的人,多亏他镇守边疆才保住了内地的平安无事,对这样的有功之人怎么能仅凭猜测就杀了呢。后来经不住杨国忠的一再述说,李隆基终于吐口把安禄山招来试探,如果安禄山显露出不臣之心立即诛杀。

  本来杨国忠认为这次安禄山死定了,就算在能装也不可能不露出马脚的,没想到杨贵妃得知这件事后居然告诉了安禄山,真是成也妹妹、败也妹妹。杨贵妃没想到她的告密最终葬送了自己和整个唐朝的性命。安禄山得到了消息马上又在李隆基跟前忽悠了起来大讲自己的忠心,最后居然忽悠的李隆基要让安禄山当宰相以示奖赏。杨国忠没想到自己弄巧成拙居然让死对头当上了宰相,赶紧以安禄山不识字为由阻止了这项任命。安禄山得知内情后更加痛恨杨国忠和偏听偏信的李隆基。而此时杨国忠的所作所为也给了安禄山以口实,最终在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天下除害为由掀起了叛乱,这就是“安史之乱”

  日期:2013-11-15 12:56:44
  秦国君主称号  国君名字  在位年数  在位年份  25 秦孝公  24  前361年 - 前338年  秦献公子  《史记·秦本纪》《越绝书》《越绝书》作秦平王 《史记索隐》谓名渠梁
  26 秦惠文王  27  前337年 - 前311年前324年改元  秦孝公子  《史记·秦本纪》简称秦惠王 《史记索隐》谓名驷
  27 秦武王  4  前310年 - 前307年  秦惠王子  《史记·秦本纪》《始皇本纪》引《秦记》《秦记》作秦悼武王《世本》作秦

  武烈王 《史记索隐》谓名荡
  28 秦昭襄王  56  前306年 - 前251年  秦惠王子、秦武王弟  《史记·秦本纪》简称秦昭王 《史记索隐》谓名则,一名稷
  29 秦孝文王  1  前250年  秦昭王子  《史记·秦本纪》《史记索隐》谓名柱
  30 秦庄襄王  3  前249年 - 前247年  秦孝文王子  《史记·秦本纪》《战国策》简称秦庄王 本名异人,后改名楚,又作子楚

  31 始皇帝  政  37  前246年 - 前210年  秦庄襄王子  《史记·秦本纪》《始皇本纪》
  32 二世皇帝  胡亥  3  前209年 - 前207年  秦始皇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
  秦王子婴  子婴  1(实际仅46天) 前206年  《史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