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首相的故事——徐阶的隐忍、高拱的傲骨、张居正的勃发》
第50节作者:
任平生如是说 日期:2013-11-16 19:07:58
这个王朝真值得一说,嘉靖帝精明无比,手下人才济济,像杨廷和、徐阶、高拱、张居正、俞大猷、戚继光、海瑞、徐渭、王世贞,还有这个时期没有写到的医学巨人李时珍······文臣武将,文豪医士,直臣谏臣,拎出哪一位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然而,国家却是一直在走下坡路。
是嘉靖成功地领头不干活,成功地分离、猜忌大臣。换言之,各种小家子气的词用在他身上,都不为过。嘉靖到底是做成功了一件事——他死了。
世界是属于我们的,也是属于你们的,但归根结底,是属于熬得住的人的。嘉靖比徐阶小四岁,却没能熬得过徐阶。于是,一切伟大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宫里一片慌乱,仿佛天要塌下来了。嘉靖有过三个皇后,一个被他呵斥,吓死了;一个被废掉,幽禁死了;一个被大火困住,烧死了。儿子住在宫外的府邸,此刻的皇宫等于是没有主事的人,这时,全凭徐阶做主了。
徐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拟定遗诏。
遗诏,是以皇帝名义发布的诏书,却与皇帝本人无关,它通常是出自大臣们的手笔。而这份文件又极其重要,继往而开来,既要清算前朝的弊政,又要规定新朝的大政方针。
因此,天下千千万万人的命运,就系在这一纸诏书上。
现在,在徐阶手上了。看了看死皇帝,片刻的掂量,他又紧急下令,召张居正入宫。
徐阶做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决定,不管其他三位阁员,由自己口述,四品侍读学士张居正代笔,来起草这份文件。
这样做,好处有三:一是避免了拟定时的阁员争执,主要是高拱;二是提高了张居正的地位;三是离间了高拱和张居正的亲密关系。坏处有一:激化了内阁纷争。一看便知,利远大于弊,值得徐阶选择。
这份《嘉靖遗诏》就新鲜出炉了,徐阶原创,张居正代笔。
遗诏文体规范,用词简洁,大体内容是:我在位很久,想努力为祖宗争光,但做了很多错事,对不起国家,对不起百姓,求原谅。然后由裕王即位,希望大家多多辅佐,我所做的错事,要全部更正,特此公告天下。
就这样,徐阶几乎全盘否定了嘉靖时的政策,以嘉靖的口吻。
搞斋醮、兴土木、求珠宝、营织造,全部停止;方士人等查罪量刑;从前的大礼议和大狱中获罪的官员,一律平反。能赦的赦,能免的免,即便沾着一点儿关系的人,也能来领个奖。
我看过这份遗诏,最让我吃惊的倒不是那些所谓的好政策,是里面有一句话:“子以继志、述事,兼善为孝;臣以将顺、匡救,两尽为忠。”
日期:2013-11-16 22:54:04
前半句没有问题,后半句是说:依顺的、直谏的,都是忠臣。
这话说的,怎么看怎么别扭,依顺的哪算是忠臣?那严嵩算不算忠臣?
实际上,这正体现了徐阶真正把政治做到了细节。
原因很简单,直谏之臣固然值得表扬,但也只是少数。反观朝中多数大臣,都是附和着嘉靖,才混过来的,当然,也包括徐阶这一派。一句话,既赢得了绝大多数人心,又争得了后面斗争的主动权。
虽说徐阶是藏着私心的,但大方向没错。不是说徐阶抹黑了嘉靖,就是为了揽名声。不是,这叫抚平政治伤痕,聚拢着涣散不堪的人心。在客观上,这也为后来的高拱新政做足了准备。
第二天,经新皇帝核准,遗诏从上而下宣读、传送、张贴,不出一个月,天下人都盼到了,嘉靖可算是死了。于是,百姓们欢呼雀跃,文人写作讴歌,甚至有人不顾国丧,放鞭炮大肆庆祝。
真的是,天下人都不把您放在眼里了。
嘉靖一朝,一始一终,前有杨廷和拟定的正德遗诏,后有徐阶拟定的嘉靖遗诏,堪称两大盛事。当初那句“此子之功名,必不在我辈之下”,如今也得到了应验。
徐阶的职业生涯和声望随之达到了巅峰。
日期:2013-11-17 00:36:31
与此同时,请裕王入宫主持丧事,并拟好了登极诏。
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二十六日,行完劝进礼,裕王即皇帝位,改明年为隆庆元年,大赦天下,减免赋役。
上大行皇帝(死皇帝)尊号为:肃皇帝,庙号世宗。次年三月,嘉靖葬于天寿山永陵。
人死了就让他过去吧,未来才最重要。在后台等候多时的朱载垕,终于走到了前台。从前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这回还是从藩王直接坐上了至高无上的椅子,颇有些不适应呢。
于是乎,从登基之初,隆庆就摆出了他的关键词:呆,天然呆。
二十多年不开的朝会,现在要准时举行了,这下子,朝臣们像憋坏了肚子,展开了激烈讨论,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有互相指责的,有交头接耳的,有说笑谈天的······底下干什么的都有,可坐在上面的隆庆一言不发,像没事人似的,呆呆地望着底下吐沫横飞的大臣们。他似乎在思考:底下在争什么?我怎么会在这里?
连当时前来朝觐的朝鲜使臣都看出了端倪,回去后写在了日记里,很传神地记载道:“隆庆帝视朝的时候,东张西望,没个样子。且发言甚少,都是宦官在传唤。”
隆庆木讷,管不了朝政,但他有很明确的主意:管理国家我不行,但高老师行,一切都要交给他才对。
自始而终,隆庆表现出了对高拱一百二十分的信任,比如登基时要更改年号,每位阁臣都会拟一个呈上,而隆庆不消多看,直接选中了高拱所拟的“隆庆”。
所谓新人新气象,一朝天子一朝臣,高拱成为皇帝最信任的大臣,自然是大展拳脚,跃跃欲试,但这之前之后的事,让他非常不痛快。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