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正史——汉、魏、吴(最真实的三国)》
第36节

作者: 宿巍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7-28 10:13:23
  三公之一的太尉黄婉眼看风头不对,赶忙过来打圆场:“迁都事关重大,杨公也是为国家着想,没有别的意思,相国不要多心。”董卓拉着苦瓜脸也不答话,一时间,大殿上场面很尴尬。
  三公之一的司空荀爽见今天这个形势,知道说什么都没用了,董卓主意已定,再多说,只能激怒董卓惹祸上身。赶紧过来和稀泥:“迁都也是迫于无奈不得已,这还不是关东那些叛军闹的,相国大人本意也不想扰民,迁都是暂时的,相国大人的意思是效法当年高祖据守关中,以关中做根据地,再东向讨伐叛军。”
  荀爽的一番话让董卓的火气消了消,这才勉强挤出点笑容,宣布退朝。
  太尉黄琬回到家连夜写了份表章,把迁都的害处一一列举出来,希望董卓能回心转意。奏章送上去了。董大人没有批复,他用实际行动做了回答。
  公元190年2月,董卓以各地连续出现灾害做借口罢免了杨彪、黄琬,前面说过,但凡出现天灾,身为三公都要承担责任,好像这是他们的错,这也是帝国的传统同样也是收拾政敌的理想手段。
  不听话,就给我滚。这就是董卓的风格。
  日期:2014-07-29 16:01:07

  很快,董卓就用光禄勋赵谦代替黄琬、用太仆王允接替杨彪。换上来的都是董卓的亲信,至少他自己这么认为。但他想不到,几年之后,他会死在自己的这个亲信手上,此人就是王允。之前,王允兄已经出过场了。
  王允,字子师,太原祁县人。当年就是这个王允,在太监最嚣张的时候,上书检举太监勾结黄巾军的叛逆行为,要不是碰上一个千年极品皇帝刘宏,这帮内奸早就被收拾了,可惜,太监们一顿哭闹,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王允揭发检举内奸不仅无功还差点把命搭上,缓过来的太监们反攻倒算,非要把王允置于死地,幸亏,大将军何进和三公重臣纷纷求情,王允这才保住性命,官是当不成了,京城也不能待了,此后的几年王允不得不四处逃亡,在河内、陈留一带躲避追捕。

  直到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想收拾太监们,这才把王允召到京城给了个从事中郎的职务,不久升为河南尹。汉朝的规矩,国都所在的郡的长官不叫太守而叫尹,像西汉的国都是长安,长安地区的长官就叫京兆尹,王允当的是国都地区的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这是一个相当高的级别。
  何进死后,董卓来了,王允并没有像杨彪等人跟董卓对着干,而是曲意逢迎董卓,暗地里却积极反董。多年的官场磨练,当年那个仗义执言嫉恶如仇的青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精明老练的政治斗争高手。王允很清楚,对董卓这号粗人,明着干是要吃亏的,对付这种人,跟他拼智力是最好的选择。
  在杨彪等人跟董卓死磕的时候,王允看上去好像是在帮董卓,实际上,王允是在保存自己等待时机。
  现在看出效果了,杨彪等人倒下去了,王允走到了前台,王允受到了董卓的重用,因为董卓在朝廷里的事需要士大夫帮他处理,其他人不愿跟他合作,只有王允跟他接近而且还精明强干,这样的人不用他用谁呢。
  日期:2014-07-30 09:50:18
  王允当上了司徒,不久又被任命为尚书令,这是一个掌握实权的高官。东汉,三公就是摆设,所谓坐而论道,说白了就是个象征,不怎么管事,真正管事的是尚书,而尚书令是尚书的最高长官。

  由此可见,董卓对王允还是颇为器重的,但董卓这类禽兽不如的家伙,没有哪个有良心的人愿意跟他走,尽管他极力收买,无论是朝廷的三公还是地方的郡守,没几个人领他的情,人心向背。
  董卓对这些“忘恩负义”的州牧郡守们恨得咬牙切齿,正巧,当年推荐这些名士的城门校尉伍琼、督军校尉周毖等人上门劝阻董卓不要迁都,董卓心里正憋着一肚子火,反对迁都本来就让他很不爽了,这时又想起这些人以前给自己推荐的那些货色,新仇旧恨加在一起,董卓火冒三丈,当场就让人把这几位拉出去砍了。
  杨彪、黄琬听到消息吓得不轻,因为他们也曾反对迁都,赶忙跑到相国府认罪承认错误。这时董卓也清醒了一些,他也知道,杀人也不是办法,这样搞的人人自危对自己也没好处,安抚了两人,又给了两人闲散职务以示安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