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嚣--都市草根官员的人生百态》
第5节

作者: 西江幽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在心里感叹道:长辈们都是望子成龙的,可世上又有几人能成龙呢?绝大多数人还是普普通通过着的,是要默默无闻了此一生的。一个人要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现在的人不存在温饱问题,但要自我发展,就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很多人都不明了自己适合干什么,到底能干成什么,是块什么材料。
  待续。。。  
  日期:2012-11-25 19:04:57
  第三章

  我来到新单位翠湖区纪委监察局报到。纪委的办公地址就在区委区政府办公大楼的第五层。这座大楼坐落于老城区中兴路上的繁华路段,那是一座新近盖好的十层高的漂亮大楼,造型庄严,气派非凡。一眼看去,机关大楼门柱由黑色大理石砌成,高大巍峨,两旁悬挂着几大家机关牌子,其中一块印有**翠湖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红色字牌赫然在目,想到自己就要成为其中的一员,我心里不由得有一种找到归宿的感觉。

  区纪委书记王良德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接待了我。坐在他旁边的是付书记兼监察局长吴悦。稍事寒喧之后,王书记把纪委的人员机构设置和工作情况向我作了大致介绍。我了解到区纪委和区监察局名义上是两个单位,实际上集中在一起合署办公,也就是一套班子一套人马,对外挂两块牌子,对于丨党丨委口子上的事就以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名义处理,对政府方面的事就以监察局的名义开展工作。对这种机构设置,我觉得很新鲜,想恐怕这是为了师出有名的需要。我发现纪委的机构不大,下面有几个科室,有办公室,案件检查室,综合监察室,执法监察室,案件审理室,廉政建设宣传室,信访接待室等,纪委的干部不多,加上领导大约二十多个人。

  简单介绍之后,王书记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我不由得正了正身子,我知道客套性的铺垫已结束,谈话已进入实质性的主题了。王书记盯着我的眼睛,字酎句酌地对我说了下面这番话:“我们欢迎大学生加入纪检监察队伍,这为我们纪委输入了新鲜血液。不管怎么说,你对我们纪委的向往是件好事,我们的力量增强了。但打开天窗说亮话,我要告诉你的是,你对我们纪委的认识还远远不够,纪委是为人表率的部门,对干部自身要求很严,组织纪律观念要求很高。打铁先要自身硬、正人必先正己嘛!这里绝不可能象医院那样可以容忍吊儿郎当的散漫作风,更不容许讨价还价的随意作为。我们是党和政府的重要部门,年轻人工作热情高,我不能泼冷水,但我不能不如实介绍纪委的真实情况,让你心里明白,另外我要提醒你,纪委是个清水衙门,纪委在福利待遇上肯定不如你们原来的单位,纪委干部生活很清苦,外面传说政府机关的干部有职有权有油水可捞,我们这里恰恰相反,纪委干部决不能搞歪门邪道去弄钱。我把丑话说在前头,到这里来工作你要有心理准备。如果感觉自己难于适应这种环境,现在想走还来得及,我劝你再认真考虑考虑。”

  我听了王书记的话觉得有些不对劲,感觉象是挨了一闷棍,心里陡然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我根本没料到王书记会说出这番话来,心想王书记说话也太直露了,似乎带着有色眼镜看人,他的逻辑是机关有权,有权就有油水,到机关里来的人无非想要捞油水,这也太小看人了!
  我一直被蒙在豉里,根本没料到王书记通过秘密调查已看清我的里里外外,对我的成见已悄然渗入到思维的细胞液里,他对我的到来显得不冷不热,漠然的表情也表明了他对我不甚满意的态度。
  我捕捉到王书记这番话里的含意,隐约感到他不太欢迎我的到来。我悟到王书记的本意一是吓阻我,让我知难而退,二是借机对我敲打一下,让我看清这里的门坎。但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千万不能丢掉这个难得的机会,根本顾不到想别的方面,我赶紧表态说自己只想做一个合格的公务员,不是为着私心杂念来的,想踏踏实实做些事,纪委这个部门好,自己愿意在这里工作,清苦一点没有关系。反腐败是正义事业,我愿意为这个正义事业努力奋斗。说着说着,我好象在表决心。我在说话的时候,王书记一直盯着我的眼睛,似乎要审查出我话语里面的真假成分。

  我一说完,王书记接着说:“到了这里工作,比不得你原来的单位,我们这里不允许违反组织纪律和工作制度的现象,我们对表现不好的干部绝不客气!”我忙表示自己会遵守这里的一切,听从领导的安排。王书记起初听了我的表白,眨巴了几下眼睛又摸摸下巴,眼神看我一会,又移到别处。我估计他在琢磨我到底是憨憨傻傻没听懂他的话,还是死乞白赖地有意装糊涂。不过,他看到我一脸憨厚地一个劲儿地表白,可能觉得我似乎没那么多城府,不象个狡猾之徒,倒有些迂腐之气。我注意到他的脸色缓和下来,看得出他对我的戒心减去不少。王书记似乎放了心,对我摆摆手说:“你有这样的认识那就好,你又是大学生,年轻人就要有上进心,好好干,前途还长远得很!”我没想到自己第一天来纪委上班报到,居然是以王书记和自己进行了一场严肃认真的对话这种方式展开的。这不太象是一场上司对新来同事的礼节性的交谈,更象是一场对犯错误干部的训话或是对一个危险分子的敲警钟和有意提醒,这让我感觉到晦气,更使我内心有一种屈辱的感觉,同时也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令我以后在纪委的命运蒙上了一层阴影。

  吴悦付书记接着对我说了一段勉励的话后,便带着我到各个科室去认门,向我逐个介绍委里的干部。除了几个在外办事的,在家的干部都与我见了面。首先来到纪委办公室,办公室里共有三个干部,主任叫余怀志,是个三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另外二个是干事小康和女打字员小林。然后来到隔壁的案件检查室,吴悦把主任老姚向我作了介绍,他说:“姚主任以前是个老公丨安丨干警,是王书记专门挖来的,他是纪委的办案骨干,你以后要多向他学习业务。”老姚已五十多岁了,虽然瘦削,看上去却很精干,样子有些严肃,不苟言笑。又来到纪委信访室,主任老胡看来挺和蔼,冲我笑了笑,主动伸出宽厚的手掌和我握了握手。下一站是宣教室,我意外地遇到了医院里的老同事许曼云。许曼云是个四十上下的妇女。我一直听说她从医院里调到了卫生局当干部,想不到许曼云转到纪委来了,又和我在一起共事。经吴悦介绍,我这才知道她已当了宣教室主任,算是纪委的中层干部。

  许曼云和我在医院时共过事,我和她共事时间虽然不长,但还是了解一些她的情况的。那时我刚到医院不久, 她是门诊部的一个护士,我和她一起上过门诊,彼此有过合作。我记得许曼云对我的态度还是很恭敬的,很配合我的工作。没过多久,就听说她调离了医院,到机关去了。
  最后,吴悦领着我来到已给我安排好了的办公室里,我与纪委的另一名同事唐晓波还有王书记的司机小韩共用一间办公室。唐晓波坐在我的对桌,他是案件审理室的一般干部。吴悦解释说:“纪委人员有限,分工都是相对的,每个干部都身兼数职。一旦来了案子,说不定除了看家的,都得一起上。”吴悦叫我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坐下后,接着说:“目前纪委的办公条件有限,办公场所既简陋又陈旧,交通工具也缺乏,只能将就着对付了。以后条件好了,争取让干部们拥有更好的办公条件。”吴悦交待完事情把我留下后,就忙别的去了。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