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高荣誉——历史上的太上皇》
第57节作者:
独孤东吾 日期:2013-11-20 12:52:21
1、五世天子的不幸生活
上元二年腊月初二对于唐朝皇室来说是个喜庆的日子,身为皇孙的奉节郡王李适喜得贵子,这个儿子就是李诵,由于此时身为太上皇的唐玄宗和皇帝唐肃宗还在世因此罕见的五世同堂出现了而且他是长子,他的父亲是长子,他的爷爷也是长子,这三代人都没有出现一个嫡子,这就预示了这爷孙三个将来都是皇帝,唐朝也出现了五世天子的美好前景,但是在短暂的兴奋之后就是一连串的哀伤,而带着喜庆出生的李诵也由此带着不幸开始了他的一生。
李诵出生的第二年,处于囚禁中的唐玄宗病逝。十三天后唐肃宗也突然死了。唐肃宗是被吓死的,当时他的皇后密谋在他死后废掉太子也就是李诵的爷爷唐代宗李豫。没想到身为肃宗亲信手握大权的宦官李辅国却有着自己的打算,他认为此时谁立一位新皇帝,谁就可以掌握未来的大权,这个好机会自然不能让给张皇后。于是他先下手为强,率先发动政变杀死张皇后和她选择的肃宗继承人,唐肃宗看着自己的妻子儿子被这个自己最信任的宦官杀了自己毫无作为,于是在惊吓中死去,唐代宗作为孙子和儿子给了自己爷爷和爸爸发了丧。
李辅国杀死皇后亲王吓死皇帝,唐代宗面对这个最大的仇人不仅不能报仇反而要笑脸相迎加官进爵,不敢有任何的不满。就连把这个仇人弄死都是偷偷摸摸进行的,对外表示李辅国被刺杀,在表示了对李辅国去世表示哀悼后,进行了例行的追封,宣讲了加强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在唐代宗在位期间,李诵作为长孙,被封为宣城郡王,他的父亲李适则是皇太子,因此他的生活待遇和所受的教育自然与其他的兄弟不同,他这个人从小生活在宫中养成了老实厚道的性格,十分尊重自己的老师,按照民间尊师的习惯每次都要拜见老师,不过此时幼小的他还不知道自己爷爷和爸爸的苦恼。作为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得死标志着这场叛乱的平息,但是更大的灾祸已经深植于唐朝土壤里。为了分化瓦解安史势力,唐朝对那些叛将不加甄别的收编,实授其节度使的大权,保留军队土地人们和赋税,这样这些归附的节度使都成了割据一方的诸侯,他们不听朝廷的调遣,稍微满意就经营自己的独立王国,不满意就叛乱,因此这个藩镇割据一直延续到了唐朝灭亡。唐代宗十分清楚藩镇的危害,但是他无力改变,只能小心应付。
唐代宗最终带着对唐朝的忧虑死去了,太子李适继位,就是唐德宗,作为长子的李诵被晋封为宣王。六个月后李诵被封为皇太子,正式成为皇位继承人,他没想到他这个太子一当就是二十六年。
日期:2013-11-21 10:30:12
唐德宗在即位初期是个立志改革弊政的有为君主,在内部他严格控制宦官的权力,对大臣无比信任,对外他积极平定那些叛乱的藩镇,试图恢复唐朝的大一统,但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唐朝安史之乱使得唐朝元气大伤,中央政府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力量对付这些做大的地方诸侯,唐德宗的种种政策措施使得这些心怀异志的节度使终于联合了起来,他们集体发动叛乱,威力不亚于安史之乱,这对于刚刚喘过气来唐朝无异于雪上加霜。唐德宗起初还很镇定,调集忠于朝廷的军队平叛,没想到由于朝廷囊中羞涩,无法兑现当初的赏赐诺言,再加上朝廷提供的饮食太差引起了这些士兵的愤怒,爆发了“泾师之变”。唐德宗万万没想到叛军还没打到长安,这些委以希望的队伍居然反叛了,于是他调集大臣武将带兵保护自己,没想到平时倍加信任的文武百官脚底抹油不见了踪影,无奈之下只得带着家属在宦官的保护下逃往奉节避难。在这次出逃中李诵表现得十分突出,为了保护父亲,他一直拿着剑守在父亲身边以防不测,叛军领袖朱泚派出军队想杀掉德宗,李诵身先士卒带着仅剩的军队抵抗叛军,由于皇太子的以身作则,使得这些士卒都受到了鼓励,于是接连打败了叛军的进攻,保证了德宗的安全。
在平定了关中和节度使的集体叛乱后,唐德宗回到了长安,这次回来他也丧失了进取之心,对于藩镇节度使,采取了股息的态度,只要不叛乱表面上臣服于中央随便你怎么折腾朝廷一概不管。对内变得猜疑,对于大臣们彻底丧失了信任,“泾师之变”时没有一个大臣来保护自己自己身边仅剩下了几个宦官,于是他作出了一项让他的后代痛苦不堪的决定,相信要是他知道了这样的结果他一定不会这样做的,那就是让宦官出任自己侍卫亲军的领导者,而且从此开始成了制度,宦官掌握兵权使得唐朝的宦官成了手握生杀大权废立皇帝甚至于杀死皇帝左右朝政的实权人物。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