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高荣誉——历史上的太上皇》
第56节作者:
独孤东吾 日期:2013-11-18 13:00:42
李隆基惆怅的到了成都这个远离战场的大后方,终于安全了,正当他把悬着的心放下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太子李亨在到达灵武后自立为皇帝了,并且当年就改了年号,一点面子都不给老爹留。李隆基自然很愤怒,不过这又有什么办法呢?自己在位这么些年居然酿出了这么大的乱子,自己也没有脸再当皇帝了,再说李亨现在得到了远方将士的拥戴已经成了气候,自己再反对也没有用了,干脆顺水推舟,承认了吧,把这份父子情分保留下去,自己做个太上皇在成都等着儿子平叛,然后颐养天年得了。于是他找来了贾至写诏书,好让李亨名正言顺的即位,同时也是给自己留个面子。当贾至写好诏书交给李隆基看时,李隆基看着诏书的内容写得天花乱坠,不仅感慨万分,又看了看贾至意味深长的说道:“过去先帝退位给我时是你父亲贾曾写得诏书,现在我退位给太子又是你写的诏书。”贾至听了后禁不住哭了。
之后李隆基成为了太上皇,面对着失去的皇帝大权,他只能自我舒心强装高兴的说道:“我儿嗣位,应天顺人,改元至德,孝乎惟孝。卿之与朕,亦有何忧?”高力士听后,说:“陛下躬亲庶务,子有黔黎四十余年,天下无事。一朝两京失守,万姓流亡,西蜀、朔方,皆为警跸之地;河南、汉北,尽为征战之场。天下之臣,莫不增痛。陛下谓臣曰:‘卿之与朕,复何忧哉!’臣未敢奉诏。臣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死辱之义,职臣之由。臣不孝不忠,尚存余喘。亲蒙晓谕,战惧伏深。”给自我高兴的李隆基浇了一瓢冷水。
此后安史之乱的具体平叛都由肃宗李亨和大将郭子仪的人负责,李隆基退出了统治核心,从此一直在成都生活。在八年之后,安史之乱终于平息,唐军夺回了都城长安和洛阳,作为太上皇的李隆基终于回到了自己的都城,他住进了兴庆宫,从此彻底远离了政事,但是他没想到更大的悲喜事还在等待着他。
日期:2013-11-19 11:49:55
5、长安的喜与悲
安史之乱初步平定,两京收复,李隆基作为太上皇被迎回长安。当他到达长安时看到了昔日繁花似锦的长安被叛军劫掠的冷冷清清不禁痛彻肺腑,不过再看到儿子李亨带着百官来迎接自己时不仅感慨万分,自己作为皇帝被一个安禄山置于手掌上玩弄,以至于把大号的江山败坏,自己狼狈逃命,现在自己却以太上皇的身份孤零零的回到了自己的都城,自己还有什么脸君临天下,再看看亲自给自己牵马的儿子肃宗,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在自己跟前唯唯诺诺的儿子,而是再造大唐的中兴之君了,地位早已经稳固了,因此自己还是老老实实的当太上皇过个平静的晚年吧,为此他对身边的人说道:“我当了四十年天子,现在才知道当天子之父的尊贵。”这等于向肃宗做了表示自己今后只当太上皇不会再对皇帝产生任何想法。
李隆基的太上皇住所就是被称为南内的兴庆宫,这里原本是长安的一个坊,他做皇帝前的住宅就在这里,做皇帝后就将这里改成了新的皇宫。在欢迎仪式的热闹之后,兴庆宫变得冷冷清清的,没有了杨贵妃,李隆基又回到了当年那种郁郁寡欢的境地,兴庆宫临近东市,在夜里他登上临街的勤政楼看着热闹的东市不禁回忆起当年的欢乐。而街上的百姓看到了当年处于深宫中的皇帝出现在面前时想起这位皇帝当年创造的盛世于是惊呼“不期今日再得见太平天子”,随后都对李隆基高呼“万岁”。李隆基看着楼下的老百姓的举动顿时感到自己在百姓的心中还没有因为安史之乱成为被人痛恨的昏君,于是重拾生活的信心。从此他经常在勤政楼上出现,接受百姓拜见,要不就是在这里设宴招待自己当年的老部下,大家在一起畅谈友谊,每天过的十分快乐。
太上皇生活在人们群众中,和老百姓老部下混在一起,使得深处宫中的肃宗十分不安。他本来就是趁着安史之乱的机会当上的皇帝,父亲是被迫退位的,他心中肯定不服气,如今以他在兴庆宫的影响肯定是在重新恢复自己的威望,宴请老部下就是联系忠于他的势力好夺回皇位。
肃宗正在烦恼时,在他继位中立下大功受到重用的宦官李辅国看出了主子的心思,他感到了这有利可图。于是他就极力挑拨李隆基和肃宗之间的关系,渲染李隆基想重新夺回皇位。肃宗虽然也这样想,但是他不能这样说于是他说道:“太上皇绝不会有这样的想法。”李辅国则说道:“太上皇是没有这样的想法,他身边的人难道没有吗?太上皇在他们的挑拨下一定会夺回皇位的。”肃宗吃了一惊忙问这怎么办?李辅国的意思是把太上皇迁居到称为西内的太极宫中,这样远离了那些小人的挑拨,李隆基就可以安心的度过晚年了,肃宗也能安稳当皇帝了。肃宗现在最担心自己的皇位,听了李辅国的建议后他觉得这是好方法,一来父亲远离了那些人就没了复起的资本了,二来那些人没了父亲这给领袖就决不能再成什么大事了,自己就可以把这个皇帝当下去了。于是李辅国以肃宗请太上皇到太极宫游玩德借口把李隆基骗到了太极宫。
李隆基此时早就不过问政事了,在接到邀请后自然轻车简从就来了,没想到没看到儿子反而看到了李辅国带着五百刀斧手拦住了退路李隆基一看这阵势想起了自己发动的那些政变,莫非儿子要干掉自己,吓得从马上掉了下来,高力士赶紧上前扶住了他。李辅国阴阳怪气的上前说道:“陛下说了兴庆宫太小了,请您到太极宫居住。”李隆基吓得哆哆嗦嗦说不出话来。高力士则面不改色上前训斥道:“太上皇是当了四十年的太平天子,你李辅国是太上皇的旧臣,不能这样无礼,赶紧下马行礼。”李辅国万万没有想到此时的李隆基身边还有这么忠心的人,于是他一边骂高力士不识时务一边杀掉一名宦官,想让高力士屈服。可是高力士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他对着那些刀斧手说道:“在太上皇面前不得无礼。”这些刀斧手见到高力士这样毫无畏惧,顿时感到了害怕,马上跪下高呼“万岁”。李辅国没想到自己要给李隆基个下马威,显示自己威风的计划居然被高力士这样一个“不识时务”的人破坏了,也泄了气不敢言语了。高力士成功保护了李隆基,但是他知道这一切都是肃宗的意思,李隆基不可能会兴庆宫了,走一步算一步吧。于是叫李辅国和自己一起牵着马把李隆基送到了太极宫中,随后李辅国带着手下悻悻离开了。被关进太极宫后,李隆基终于恢复了生气,泪流满面的抓住高力士的手说道:“要不是将军,我阿瞒今天就成刀下鬼了。”(李隆基一直称高力士为将军,阿瞒是李隆基从小时候起的自称)
李辅国回去后越想越气,看来这个高力士这不是个东西,不把他除掉,李隆基迟早会从太极宫这个“大笼子“中逃出去的。于是在他的授意下高力士被强行流放到了远方。
此时李隆基彻底成了孤家寡人,身边再也没有一个可以说的上话的人,自己的儿子跟自己离心离德,因此郁郁寡欢的他最终在宝应元年(762年)的四月带着对以前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对如今境遇的遗憾愤恨孤零零的病死在荒凉的太极宫。他死后十三天,同样生了病的肃宗李亨遭到了自己亲信李辅国杀死自己皇后的惊吓后一命呜呼。而远在外地的高力士听到李隆基病逝的消息后也伤心引发旧病而死,他把自己的忠诚保持到了生命最后一刻。
李隆基最后被安葬在泰陵,作为唐朝传统,一般为他做过贡献的大臣大将等都会在死后安葬在他的陵墓周围一直陪伴着他。因此唐朝皇帝陵墓区域广阔,陵墓众多,李隆基和唐太宗一样生前皇子皇孙名臣良将众多,但是不同于唐太宗死后那么多人陪伴他,李隆基的陵墓只有两座陪葬墓,一座是李亨的生母这是李亨安葬的,另一个是高力士。或许是李隆基在人生的最后一刻厌倦了为了权力气死我活的争斗明白了人世间的真正友情,所以他在死前的遗诏中关于陪葬的事只提出了让高力士死后陪在自己的身边。
日期:2013-11-19 15:09:01
十三、一生悲剧的太上皇——唐顺宗李诵
李诵档案
姓名:李诵
生年:上元二年(公元761年)
卒年:贞元二十一年/永贞元年(公元806年)
父亲:唐德宗李适
母亲:昭德皇后王氏
妻子:没有正式册封的皇后。王皇后为宪宗生母,只是个良娣。
子女;二十七子十一女。长子唐宪宗李纯
谥号: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
庙号:顺宗
年号:永贞(退位后追改)
陵墓:丰陵
最伤心的事:作了二十六年太子,在位仅有三百多天,中风无法说话,被儿子赶下台,改革失败,亲信大臣被流放等。可谓一生都是悲剧。
唐顺宗是个不为人知的皇帝,即使是唐朝还存在时,人们对他也没有多少印象。在唐朝贰佰九十年的历史中,他只占了三百多天,连一年都没有到,而且这还是他父亲最后一年中的三百多天,他的年号是儿子为了孝顺他给他追改的,而且这三百多天他没有说过一句话,人们记住的只有他身边的人,他的嫔妃,他的儿子等人,他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还没有兴起一点波澜就安静的谢幕了。不过要是提起唐朝谁当太子最长,那非顺宗莫属,同时他也是中国历史少有的几位当了二十年以上太子的人,漫长的储君生活使得他身体迅速垮了下来,连带着父亲伤心而死,好不容易当了皇帝却中了风,自己的雄心大志连说都说不出来,结果自己糊里糊涂被退位成了太上皇,不久就离开了人世,继续陪伴父亲了,可以说是最不幸的太上皇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