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描淡写官场各色人等之百态百相轶闻轶事:青瓷轶事》
第59节

作者: 陆发跃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5-06 11:17:10
  青瓷轶事之四十二物价局长  艾小河
  苏非经常说艾小河一下班就躲进书房不出来,表面上是勤奋读书,实际上是怕做家务。苏非说艾小河,你的如此伎俩,只配与艾皮皮玩玩而已。艾皮皮刚10岁,是艾小河与苏非的儿子。苏非真是一语中的,不愧是艾小河的老婆。艾小河说,苏非你就没事儿偷着乐吧,你老公我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三不赌博。没事就躲进书房,为的是偷得浮生一时闲。苏非握一把筷子,立在书房门口,说艾小河,我懒的和你贫。你赶紧下楼去招呼艾皮皮回来,开饭了。

  艾小河一直在县物价局工作,10多年没挪过窝。这期间,艾小河由一个毛头小伙,成为了一个女孩的男朋友,紧接着成为了一个女人的老公,几年后又成为了一个男孩的父亲。随着眼角的皱纹渐多,额际的头发渐少,大家对艾小河的称呼也就由小艾改为老艾了。这10多年来唯一没有变的,就是艾小河的职务——物价局副局长。刚进物价局不久,艾小河就被提拔为副局长。由此大家都猜艾小河来物价局不过是过渡,肯定很快就会另谋高就。但是大家猜错了。这艾小河不仅在物价局扎了根,而且两只脚就象被什么东西拴住了似的,再也上不去——竟成了物价局资格最老的副局长。对此艾小河似乎从不介意。介意的是艾小河的老婆苏非。苏非是县一中高三语文教师,最近刚提了副校长。苏非说,艾小河你不能总这么不求上进。艾小河说,苏非你老公我一直都在追求上进啊。苏非说,那你怎么就一直去不掉局长前面的副字呢?苏非说艾小河你也是个参加工作10多年的老同志了,在单位就算轮,也该轮到你升职了吧。

  这日,苏非进书房叫艾小河吃饭时,艾小河照例在看书。艾小河在看卡尔维诺的小说《通往蜘蛛巢的小路》。艾小河正看到:阳光垂直往下照,照在墙上杂乱无序的窗户上,照到放在窗台上的锅子里栽着的罗勒和牛至等植物上,照到绳子上晾晒着的内衣和衬裙上,一直照在台阶和卵石铺的路面上,路中间有一道骡子尿排泄沟。即小说的第二自然段——时,苏非走了进来。苏非的身子被那条她常年围在腰间,用以下厨、洗衣、打扫卫生等做一切家庭工作的肥大的粗布花围裙包裹着。虽然现在是寒冬腊月,外面正飞着雪,苏非也穿着厚厚的冬天的衣服,可她的身子看起来却是那么单薄。苏非径直走到艾小河的身边,用依然修长,却不再白嫩的左手的食指和中指挡住艾小河看书的视线。苏非说艾小河,别再看你的卡尔维诺了。咱吃饭吧。今天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和你谈。这时外面的雪越下越大,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透过窗户,艾小河看见一朵又一朵美丽的雪绒花在空中飞舞。一如若干年前,苏非穿着那件雪白的连衣裙,在县一中礼堂偌大的舞台上长舒广袖,翩翩起舞,那飘逸灵动的舞姿让艾小河无比迷恋。

  艾皮皮不是一个贪玩的孩子——艾小河和苏非走进餐厅时,他早已安静地坐在他经常坐的那张仿大理石的椅子上,身板挺得笔直。艾皮皮在很有教养地等待他的父母一起用餐——这是苏非10年来对艾皮皮教育的结果。看起来苏非的努力没有白费。多年来,艾小河家的资金主要是通过艾皮皮而不断向外流散。这不是说艾皮皮有胡乱花钱的坏习惯,而是自入幼稚园起,艾皮皮的妈妈苏非就领着他到处拜师学习书法啊、美术啊、钢琴啊、拉丁舞啊、小提琴啊等等诸如此类的艺术特长。艾小河说苏非,儿子有没有必要去学这么多东西啊,再说他还那么小,学的东西多了他也记不住呐。苏非说艺不压身,现在这社会,多一种特长就是多一项赖以生存的本领。苏非说着就牵住艾皮皮的小手出门了。不用猜,苏非一准又是领着儿子拜师学艺去了。艾小河曾不止一次地想象苏非艾皮皮母子俩在流火的七月,冰冷的寒冬,揣着他们家一家三口省吃俭用而来的长长短短的人民币,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不断打听或找寻这座城市的一位又一位艺术家或准艺术家甚或伪艺术家 ,然后把人民币和儿子一起送进他们的门庭。

  艾小河和苏非分别坐在餐桌旁他和她各自经常坐的几乎是固定了的仿大理石椅子上。按惯例,苏非总是在大家吃了一会儿饭后才开始讲话。艾小河知道苏非所谓重要的事情无非是关乎他的升职。这真是一件无足轻重甚或不值一提的事情——艾小河认为。而苏非总爱煞有介事,不厌其烦地提及。艾小河——苏非开口说话了:我听说你们单位的耿局长到龄了,正在办理退休手续。听说其继任者将在你们单位内部产生。艾小河问苏非这信息是不是钟正跃告诉她的。钟正跃是苏非大学同学,现任县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苏非说,你甭管这信息的来源,总之它是来自官方。艾小河说,这钟大科长真是位痴情郎,咱儿子都10岁了,他还对咱儿子他妈念念不忘。苏非白了艾小河一眼,说姓艾的,你别乱说,我和钟正跃可是纯洁的同学关系。苏非接着说,艾小河,你猜对了,这信息还真是钟正跃今天上午打电话告诉我的。苏非说,末了人家老钟还一个劲儿在我面前夸你,说苏非你们家老艾是科班出身,业务精,能力强,是单位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艾小河说,难得钟科长这么实事求是。苏非说艾小河,说你胖你还真喘上了。你这么能干,怎么工作10多年了还原地踏步踏。别人咱不说,咱就说张子严,小张可是晚你几年进你们单位的,刚进单位时,你还是他的业务指导。那会儿有事没事张子严都整天跟在你的屁股后面,艾局长长艾局长短的叫的欢。可现在人家是张镇长,早已是多年的正科级干部了。见艾小河不作声儿了,苏非顿了顿,然后换了一种语气,说艾小河,咱也不能把一切都归咎到你一个人头上,这其中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还是老钟说的对,这仕途官道不可能自己主动伸展于你的脚下,任你平步青云。老钟说,这里面是有很大的学问的。艾小河说,可是这一切与我又有甚关系呐。有,当然有关系了——苏非明显有些兴奋地说,艾小河这次对你来说真是最好的机会啦。老钟都说你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东风,艾小河一脸茫然的说,什么东风?就是能把你吹进局长宝座的那股风——苏非意味深长地一笑,说艾小河,咱今儿个也学学西蜀的诸葛孔明,借一把东风,以赚取曹孟德那10万羽利箭。

  苏非那借东风的妙计,毫无疑问是她的同学钟正跃言传口授的。钟正跃大学一毕业就去了基层党委政府,从办公室秘书干起,后来又调进县政府办、县委办,一路升迁,最后在县委组织部任干部科科长。这10余年的仕途,钟正跃走的可谓是顺风顺水。自然他也深谙个中三味。钟正跃说,这地球上每天都有东风、南风、西风、北风在刮。但是只有东风,才助得诸葛孔明从曹孟德那里成功借得10万羽箭。钟正跃告诫苏非说,只有东风,方可助得艾小河成功。但是这东风到底在哪儿呢?苏非知道与艾小河商量无益,又不敢独自贸然寻找,便只有诚惶诚恐地央钟正跃指点迷津。

  钟正跃说,苏非,你们家老艾的东风,就是李正义。这李正义是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全县副处级以下干部都归他管。当然,这东风也不能白借,因为这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钟正跃说,至于这东风怎么借,如何能成功借得,这里面也是有很大的学问的。见苏非一脸疑惑,钟正跃抚掌轻笑,说这事儿说来玄,实际操作起来也很简单。譬如这李正义是一尾藏在湖水里的鱼,你若想把这尾鱼钓出湖面,你就得知道这鱼喜欢什么样的饵,这叫投其所好。顺便告诉你,李正义喜欢民国时期的字画,尤喜于右任的字。

  在老同学钟正跃那儿得授机宜,苏非顿感踌躇满志。一回到家里,就立马把艾小河从书房拉至客厅,说要紧急召开家庭会议。彼时,儿子艾皮皮正在城西师从本县一小有名气的女钢琴家学弹钢琴。苏非冲进书房拉艾小河出来时,艾小河正在笔记本电脑上写一部长篇小说。这台艾小河用了整整5年的笔记本电脑看上去很旧了,键盘上几乎看不见一个完整的英文字母。5年前艾小河在省城一家文学杂志上发表了一个中篇小说,碰巧这个小说被评为该杂志年度优秀小说,奖品就是这台笔记本电脑。那是艾小河迄今为止发表的唯一一个小说。这之后艾小河又写了几个中篇和两个长篇小说,但他一直把它们都存放在他的电脑硬盘里,没有投出去。艾小河说苏非你可不可以让我把小说写完后再开会。就只差几百字了。苏非说,不行。你写这么多年了,也没见你写出什么名堂,我想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艾小河说这灵感稍纵即逝,说不准过一会儿我就写不出现在的构思了。苏非还是不肯通融。艾小河说要不今天的家庭会议我就不参加,你一个人开就行了,反正会议的所有议题我都举双手双脚拥护。苏非说,艾小河你就别贫了,今天这个会很重要,它关系到你的政治前途和我们一家三口从今往后的幸福生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