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说康乾盛世之康熙来了》
第17节

作者: 杨胜章2009
收藏本书TXT下载
  面对郑经如此强硬的态度,康熙当然不接受,并严厉斥责郑经。
  在康熙看来,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能跟朝鲜等国家相比,削不削发是归不归顺的标志,决不能含糊。
  不管是不是康熙有此心思,炎黄子孙都应该有此责任心。

  谈判当然胎死腹中。
  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又降临在康熙身上,若是康熙会买彩票的话,不知道制造了多少个中奖500万的神话。
  康熙二十二年(1681年),郑经病逝。
  这叫什么事啊,边谈边打了十几年,对手不是被打死的而是病死的,康熙的运气也忒好了。
  郑经的儿子郑克被新立为台湾岛主,台湾政局不稳,人心浮动。
  康熙抓住这个机会,用了一个暗中准备了二十年的主帅。
  那么这位主帅是谁?他是怎么一个人呢?
  日期:2013-11-20 21:19:03

  第四拾一章
  十、这个时代开始拽了(4)
  这位主帅是康熙的海军司令。
  中文名字叫施琅,英文名字未取。
  出生地:福建晋江,盐水浸泡大的。
  出生日期:1621年(天启元年)。

  逝世日期: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伟大的爱国主义战士和康熙的同志施琅与世长辞,享年76岁。
  职业:军人,主要研究海战。
  活跃年代:十七世纪七八十年代。
  在施琅正式被康熙任命为海军司令的之前,他得罪了“国姓爷”郑成功。
  原先,施琅是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老部下,但是到了郑成功掌管抗清队伍的时候,年轻气盛的施琅说了这么一句话:“你一个国姓爷,怎么不知道自己的水上功夫,来到陆地上,就像上了岸的鱼,别人随便搞你个清蒸或者水煮鱼片,够你受的了,还想到陆地上掳掠凑集军费,笑话。”

  “舍水就陆,以剽掠筹集军饷”是郑成功这位民族英雄的做法,显然开始离郑失败不远了。
  施琅还是一副牛脾气,面对民族英雄的咄咄逼人也不拉稀。
  民族英雄一不做二不休,削了施琅的兵权,以一个施琅为“偷渡者”“闲杂者”赶他回到台湾的对面厦门。
  没料到,厦门不是避风港。
  屋漏偏遭连阴雨。
  施琅一上岸就遭到清军马得功偷袭厦门,自己带领六十多个弟兄抵抗,杀得马得功的军队像西瓜一样,稀里哗啦的,还差点儿活捉马得功。
  以少胜多,一战成名。
  马得功逃离厦门,施琅总算有个窝了。
  这时候,郑成功也放不下面子来大赏特赏施琅,只给了施琅二百两纹银了事,并未给他恢复官职。

  以施琅的牛脾气性格,哪能受得了这等窝囊气。
  郑成功也不理会施琅。
  僵持容易发生短板效应。
  俩人的短板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过了不久,施琅的一个亲兵犯死罪却逃到郑成功处,被郑成功藏匿,施琅誓要捉拿。
  一个死囚能够引发两个上司的矛盾激化,不得不引起反思啊。
  施琅说:“我杀我家的狗。”
  郑成功说:“到手都是财,谁捡到就是谁的。”
  施琅又说:“狗咬了人,我得执行家法。”
  郑成功不甘示弱:“是你当家,还是我当家?”
  施琅拿出法令来与郑成功摆谱,“法令,琅是不敢违背的,犯法的人怎能逃脱责任?”

  在郑成功的眼皮子地下,施琅的亲兵被执行了家法,去阎王爷那儿报到了。
  郑成功觉得已经不能指挥施琅了,再发展下去,自己的军队早晚姓施的。
  俩人的矛盾已经白热化,都快变成岩浆了。
  他俩的结果是:签发逮捕令的是郑成功,要被逮捕的是施琅父子。
  施琅也不是省油的灯,连夜逃到了康熙这边来了。
  康熙是个善于用人的主儿,很快提拔施琅当了福建水师提督。

  这一年康熙即位才一年,是1662年。
  大展拳脚的时候到了,复仇的时刻来了。
  施琅已经等了二十年,可惜他的对手换了人,不是郑成功而是郑经。
  攻打台湾的建议不是每一个人都赞成的,有人觉得那是得不偿失的事儿,台湾是个弹丸之地,要不要无所谓。
  但是也有同意的,那是康熙和姚启盛。

  “打下的比谈下的可靠”成了这三人的亮剑精神。
  那就选个良辰吉日开船吧。
  日期:2013-11-20 21:40:47
  第四拾二章
  十、这个时代开始拽了(6)
  康熙二十二年(日),台湾海峡波光潋滟,在厦门依稀可见台湾的风光,是攻打台湾的良辰吉日。
  施琅已经做好了准备。
  “日以继夜,废寐忘食,一面整船,一面练兵,兼工制造器械,躬亲挑选整搠。”施琅每天都在亲力亲为练兵,造船(恐怕都成了熊猫眼)。

  这是一支不可小觑的海军:官兵二万多人,战船二百多艘,打台湾足矣。
  施琅选择了一个地方进攻:铜山。
  铜山是一个风波不大的地方,易于进攻。
  施琅的军事才能又显示出来了。

  他望了望风向,天助我也。
  西南风来了。
  顺风又顺水。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进攻。
  踏平台湾。
  一声令下,施琅的水军使用“五点梅花阵”,五条船同时攻打一条船。
  我就不搞一对一的那一套,那已经是过去式了。
  “炮火矢石交攻,有如雨点,烟焰蔽天,咫尺莫辨。”语出《清史稿》。
  火炮和抛石机同时使用,轮番攻打。
  七天七夜过去了,清军大获全胜。
  施琅进攻到澎湖。
  清先锋蓝理率七船冲入台军中,共击沉、焚毁郑氏船只14艘,焚杀郑氏官兵两千余人。
  前后两个月,施琅水军先后焚毁、击沉和俘获台军大小船只近两百艘,杀死台军将领、头目三百余名,士兵万余名,另有165员将领和4800名士兵倒戈投降。而清军阵亡官兵329人,负伤1800余人,船只毫无损失。
  这打的什么仗啊,简直是跳楼大甩卖。
  澎湖是台湾的屏障,拿下澎湖就等于台湾是他的囊中之物。
  守卫澎湖的是郑氏集团的守将刘国轩,他哪里是牛脾气施琅的对手,很快被施琅打垮。
  兵败如山倒。
  刘国轩劝告民族英雄的子孙郑克爽:“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再退就得喂鲨鱼了,清朝不杀降将,投降是我们的出路。”
  施琅一面加紧军事行动,一面对占据台湾的郑氏集团施以招抚。
  别小看牛脾气的人,玩起政治来也不含糊,那是张飞穿针线----组中有细,这在历史上也是很罕见的。

  有人向施琅进言:“公与郑氏三世仇,今郑氏釜中鱼、笼中鸟也,何不急扑灭之以雪前冤?”
  意为杀了郑氏集团,报仇雪恨,一报还一报,扯平。
  施琅却说:“吾此行上为国、下为民耳。若其衔璧来归,当即赦之,毋苦我父老子弟幸矣!何私之与有?”
  可见杀了此举收复台湾不是为了一己之利,而是为国家统一着想。
  他还向郑氏手下的人声明,“断不报仇!当日杀吾父者已死,与他人不相干。不特台湾人不杀,即郑家肯降,吾亦不杀。今日之事,君事也,吾敢报私怨乎?”此话一出,果然将才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