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绢本设色,纵厘米,横厘米。描写玄烨一行从浙江北返过江苏句容至江宁府(今南京)的情景。画面开始为句容县,过大平庄秣陵关至江宁通济门,沿途一派江南农村的湖光山色。一进通济门,皇帝经过的主要街道上搭有长达数十里的彩棚。江宁为江南繁华之地,商业发达,街道纵横,房屋鳞次栉比,秦淮河穿过画面,之后出现了校场。康熙端坐在校场看台上阅兵。过鸡鸣山、钟山、观屋台,以后湖结束。湖上渔舟若干,湖水苍茫,开阔无比。
第十一卷
绢本设色,纵豆米,横厘米,此卷始于江宁府的报恩寺,经水西门及旱西门,画面出现有名的秦淮河,河中舟船往来,跟随康熙的官员正在登船。再往前出现了山峦,尽头是一突入江心的巨大山石,这里是天险燕子矶,下临雄伟壮阔的万里长江,江水奔腾翻滚,康熙乘坐的龙舟顺江而下。画面上时而出现江南景色,时而出现江北风光,江面越来越开阔,以迷蒙的远山结束画面。
第十二卷
绢本设色。这一卷描绘康熙一行结束南巡,回到京师的情景。从紫禁城太和殿、太和门开始,向南过金水桥,出午门。午门外两边各列大象五头,仪仗卤薄严整,一直排列到端门。端门五个洞城门大开,门外即是康熙出巡归来的先行侍卫。他们跨马排成两行,拉开距离,穿越正阳门、大清门缓缓而来,天安门外有车轿和象,分列左右。在正阳门外大街牌楼南,康熙皇帝乘坐在八个人拾的肩舆上以华盖为前导,武装骑士护卫,缓步返回皇宫。康熙后面,是大群的人马和货物,大街上闲杂人等一起回避,店铺、住家门窗紧闭,街口的栅栏门也都关闭,并有禁军把守,哄赶人群。队伍的末尾,有士、农、工、商各界人士组成的“天子万年”四个大字。
日期:2013-11-21 10:23:00
第八拾章
十二、豪华旅行团(7)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康熙这个旅行团的是非得失,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希望大家不要错过。
一般总结大会是这样开的,七点开会八点到,九点还要等领导。
先长篇大论歌舞升平,在小小的写个但是俩字作为结尾。
教科书说道:
首先,康熙是个有作为的君主,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康熙六次南巡不单是为了巡视黄河,而且也是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部分。
第二,康熙作为皇帝,一路上体恤民情、赈济灾民、轻车简从、减筑行宫体现了民本精神。康熙作为满洲贵族阶级的代表人物,一路上祭祀孔子等汉民族历史上的古圣先贤、拜祭明孝陵、笼络江南等地的地主士大夫阶级表现了他为谋求政治上合法性所作的不懈努力。
第三,康熙六次南巡为清王朝统治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康熙先后六下江南,每次去的时候和回来的时候,都经过扬州。康熙六下江南,累计520天,在大清朝的历史上开创了先河。
第四,康熙为什么要南巡?除了酒足饭饱,读书写字,咱也要欣赏大好河山。因为他久居皇宫,也要做一做户外运动,首要条件是:保证出行的安全。
1683年的中秋节,康熙收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明月中秋节,执书海外书。自今天汉下,万里烟云开。”
战争结束了,疆土扩大了,生活提高了,接下来就抓一抓政治经济呗。
没想到,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中原地区已经千疮百孔,你到那儿旅游都会倒胃口。
主要是战争导致康熙无暇顾及进行建设,没有时间、精力、钱粮来治理河道,因此水患不断。在康熙宫殿的柱子上,刻有一条幅,上面写着:“治河、兴农、三藩”,这是他日日夜夜想要解决的事情。当时三藩已经被平定了,有时间来解决治河的难题了。当康熙来到高邮一带时,看到一片泽国,百姓只能在一些高地上搭建草棚度日。从古至今,治理水患,都是一项费力费神的工程。
那就来个战后重建吧,当然他的下属们也欢呼雀跃:从中捞油水。
接下来是缓和满汉矛盾。
在康熙之前,在他创造的这个古代标准的盛世来之前,他的祖先们也太对不起汉族人民了。
康熙的祖宗努尔哈赤曾推行“杀儒政策”,不是杀一个人,而是一批一批地杀。
康熙的祖宗皇太极曾经“六掠中原”,沿着太行山的山路,兵分八路,推进了1000华里,一直到山东济南,将人和牲口一起掠夺,包括无数财宝,队伍长达200华里。
康熙的祖宗多尔衮也曾宣布“剃发、易服、占地”等政策,“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这对中原百姓来说,都是巨大的伤害。这也引发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幕幕历史悲剧。
很多汉族的能人贤士都成为了康熙同志祖先的刀下冤魂,为了显示自己的伟大之处,还是来解决民族问题要紧。
所以,康熙是想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和文化冲突。
再一个就是侧面提高自己帝王权威。
全国人民都知道有个大人物是康熙,听说是个麻子皇帝,咱们眉清目秀的咱就没这个命呢,所以他也要来露一把脸了。
我是麻子,但是我有当皇帝的资格,那就是我来了,那些个大臣们都跪着跟我说话,你一个平头百姓还不怕我一万分。
用历史术语来说:宣扬皇帝权威。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帝喜欢出游,如秦始皇(不过死在旅游路上)、隋炀帝(游京杭运河)等,这都是君王表现自我权威的一种形式。
爱旅游的皇帝一般大把大把花钱,大讲排场,康熙也不例外,不过康熙的南巡没有引发大规模的起义运动,原因是他不但旅游还要为老百姓做了好事。
怪就怪在,唐朝留下了千古名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所以康熙每次必到男方扬州来,那里的烟花巷子可是令人流连忘返的啊。
由于康熙为老百姓做了几大好事,当时百姓对他已经非常爱戴了,运河两岸有很多百姓夹道欢迎,一边奔跑一边欢呼。曹寅等官员修建了一个行宫,有精致的房屋,有漂亮的花园。
当时有人对康熙的行程进行了详细记载:“3月11日,各地官员匍匐叩见,进献古董、字画等;12日,康熙进城,灯笼如白练一样;13日,康熙在行宫里写字;14日,康熙前往镇江,曹寅等官员又来送礼,其中有白玉环一只、白玉鹦鹉一对。盐商送上古玩60件,还送给随行的皇太子40件……”
康熙回来时还住在扬州,来回一共住了11天。“初一,康熙中午游玩,晚上看戏、宴请;初二,看戏、宴请……”余下的日子里,每天都是“看戏、宴请”,最多的一天,摆了100桌宴席。摆宴席所花费的钱财,全部是由地方官员出资的。
看来,领导一出门,官员后面跟,基层的芝麻官都想露脸了,反正花的钱是国家的,咱不心疼。
据统计,康熙的六次南巡共走路程60000华里,比二万五千里长征还要长,不过康熙不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翻雪山过草地那般辛苦罢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