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八门的状元——盘点历史上那些幸运的状元》
第31节作者:
东坡竹林 日期:2015-05-07 10:13:03
张建勋:我的状元是平衡出来的
在官场上,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当两个势均力敌的人争一个位子的时候,往往他们俩都得不到,而是被不如他们的第三个人得到,这种现象叫做“平衡”。
在状元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前面介绍过的明代宗景泰五年(1454年),状元大热门是张宁和彭华,但最后却被孙贤抢去了。四百多年后,在清朝又出现了一位,而且比明朝那位更有代表性。
那是光绪十五年(1889年),公认的两大热门是江苏武进人费念慈和河南商城人张孝谦,而且两人也不负众望,殿试卷子的水平都非常高,各有千秋,并驾齐驱,所有人都认为,状元肯定就在他们俩中间。
而且,两个人还分别得到了一位朝廷重臣的支持——翁同龢支持费念慈,李鸿藻支持张孝谦。请注意,翁同龢与李鸿藻都担任过光绪皇帝的老师,在官场上的地位也不相上下,可想而知更增加了状元人选的难度。
就这样,两派谁也不服谁,谁也争不过谁,闹了很长时间都没定下来。连光绪也急了:怎么这科的状元还没出来?这帮大臣是想架空我吗?直到问了好几个人才知道,原来是两位老师在那争上了。光绪叹了口气,这两位老师当年教我的时候,口口声声仁义礼让,可到了自己身上还是争得不可开交,这就是人性啊!
不过叹气归叹气,这架还得劝,可怎么劝呢?让谁当状元都得得罪另一个。光绪也知道,其实两位老师争的不光是状元本身,更是在争面子,已经骑虎难下了,这时候只有把两个人都拉下来,才能避免两败俱伤。于是,光绪就宣布:费念慈和张孝谦的卷子都有问题,我看第三名张建勋不错,不如就让他当状元吧!
果然,一听皇上这个建议,翁同龢与李鸿藻就不再争了,虽然都没争到面子,但也都没丢掉面子,握手言和。
这就叫“平衡”。只要明白了这个道理,官场上和职场上很多怪事也就见怪不怪了。
【张状元花絮】
张状元一生最大的功绩在教育行业,担任云南学政的时候,亲自跑遍了云南的39座州府,将这个教育不发达省份建设成了教育大省。
有一次,张状元去一个地方视察教育工作,中途突遇暴雨,河水暴涨,桥都被冲垮了,只剩一根铁索横在半空中。手下人一看,这肯定过不去了,除非变成猴子,就劝张状元先回去,等桥修好了再去。
张状元二话没说,把衣服扎了扎,就上去抓住了铁索,硬是靠着超人的体力和毅力爬了过去,看得手下人目瞪口呆。
这件事在当地传开后,老百姓们都对张状元佩服得不得了,纷纷把孩子送去了新办的学校。
后来,张状元被调离云南,老百姓们送了他一块匾,上书“大启滇文”。张状元一路走,一路都有沿途的老百姓出来送行,那场面绝对不亚于现在的明星出行。
在张状元这科,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考生,名叫梁于渭,广东番禺人。这小子心气挺高,进京赶考前就跟人吹牛,说这科的状元肯定是我的,要是不拿下状元,我就不回来见你们了!老乡们也都很振奋,据说还有好几家企业已经准备好了代言合同,等他一回来就签约。
可惜,现实很不给小梁面子,最后只考了个二甲第112名。怎么办?吹的大牛还在老家半空飘着呢,就这么回去还不得让人笑话死啊?到底是广东人,心眼儿活,小梁找人做了块牌子,上书四个大字——“下第状元”,意思是说老子本来是状元,不过现在下第了。小梁就把这块牌子挂在胸前,浩浩荡荡地回家了。
梁于渭还专门刻了一枚“下第状元”的印章,在他流传下来的画作上,还能见到这枚印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张状元这科还有两位名人,一位叫陈三立,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与谭嗣同、吴保初、丁惠康合称“清末四公子”,当时名列三甲第45名。而且,他的父亲和儿子也都很了不起,父亲陈宝箴是湖南巡抚,维新派重臣,儿子陈寅恪则是清华四大导师之一,被誉为“教授中的教授,大师中的大师”。
另一位叫杨深秀,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名列三甲第161名,也就是本科的最后一名。杨深秀官至监察御史,但一生清廉自守,身无余财,慷慨就义后,家人连块石碑都竖不起。
至于那两位被“平衡”掉的大热门,费念慈名列二甲第6名,张孝谦名列二甲第23名,最后官做得都不大。
文才:★★★★
人品:★★★★★
官运:★★★(正三品)
希望继续支持本人另一本书:《历史不是镜子》——有趣味、有思想的历史随笔集
http://bbs.tianya.cn/post-no05-393511-1.shtml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