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第23节

作者: 随手太多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商纣王、周武王、周成王时期,正是这种观念的过渡期,也是相关制度的过渡期,所以西周初期的封建有很多的争议。其实这些争议的缘由,都是由于读者以后来国家的观念来理解当时国家的观念而造成的。其实就当时的周人来说,都弄不太清楚武王之前的封建到底属于内服还是外服,算不算建国,当然我也弄不清楚。
  日期:2014-12-29 20:38:58
  26 封建到底是啥玩意(中)
  随着领土意识的强化,外服和内服的区别不再是以族群来分别了,而是以王畿的范围来分别了,于是出现了王畿和采邑的概念。王畿和采邑概念的出现,就是人们领土意识强化的体现。
  王畿就是国家有了领土的范围,不再像以前那样老搬家了。采邑就是在王畿内分一块地方给采邑主(后来称封君),采是采集之意,给他们一块地,带人去采集,后来变成这些人耕种那块地。既然在王畿内,那么就是内服,所以我们不能称其为诸侯国,比如秦孝公封商鞅于商,难道商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了吗?这种采邑和封建制度成熟以后的诸侯国是有很大区别的。
  采邑和诸侯的区别我们可以理解为现在所说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区别,当然没有那么的绝对,宗主国还是有灭国的权力的,只是后来形势比人强,这个权力成了一纸空文。采邑是在王畿范围内的“诸侯”,采邑主对上既纳职又纳贡,采邑主虽然是世袭的,但对其采邑有世袭的使用权,而缺乏世袭的所有权。

  而诸侯国是王畿外的“诸侯”,属于外服的序列,特点就是只纳贡、不纳职,对其国家土地既有使用权又有所有权。他们臣服于他的宗主国,是宗主国在四周的屏障,所以就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说法,说白了就是外族打进来了,首先打到诸侯国,然后才能打到周国,作用很有点商朝卫服诸侯的意思,所以后来“侯”、“卫”经常放在一起用。
  周朝的内外服和它的封建制是对商朝内外服制度一次很大的改革。但是这个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有一个过程。一方面周国的王畿的范围在变化,另一方面周人还受商朝制度的影响。
  在周武王之前,周人已经开始在其王畿周边或新征伐的土地上开始了封建,但这些封建的诸侯国随着周国领土的扩大,逐渐变成了内服,也就是说由诸侯国变成了周国王畿内的采邑。而也有直接封为王畿内采邑主的,比如周公、召公、毕公,他们的封地都在当时周国的核心地区,周文王总不可能脑子坏到准备来个“三家分周”吧。
  汉书地理志中记载,弘农郡陕县有三虢国,“北虢在大阳,东虢在荥阳,西虢在雍州”。徐中舒先生认为“虢国之地在崇黎之间,北貌近崇,文王灭崇,就派其弟虢仲、虢叔去镇守北东两貌,西虢即由虢季去镇守(原为周之本土)”。于豪亮先生说“虢仲、虢叔都是文王之弟,虢仲封于东虢,虢叔封于西虢…北虢和南虢隔河相望,其实只是一个虢国(相当于原西虢),这是虢叔的后代随平王东迁后建立的国家”。个人觉得于豪亮先生的观点更靠谱一些。

  这东西二虢是周文王伐崇之后而建,这很像武王克商后的三监,那时西周的封建制度还不成熟,这东西二虢算不算诸侯国就很难说,它实际上就是参照商国内外服制度建立的卫服诸侯,按当时的情形我们把东西二虢当作诸侯国看待也说得通,毕竟他们地处周国边境。但是随着武王克商、成王东征,周国的王畿不断扩大,这二虢就基本明确地变成了周国王畿内的采邑主。
  但是这些内服的采邑主也不是一直不变的。在周国强大的时候,很多诸侯国被迫成为了采邑主;那么在周王朝不断衰落的时候,很多采邑主就脱离其国家而变成了独立的诸侯国,周国的王畿就不断地缩水。比如东西二虢,后来就独立成了国家。以至于到了战国时期,你看看地图,周国一点点大,哪里还有宗主国的气派,仅仅是名存实亡而已,而各诸侯国纷纷称王,周王也只能当作不知道,在那里作掩耳盗铃的姿态。

  再比如卫国。卫康叔原来称康叔封,康就是周王畿内的一个采邑。三监叛乱之后,周公派康叔封在故殷墟建卫,作用就是监视商国余部,相当于周国边境的军事重镇,所以称作“卫”,卫国的国号其实就应该来源于此。从史记卫康叔世家“顷侯厚赂周夷王,夷王命卫为侯”和左传定公四年“康叔为司寇”的记载来看,卫康叔属王室重臣,不是外服,卫国作为外服的诸侯国是从卫顷侯开始的。这里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开始周王室强大的时候,人们都愿意从事内服,到后来周王室衰落以后,人们思想观念转变了,更愿意从事外服——建国立邦,成为诸侯国的一员。

  再看看郑国。郑桓公姬友,本来是周厉王的小儿子,周宣王的弟弟,庶出。周宣王的时候,姬友被封为郑地(在今陕西省华县附近)的封君(就是前面说的采邑主),属于内服。周幽王的时候,姬友还做过周朝的司徒,属于王室重臣。大家都知道周幽王有一个老婆叫褒姒,留下了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当然这个故事被清华简给否定了,这个不是目前的主题。郑桓公姬友感觉周王室将要大乱,于是找到了太史伯,太史伯建议他迁到今河南新郑附近。郑桓公姬友带着他的族人、部属迁徙以后就成了外服的诸侯国,建立了春秋时期的郑国,春秋的开篇就是“郑伯克段于鄢”。

  再比如虞国。虞国的封地在今山西省南部夏县和平陆北一带,这一带是西周初期周国的腹地,是不可能封建外服诸侯国的,如果这个地方建立国家的话,那么宗周(丰镐二京)往成周(洛阳)的路就等于掌控在人家的手里了,周武王不可能这么二,那么起初虞国的封建应为内服封君。虞国的第一个封君叫虞仲,是古公亶父二儿子仲雍(周本纪中写作虞仲)的曾孙。仲雍的大曾孙叫周章,在周武王时期已经成为吴国的国君,周武王直接承认了。前面我们也说过了,武王伐纣是借助了古公亶父大儿子太伯、二儿子仲雍后代的力量的。周武王为了报答他们,就得拿出点干货出来,所谓的封周章为吴国的国君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意义的,那不过是说说而已,你封与不封人家周章都是吴国的国君,于是周武王封虞仲为虞地的封君。但是,后来虞国是名列诸侯的,这个就应该和平王东迁有关,周王室的力量弱了,周边的内服封君就蠢蠢欲动,有一些封君就成了外服诸侯。当然,刘晓景根据金文等资料论证的,山西虞国乃陕西陇县一带西周矢国的后裔,我们就不去管了,不管虞国是那种情况分封的,由内服到外服的转变总是相同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