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从北京西二环的复兴门出发,向西七公里大约是万寿路,刚到西四环,坐地铁五站,打车二十元。
充其量,这里就是襄阳城的西郊。然而在当时,它却不隶属于襄阳管辖,甚至也不属襄阳所在的南郡,它属于南阳郡的邓县。
襄阳城北,沿着古城墙是流经此地的汉水,古称沔水。汉水流过襄阳,突然掉头向南,在其拐弯处,有一条叫淯水的河流与其交汇。
今天的邓县称邓州,归河南省,襄阳称襄樊,归湖北省,两地相距七十余公里,合汉代二百里。而在汉末,邓县与襄阳的距离却非常近,其县治与襄阳隔汉水一河。
《元和郡县志》载古谚曰:“襄阳无西。”说的是襄阳往西几乎没有边界,一出城就到了邓县的地盘。诸葛亮隐居的隆中,在襄阳城西北二十里处,是邓县的管辖范围,也就是南阳郡的地面。
南阳郡虽然也属于荆州,可从未被刘表控制过,先是袁术据此,袁术之后是凉州军旧部张绣,曹操三征张绣未果,后来张绣主动投降了曹操,南阳郡是曹操的势力范围。
诸葛亮隐居隆中是在建安二年即一九七年,此时南阳郡的大部分地区还在张绣控制之下。当然,张绣的势力范围并未达到襄阳城下,靠近襄阳城的地区,包括汉水对面的重镇樊城,以及邓县的大部分地区还在刘表手中。
隆中是“南阳的”没错,但说它是“南阳”就不够准确,毕竟它离襄阳不远,而离南阳郡的郡治宛县却远得很。
这样说就明白了,诸葛亮后来说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中的南阳是泛指,是南阳郡而非南阳城。
但是,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诸葛亮既然说“躬耕于南阳”,就是南阳城,而非襄阳城,这就是所谓的襄阳、南阳之争。
大约在元代之前,这个争论并不存在。到了元代,南阳修诸葛书院和武侯祠,一个叫程钜夫的人代皇帝撰写了《敕修南阳诸葛书院碑》,提出诸葛亮躬耕地应该在南阳城,康孔高首修《南阳府志》,把这块碑记收录其中,明确说道:“南阳城西七里,有冈阜隆然,隐起,曰‘卧龙冈’,有井,渊然渟深,曰‘诸葛井’者,相传汉相忠武侯故居,民岁祀之。”
康孔高也是个学者,所以他谨慎地用了“相传”两个字。然而,到了明嘉靖年间,嘉靖突然来了兴致,以皇帝的名义正式确定南阳“卧龙冈”是诸葛亮躬耕地,刻碑云:“南阳郡城西七里许,有阜隆然,绵亘四十余里,名曰‘卧龙冈’,乃汉丞相忠武侯诸葛孔明躬耕地也。”
皇帝发话,争论暂休,“南阳说”影响力逐渐大起来。
清代以后,两派学者的又经过不断考证,发现的线索越来越多,事情越扯越复杂,两派互不相让,争论至今。
这种争论时常夹杂行政力量的介入,使这个问题变得敏感起来,许多学者在公开场合都不愿明确表态。
客观地说,诸葛亮隐居之所不可能离襄阳那么远,而东汉并无“南阳城”,南阳设郡,治所为宛县,在今河南省南阳市附近,那里已不在刘表控制之下,且战事连连,没有特殊的原因,诸葛亮不应该跑到那里去居住吧。
日期:2013-11-21 21:02:30
连载1-10 第一章 一个郡丞的儿子
5、名师指导(1)
到了唐代,有一位刘汉宗室后裔,因参与政治革新得罪权贵,被贬到安徽和州县当一名通判。按当时制度规定,他这个级别的官员住宅标准是三间三厢,可知县见他被贬失势就有意刁难,安排他住到城南,他毫无怨言,反而很高兴。
知县很生气,吩咐衙役把他的住处搬到城北,面积减少一半,此人仍不计较,整天过得怡然自得。知县更生气了,又命人把他搬到城里,只给一间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房间。此人终于忍不住,写了一篇名叫《陋室铭》的文章,请人刻碑立于门前。
这个人叫刘禹锡,当他提笔写这篇文章时,脑子里首先想到的是五百年前襄阳城西的隆中,想到的是诸葛亮和他的草庐。他写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有没有来过隆中,不得而知。即使他没来过,这种种场景,也特别契合诸葛亮当年隐居隆中的生活状态。
徜徉田园,躬耕自足,读书弹琴,悠然自得。
这是一种典型的隐居生活。汉末时节,隐而不仕也是士人的一种风尚,得时则行,不得时则退而息意,面对社会动荡和人身无法保全,一部分士人自动地退居山林,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但是,诸葛亮显然不是一名纯粹的隐士,他也无意于成为隐士,他来隆中只是看中了这里幽静的环境,可以静下心来读书学习。他没有用这个小环境来封闭自己,相反,在躬耕于隆中的这段时间,他积极与外界沟通,随时掌握外部世界的任何变化,广泛的拜师交友就是他居住隆中这十年间所做的主要事情之一。
当时的荆州,可以说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刘表本人又特别重视文化教育事业,他兴建学校,援引名师,博求儒术,培养人才。当时洛阳残败,太学被废,刘表在襄阳设立的学业堂,无疑是当时全国最好的学府,吸引了各方有志青年前来求学。当时的著名学者有宋忠、庞德公、颍容等人,他们多年致力于延续文化和学术,形成了一个有名的荆州学派。
一心致力于求学的诸葛亮,哪能放弃向他们学习的机会。
但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青年,毫无知名度,要接近这些学者也不那么容易,诸葛亮首先得到了贵人的帮助。
高人开悟,贵人相助,通常是快速成长的捷径。
这个贵人名叫庞德公,诸葛亮二姐夫庞山民的父亲,论起来他们有亲戚关系。《后汉书》有庞德公的传记,说他是襄阳人,家住襄阳城南的岘山一带,从未到城中居住。由于他是本地知名的学者,刘表多次请他出来做事,他都没答应。
庞德公不出来做官,还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他曾经说:“鸿鹄筑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龟筑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趋舍行止不过是人的巢穴罢了,应该各得其栖宿。”
刘表不死心,亲自去请,庞德公正与夫人耕田,见到刘表来了,就停下耕作,站于垄上,而他的妻子继续耕耘。刘表指着庞德公的妻子说:“先生苦居畎亩不肯官禄,拿什么东西留给后世子孙?”
庞德公答道:“世人留给子孙的是贪图享受、好逸恶劳的毛病,我留给子孙的是耕读传家、安居乐业的生活,怎能说没留,只是所留不同罢了。”
刘表叹息而去。
诸葛亮仰慕庞德公的学问和人品,经常借着探望二姐的机会到庞家。据《襄阳记》记载,诸葛亮每次到庞家,都要去拜见庞德公,对庞德公十分尊敬,每次都行大拜之礼(独拜床下)。
日期:2013-11-22 19:17:35
连载1-11 第一章 一个郡丞的儿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