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嚣--都市草根官员的人生百态》
第41节作者:
西江幽客 日期:2013-01-03 13:50:22
趁其他人喝酒兴头正浓的当儿,万方达悄悄告诉我一个石破天惊的秘密:金昌盛被查时已得知专案组的底牌,因而他能扛得住狂轰滥炸式的讯问。钱运昌更是有人为他通风报信,使钱运昌心中有数,事先做好手脚,得以摆脱案件牵连化险为夷。这个消息让我大为震惊,万方达看着我惊愕万分的神情,意味深长地说:“我估计你很想知道谁在通风报信,我不可能知道的,就是知道了也不会告诉你。我只能说,有人比你善于捕捉机会,你却浪费和失去了一次机会。你如果把内幕消息告诉了我,不光你在领导面前有面子,连我都要沾光。要加上不少印象分的,你就更不用说了!可现在别人捷足先登了,给领导送上了一份厚礼。其实即使没有人为钱运昌透露消息,区里也动不了他。”我不想再和万方达扯这件事了,人各有志,这种下三滥的事我做不出来,我求的是内心的安宁。
我一直纳闷金昌盛心理素质何以如此强悍,居然将专案组的凌厉攻势死扛硬顶住了。原来他心里有底。我起初惊讶这家伙还真有点内功,能扛得住事,不得不暗自佩服他敢做敢当的那股劲头。没料到自己又当了一回二百五。我回家后一直在猜想到底是谁泄漏了案件的秘密。我想,了解案情的只有我们几个办案人员,我突然记起孙元宝老是打听案情,有几次躲在外边打电话。我有点怀疑孙元宝在通风报信,这个人属于社会上玩得转的人,又急着要上位,象捞救命稻草一样想要抓住一根粗线往上爬。他一回到局里不久,就被提拨到桃岭镇派出所当了付所长。公丨安丨部门本来就是良莠不齐的地方,出个内鬼也不足为奇。
王书记经常说我管不住自己的一张嘴。这种看法从王书记嘴里传出来,我在纪委内部给人留下一个嘴巴不严、易跑风漏气、不可托付秘密的印象。但真正泄露天机,敢私底下向外界透露秘密的人,或许正是那些在王书记眼里头脑灵光、说话察言观色,而且场面清楚、善于捕捉机会的人。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讽刺和黑色幽默。
现在看来,我如果象别人那样把握这个机会,不光神不知鬼不觉办成事,两边都不会得罪,甚至于两边都可讨到好处。因为钱运昌对我有过很大的期望,我又有优先他人掌握秘密的条件,也就有了奇货可居的本钱。以前我和别的部门干部聊天时,很惊讶外单位的人甚至比我还更了解纪委的一些情况,别人还以为我保密不肯说出,我其实是真不知道,更不会去刻意打听消息。看来,我这个所谓心直口快守不住秘密的人,关键时刻还是守得住秘密的。
日期:2013-01-03 15:23:51
蒋阳升决定借这次查办城建局案件的东风,大力整肃政府部门积习已久的各种顽症。全区机关作风整顿大会在区政府礼堂隆重召开。区长林峰主持今天的会议。会议快要开始时,他用威严的目光扫视了整个会场,看见几个干部仍在会场门外抽烟闲谈,便高声喝道:“大厅门口的人还站在那里干什么?赶快坐到位置上去!稀稀拉拉的,成什么样子?”
由于声音很大,震得话筒嗡嗡响。站在门口的那几个人慌忙扔掉烟头,猫着腰溜到自己的坐位上,会场里霎时静寂下来。林峰常常在这种场合大声训斥干部,显示了一个区长的威仪,由此在区里的干部中,除了林老虎之外,又得了个炮筒的外号。他不光不介意底下干部私下里对他的这种称谓,似乎乐意在干部中形成自己的这种形象,他在部队里本来当的就是炮兵,按他自己的话说是炮筒子一个,粗人嘛。
会上,林峰首先传达市里作风效能建设年会议的主要精神并总结区里去年的工作情况。他拿起稿子开始大声念诵文件。林峰的文化水平是无法与蒋阳升相比的,一个是书香门第大学生出身,一个是工匠之家行伍出身, 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不过, 林峰在今天的讲话中,居然文诌诌的用起了生僻的成语。这次林峰咬字准确,没有象上回顾那样读错别字念错音。
林峰针对机关里存在的干部作风问题猛烈抨击道:“机关干部作风问题不能等闲视之,事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一些官老爷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群众多有怨言反映强烈。同志们呀,我们是人民政府,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而在某些干部身上,主人与仆人的关系如此颠倒,岂非咄咄怪事?长此以往,必将败坏社会风气,失去民心,最终将导致人亡政息。机关干部里的极少数害群之马利欲熏心,欲壑难填,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甚至刁难群众,索拿卡要。因此,狠刹不正之风,大力整顿机关作风,还翠湖人民一个风清气正的朗朗天空势在必行。”
日期:2013-01-03 15:49:09
我惊讶林峰的口才有了突飞猛进的长进,突然间从一个白字先生变成了文采飞扬的才子,莫非请了名师指点,其文化知识得到了恶补?不可同日而语了?以前,林峰拿着稿子常常念错别字,引得台下一片哗然。按他念字念半边的习惯,这回稿子里的岂非咄咄怪事里的咄字极可能念成出字音。但今天他居然口吐莲花,文气十足,不光吐字清晰,而且精准无误!甚至连那个很多人都读不准的冷僻的壑字都没有念错。长进之快堪称神速,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下面听的人都很惊奇,原来林区长并非不通文墨的大老粗, 文采菲然且朗朗上口,肚子里有不少墨水呢!
我狐疑地问起坐在前排的叶青,叶青俯低了身子,用手遮着嘴唇悄声说:“你可千万不能说出去呀,否则我要挨骂的。前段时间,政府办的秘书们觉得翠湖的行政长官念白字出洋相有损形象,凑一起想了个办法,只要是林峰用的发言稿,事先在一些估计他可能不认识的字体后面注上同音字,即把那些简单可认的同音字标注在生僻字体的下面,这样,他念稿时只要对着下面标好的字音照着念就行了。现在看来这个办法效果很好,听报告的人哪里晓得这里面的名堂。”
我听了觉得既好笑又好玩,好奇地问:“林区长怎么允许你们这样做,这不会叫他感到难堪吗?”叶青说:“开始他看到这样的文稿,大为光火,说这不是骂他没文化吗?在你们眼里我这不跟文盲差不多?我一个行伍出身的人,文化本来就不高,要什么面子?本来就是直肠子脾气,有必要搞得那么文诌诌吗?说话在脑子里过过滤,岂不是放屁还要拐个弯?我看你们这些秀才肚子里未必都是什么锦囊妙计,无非是些小鸡肚肠,蛔虫打转转。”
前几天,蒋阳升在一次会上说起,有的领导以大老粗为荣,这不应是当今高新科技时代领导干部的心态,领导干部应该与时俱进,做知识型学习型的干部。蒋阳升肯定是有所指的。这次会议前,林峰专门认真看了稿子,默认了办公室笔杆子们的做法。叶青猜测道:“或许他觉得老拿大老粗自居确实有些不妥,显然已落伍过时,力求改变一下自己的形象。”我想,蒋阳升几路拳脚下来,虽然没伤到林峰要害,却对林峰威胁不小。林峰领教了蒋阳升的出手分量,再不敢对蒋阳升大意和轻视,变得更为谨慎了。林峰居然把注意力转到咬文嚼字上,说明他不想让蒋阳升抓住他文化底子薄的软肋。从这个细微处能看出,林峰粗中有细,并非一介纠纠武夫。
日期:2013-01-03 17:23:58
回答木水清朋友的提问:谭浩的命运有点儿让人沉重,下一步就要讲了,小池办案太忙,这段时间无暇与周丽娟约会,办完案子,小池马上要和她见面了,恭请看下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