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第26节作者:
随手太多 日期:2015-01-01 21:44:59
29 出师未捷身先死(中)
说到这里,我觉得有个事情需要介绍一下。就是“西六师”和“成周八师”,这十四师是在出土的西周文物中有记载的,那么“西六师”和“成周八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觉得,这是西周文王时期军队编制和武王时期军队编制的区别,也就是说文王时期编为六师,武王时期编为十四师,但具体的改编过程我就弄不清楚了,这个问题也是当前学术界讨论的问题。
为什么要说这个模糊的问题呢?我觉得这和周武王的封建有关。如果我们把周武王的亲卫部队当作“西六师”的话,那么太公、周公、召公、毕公、管叔、蔡叔、霍叔再加上康叔,就正好是八个,这八支部队很可能就是“成周八师”。这样看的话,那么周武王的封建就是这“成周八师”的排布问题,毕公、康叔在牧野之战后坚守宗周,管叔、蔡叔、霍叔在牧野之战后监视武庚之商,太公、周公、召公随武王东征。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无依无据,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交待,前面我已经谈了关于封建的演变问题。但是到了周武王时期,封建演变到了什么程度,需要给出一个答案。关于这个问题,我非常遗憾地告诉大家,我也不清楚,切莫出口伤人,主要是我确实吃不准。但明确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肯定是没有的;明确了内外服,我觉得也应该没有。
因为周的内外服与商的内外服是不同的,这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另外周初曾经设置了很多“监”,“监”就是“三监”的监,很多出土文物都证明了这一点,这些“监”就是商代诸侯国向周代诸侯国转变的一个产物,说白了就是一过渡产品。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监”就是商末的“卫”,估计就是承接商代卫服制度设置的,到了后来很多“监”自然而然的成了诸侯国,把他们看作是内服还是外服我觉得更多的是要看他们的地理位置。
但再怎么说这都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所以这些方面至少要等到周公制礼作乐、甚至更晚的时期才能明确。这也是我为什么总说周武王的封建,周人自己也没有弄明白这个诸侯是内服还是外服的原因。
周武王对此应该有些想法,但毕竟一方面受商代制度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也忙不到这些事情。所以,关于以下介绍的周武王分封的诸侯,我们不谈其内服、外服的问题,只谈的谈他的作用或原因。周武王封建的诸侯,后世划为外服的应该都是侯爵,毕竟资历摆在那里。很多资料上所说的公爵、伯爵、子爵的诸侯国都是不靠谱的,这都是内服的爵位,是内服转外服延续下来的。
一、虞国。位于今山西省晋南,周武王时期,这片土地已经在周人的控制之下,大概文王勘黎时就已经为周人所控制。因为吴国也叫做虞国,所以这个虞国叫做北虞。虞国的第一任国君叫虞仲,是周太王姬亶二儿子仲雍的曾孙。大家还记得太伯、仲雍、王季的故事吧,太伯、仲雍来到吴地后建立了吴国,太伯死后,仲雍即位,到了周武王时期,吴国的君主是仲雍的曾孙周章(排行老大)。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周武王克商一定程度上是借助了吴国力量的,为了表达谢意,于是封周章的弟弟虞仲(排行老二)在夏墟——即虞地。而且顺带承认了吴国的国君周章,当然承不承认人家都是吴国的国君。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夏墟是一个范围,不是一个点,山西南部、河南西北部都可能是,具体在哪里,还要等待考古进一步的确认。后来的晋国也是建于夏墟,但与虞国的建立并不冲突。公元前655年,虞国被晋国所灭,“假虞灭虢”的故事就出自于这个虞国。
对于虞国的封建,还有另一种说法,这种说法貌似更贴合出土的文物,貌似也更贴合于历史真像,但缺乏故事可写,可读性不强。这个说法是虞国是周文王所建,徐中舒先生说是在文王断“虞芮之讼”时所建,我觉得按这种说法,虞国是文王勘黎时在山西一代建立的“监”更合理。这样看来,仲雍在周本纪中称作虞仲也是说的通的。
左传?僖公五年中说:“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从这句话看第二种虞国分封的说法更靠谱。但是左传?哀公七年中又说:“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赢以为饰,岂礼也哉?”,从这句话看更像第一种说法。看来在春秋时期,关于太伯、仲雍的说法已经有了不同意见,我觉得朋友们自己来分辨更好一些。
二、杞国。姒姓,位于今河南杞县一带,就是那个“杞人忧天”的杞国。这个国家与其说是周武王封建的,倒不如说是得到了周王室的承认。杞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但到了周武王时期,已经衰落到可以用微不足道来形容了,连我们的总导演司马迁同学都很不屑地说“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到了周武王时期,杞国的国君叫什么名字我们现在都不知道了,只知道他有一个谥号叫东楼公,也“小微”的可以了。这种弱小的国家基本上就是墙头草,他们要做的事就是找准位子、站好队伍,原来是商朝的诸侯国,现在商国被周国革了命,那周武王就是他们的新老大。
对于这个新小弟,周武王本来是不屑一顾的,但杞国身上却有让周武王不得不顾一顾的东西。杞国有一个很牛的祖先,介于牛A与牛C之间,杞国的这个祖先就是大禹,也就说杞国人是夏王室的后裔。夏桀时期,商革夏命后,将夏王室的遗族迁到杞地,建立了杞国,和后来的宋国不是巧合、而是雷同。和杞国同源异流的还有一个越国,越国有不少故事可以讲,我们以后再说。鉴于杞国故事太少、太碎,我们就在这里把杞国的整个故事讲完吧。
虽然杞国有一个很牛的祖先,但是好汉不提当年勇,夏人的荣光早已不再。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了、乐坏了,原来大家还顾及脸面,现在脸面也不需要了,弱小的杞国就成了砧板上的肉。杞谋娶公时,当时周朝是周厉王,杞国被宋国、淮夷、徐国赶出河南,被迫迁到今山东新泰一带。
在河南没有立足之地的杞国,在山东又找到了一个比它还弱的诸侯国——州国。憋了一肚子气的杞国把气都撒到了州国的身上,公元前706年,杞国吞并了州国。公元前646年,杞成公(杞德公之子,杞桓公的哥哥,史记中把他给记漏了)将杞国迁到缘陵(今山东昌乐县附近),这是原来州国的国都。
虽然在州国的面前牛X了一把,但是山东的人民说“休得在我们山东的地界上撒野”。于是鲁国经常以“杞君不敬”的借口收拾杞国,杞国在山东的日子依然不好过。后来,杞国终于傍上了一条大腿——晋国。公元前544年,杞文公时,杞国在晋国的帮助下,迁都于淳于(今山东安丘县附近)。这时候已经是晋楚争霸的时代了,晋国的这条大腿也不是百分百靠谱的。而且杞国内部也出现了问题,老是出现弟弟把哥哥干掉自立为君的事,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公元前445年,杞国最终被楚所灭。
因为杞国是夏王室的后裔,所以孔子曾经到杞国考察过夏礼,但是杞国老是迁徙,杞人成天逃命还来不及,文献基本都丢光了。所以孔子后来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这里顺带说一下州国。姜姓,又称淳于国。据说是周武王所封,封地在今山东安丘县,被杞国所灭。基本上没有什么故事,大家只要知道西周初期还有这么个诸侯国就行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