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揭秘 明宫100太监秘史》
第8节

作者: 皇帝不称朕
收藏本书TXT下载
  幸好火势很快得到控制,后三宫主要是乾清宫烧塌了半截,由于及时地拆除了宫后的大部分穿廊、游廊和倒厦,阻绝了过火通道,使得大火没有继续蔓延。待大火稍熄,刘通立刻组织士卒和宫人,冒着哔剥飞溅的火星,进入火场寻找皇帝与皇后的遗体。
  倒塌的屋架与宫内陈设横七竖八,昔日尊贵之人,被钩子扒拉出来时,都成了漆黑的一块焦炭。
  乾清宫内外一共找到二十余具遗骸,有几具还能辨出男女,而多数已被烧得只有婴孩大小,仅仅看得出人形,许多尸体紧紧交缠在一起,堆成一堆儿,即便发现一两样身上所配的金属饰物,也很难判断谁属于谁呢。有人在一具焦尸的腰下发现一块镶金镂雕的玉佩,马上哭嚎起来,说这是皇帝所配——“万岁爷驾崩啦”!
  建文帝的死讯以最快的速度传送到燕王那里,随即向群臣及京城父老公开,立刻哄传开来。燕王得了确信,立马不做周公了,接受百官“劝进”,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登基大典。
  一日一夜,大内的秩序已趋于稳定。刘通在重新检查了前朝三大殿的安全保护工作,并亲自安排了燕王在武英殿的临时居所后,便快马飞奔,赶赴城北的孝陵,去见燕王。
  朱棣正在太祖皇帝的陵寝举行祭祀大典,这是他接替侄儿大位登基前,必须履行的一道“孝”的手续。刘通一到,他立刻在更换礼服(他没时间斋戒沐浴)的斋宫里宣召接见。朱棣对建文帝之死感到满意,但对那具焦尸是否属于建文帝本人,略感不安。

  他在好几名近侍和宫女的帮助下,穿好全套祭服。他拧紧眉毛想了想,还是觉得不放心,担心建文帝弄了具尸体丢在火里,自己金蝉脱壳逃走了。他低声叮嘱刘通,要外松内紧地追查建文帝的下落,尤其是加强对建文帝身边亲信宫人的审讯。
  交代完,他把这脏活儿扔给刘通,自己则在百官的簇拥下,冠冕堂皇地上太祖的坟上行礼去了。然后坐上群臣备好的法驾,捧着天子宝玺,在震天的高呼万岁声中,进入京城,在略加修饰的奉天殿里登上皇帝之位。
  刘通在朱棣登基后,被授予尚膳监左监丞的官职,以后多次随皇帝北征,一直做到直殿监太监(直殿监的直等于值,是值守之意。最初这监还与他监平等,后来的地位就飞流直下三千尺了,相当于单位的后勤科,只管得扫地浇水)。
  他的秘密功绩,朱棣没有忘记,特地在北京赐了他一所宅邸,还赏给他一个姓王的女人,帮助他处理家政,奉养老母——有了老婆的刘通感激涕零地说:“恩至厚也!”
  这件隐秘而动人心魂的任务,刘通生前不敢对人言。在永乐皇帝死去十一年后,也就是宣德十年,当“随驾肃清内难”的功臣刘通也去世时,他叮嘱后人,在他的墓志里一定要记下八个字:“平定金陵,肃清宫禁。”他不希望后人忘记这件揪心扯肺的传奇往事。
  日期:2013-11-26 23:15:17
  第一章 明代第一个大太监黄俨
  四 宦官的选择(1)
  建文宫中的旧人,在燕王入京后,有如邪神压顶,灰飞烟灭的;也有如福神降临,欢天喜地的,各自迎来了不同的命运。
  刘通奉密旨“清宫”,建文帝生前的亲信无不遭到严刑拷打,打得浑身血肉淋漓,好逼出建文帝下落的“真相”(关于建文生死的真相,请见《明宫闹鬼》第二章《骨肉之变》的第四节《建文帝的生与死》)。毕竟那时没有DNA,乾清宫里那几具焦糊得不成人形的尸体,难以验明正身,新皇帝肚皮里的嘀咕鬼未免骚动难安,生怕那其中并没有侄皇帝,而是他的“龙蜕”——中了亲亲侄儿的金蝉脱壳之计。

  朱棣全盘接收了建文帝的后宫,除了“先帝”的亲信宫人在必须铲除之列,其余的还是给出路,允许他们好好表现,在改造中求得新生。朱棣在后宫进行了严格的政治甄别和审查,将宦官分为如下两种类型:

  第一,是居于金字塔底,人数最多的广大阉人群众们。他们被称为“小火者”,多在内廷执贱役,干些洒扫、搬抬、端屎盆子的低贱活儿,或者刚刚戴上帽子,悬带乌木牌(头戴帽、腰挂牌,是小火者们稍稍出人头地,当差办事的基本待遇),担任一些小小的职事,被称为“内使”(还没有进入官儿的序列,内使比内官还低一些)。他们是宫里的基层群众,离“天”太远,与前朝瓜葛甚少,不必接受审查,随便填几张表格,在集会上喊几声拥护的口号,表示一下效忠,就可以过关了,继续各自的活计,领薪吃粮。

  第二类,是各监、局、司、库管事内官,包括各监太监、少监、监丞、奉御、长随及各局正副使、各门门官等。他们在建文宫里原各管着一档子事,或者经常领差外出办事,属于握有印把子的角色,不是风生水起,就是有些风色的人。对他们的考核要严得多,其要害在于,是否与建文帝发生某种关系?如是,皆属政治上的污点,当计入档案,其人不可再用,或者退闲,或者贬斥到陵寝和冷局当差。

  这一类人中的大多数,其实都是循例升转的,与皇帝本人并无干系。即便如此,也需要经过审查,在审查期间,本人或退居外宅,或者暂时回家,但仍保留他们作为内臣应得的政治、经济待遇。那时谁家供养出一个宦官,就可以免除家庭对国家所承担徭役负担了。一旦审查合格,内官监盖了大印,重新获得委任状,即可继续在内府供职。
  比如在建文中曾参加过辽军对永平的进攻,失败后脱离军队,从海路逃回南京的长随赵琮,他在审查期间被停了职,被迫离开南京,回家乡永平府滦州“省视”(省亲),其实是一种“休假式疗养”:不过关,不准结束休假!
  审查很快结束,赵琮顺利过关,他以往的劳绩(当然是侍奉太祖,而非建文帝)得到承认,“复奉敕取回京”,并升任奉御,专掌御酒房。不久又升作尚膳监右监丞。在永乐皇帝北征时,还随驾供应酒醴饮食等。显然,他获得了新主人的完全信任。
  他这样的人还真不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