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汉听了,说:“这世道到哪里说理去?学校缺老师的时候招老师,每月就那么俩钱儿,有时还半年都发不下工资来,寻思着将来能有个出路什么的。唉,这么些年熬过来咧,这倒好,卸磨杀驴,就这么给打发咧,末了什么也没落下,把人给坑得不轻。”
说完了,刘老汉的心里像是畅快了些,叹息着说:“唉,人就是命啊,说啥也白搭!人往往不到那个年岁是不会认命的!命里是你的想躲躲不掉,命里不该是你的想要也要不了。”刘德武听了点点头。刘老汉又例举着村里的实例,佐证着自己的看法。说村里谁谁家老辈子就是大户人家,文化大**的时候挨过整、受过批斗是不错,可后来人家怎么样,照样摘了帽、翻了身,后代转正的转正,考学的考学,当兵的还能转业去了银行工作,千说万说这都是人家老辈子里的坟园风脉好管的;拿咱村书记的丈人家来说吧,解放前他丈人还在窑子里干过帐房先生呢,解放后成了国家正式老师,虽说一辈子没有儿子,但三个女儿都不错——大女儿是中学正式老师;二女儿跟了咱村的大队书记,日子过得不错;小女儿更不得了,在县府上班,最近听说要调到市里哪个部门去,连村支书家的女儿英子也沾光了,今后也下不了庄户地。
大家聊了一个多时辰的闲话。最后,刘德武安慰了春远一番,说以后还得想想办法,找个合适的活儿干。
大家各自歇息去了。
夜深了,刘春远独自躺倒在自己的房间里,一点睡意也没有。他在床上辗转反侧,心里感到特别的沮丧。一想到自己的教师生活就这么结束了,心里充满了未曾有过的失落和难过。更为要命的是,他在学校当老师时,曾经为自己描绘过的人生蓝图,在现实面前化为了泡影,这一切让他感到了绝望!
他翻身下床,随手打开了台灯。橘黄色的台灯发出了暖黄的光亮映照着小小的房间,让人觉得温馨而又寂寥。他记起这盏台灯还是他刚去学校教书时,作为优秀教师的奖品发放给他的,如今已经陪伴他六年了。学校里一些让他感到留恋和值得回味的东西,在脑海里不断地浮现。他想,这些经历已经深深植入于自己的身心,对于自己的影响恐怕一辈子也无法抹去了。一种说不出的伤感漫漫溢过他的心头,他鼻子有些发酸。尽管刘春远很坚强,但内心也有其脆弱的一面。顽强的人的意志往往是建立在他们赖以寄托的精神支柱之上的,精神支柱一旦发生倾斜或坍塌,他们的意志也会变得非常脆弱,精神就会感到失落和沮丧,甚至丧失生活的勇气。人生最大的不幸不是困难和挫折,而是人的精神的垮塌。
日期:2014-07-10 19:58:19
他曾经是乡中学的一名非常出色的民办教师。他不仅外表潇洒,而且很有内秀。他所教的学科成绩在整个渑泉乡都是突出的,受到了师生们的交口称赞。辞退对于他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造成的打击是沉重的!他的心都变得有些麻木了。事实上,他从开始被划为代课教师的那一天,就预感到了这一天迟早会到来。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自卑,而是把心头的这种压力变成了动力。他暗暗激励自己:希望总会向那些努力者敞开怀抱的!他从读小学的时候开始,就迷上了小说和无线电,现在,他要在这两方面有所作为。因此,他除了搞好教学之外,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这两个方面去,一面练习小说写作,一面订阅了不少电子类刊物,发奋自学电子学知识。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不仅在本市的文学刊物上发表了好几篇小说和散文,而且在一些电子类的报刊上开始陆续发表一些技术性的文章,有些月份他所得的稿费甚至比他做代课教师的工资高出几倍,曾引起学校其它教师的惊奇和羡慕。最近,他还被《北京电子报》评为优秀作者,这在他的心理上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他想用自己的才能和内心世界的充实来弥补自己客观条件的不足!当时,他悄然为自己的人生做出了一个宏大的规划——用电子设计和发明来赚取财富,用文学写作来抒写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将来他要成为一名作家和电子发明家!正是基于这种宏伟的设想,让他对于未来充满了梦想。
然而正如他父亲所说,人好不如命好!可以说他在许多方面都是优秀的,而幸运之神并没有因此而光顾他,命运似乎总喜欢跟他开着玩笑。那是他进入学校的第二年,省里出台了一项新的规定,根据在校民办教师的年限划为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仅仅因为相差几天,他被划入了代课教师的行列。从此,他与民办教师之间,一下子出现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这不仅仅体现在每月工资数量上的差别,更重要的还是精神上的压抑感,尤其是对他这样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来说,心理上的不平衡是可以想见的。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一些教学时间比自己还要晚的教师,后来竟也拿到了民师证,成为民办教师。这是事后他才知道的。他有些后悔当初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其实当时只要给校长送一点礼,校长说一句话就可以解决此事。事后他虽然也去找过校长,但校长表现出一付无能为力的样子,叹息着:学校也知道你是个人才,我跟上边也打过招呼,唉,可惜,你参加工作稍微晚了一步,教师的档案都转到了县教委,学校也无能为力了,如今是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啦。他听了,心里有些恼恨校长,当初学校搞档案统计时,没有照顾到他,却把档案里几名女教师的工作时间给提前了。他想,现在的人,正如人们所说的——人不望人好啊。
前年,乡里缺少一名县电台的驻乡镇记者,打算在本乡招聘一名有写作特长的来担负此事。当时他利用业余时间为县电台采写了不少稿件,还是县电台的优秀通讯员,又在报刊上发表过文章,这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乡教委主任顺势做了个人情,推荐他作为人选。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工作,当时他兴奋极了,一方面想像着如何做好这个驻乡镇记者的工作,甚至暗暗地给自己制定出了工作计划;另一方面,他接受了上次划为代课教师的教训,宁在马前作揖,不在马后磕头。他跟父亲商量好以后,带上自己精心保存的一摞报纸去见乡里管政工的书记,并给他送上三百元钱。政工书记看到钱后,笑着说这怎么行,这么做无私也有弊,把钱拿回去。刘春远说这是全家人的一点心意,您不要嫌少,要是不收下,我们真就过意不去。书记听了,微笑着似乎有些不太情愿地收下,然后很有兴趣地翻看起报纸上他的文章,爽快地满口答应了。他满心欢喜地回家等候通知,觉得这事十拿九稳。
几天后,他再次找到政工书记时,得到的答复是:县电台编辑部裁减人员,有一名家住本乡的编辑被裁减后,工作不好安排,只好让他做县电台的驻乡镇记者。出门的时候,政工书记拍着他的肩,肥胖的脸上堆满了笑,说出的话语也又甜又软:老弟,你写的文章我都看过了,写得很有文采,说明你很有才气呀。下次吧,下次一有机会,我马上通知你。刘春远听了,感到油腻腻的,有些恶心。他知道,很难有什么下一次了!这样,刘春远空欢喜了一场后,又悻悻地回到了学校继续做他的代课教师;而那个驻乡镇记者,不久就转为正式记者,吃上了皇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