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英在一旁为春远遮掩,说:“美霞妹妹,我弟弟人老实,别看当过老师,见了姑娘连句囫囵话都说不出,你可别见怪呃。”
美霞瞟了春远一眼,微微一笑说:“姐,你说哪去咧,俺嘴更笨呢。”
“呱呱鸟”笑着说:“咱庄户人不要那么多巧说,到时候能实实在在过份子日子就挺不错。”接着,他拐弯抹角地述说着美霞在家如何勤快、如何能干。春远娘跟婶儿也一起亲热地随声附和着,称赞她是一个好闺女。末了“呱呱鸟”说:“两家的情况,我也都摸底。当着两家人的面,我丑话在先,既不能向了这家,误了那家,我只能一碗水端平,有啥说啥。将来亲事做成咧,咱们谁家也不能踢踢腾腾。”
众人都随声附和着。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春英说:“庄户人也没有什么好东西来招待,凑合着能填饱肚子吧,别嫌弃就成。”说完,春英跟婶儿一起拾掇饭菜去了。刘春远也趁机离开了屋子,他知道在一些正式场合,男女是不能在同一饭桌吃饭的。
饭桌上摆满了炒菜,鸡鱼肉全有。春英特意摆上了几瓶当地产的“金丝枣”甜酒。女方到男方家来相亲,身份比较特殊,绝对是男方家里最为尊贵的客人!春英把美霞嫂让到了上座,自己作陪,为客人端水夹菜。
刘春远跟母亲是在灶房里吃的午饭。整个上午,没有见到刘老汉的影子。他怕人家女方嫌弃他破衣烂衫的,早不知躲到哪里串门去了。
午饭后,春英跟婶儿收拾了碗筷,又为客人泡好了茶,先后走出房间。春英让春远进屋跟人家说说话,并叮嘱他要大方一些,别让人家说摆不到桌面上来,让人瞧不起。春远只好搔着头进了房间,房间里很快就只剩下王美霞和刘春远。
日期:2014-07-19 20:04:20
屋子里突然间变得很静,灿烂的阳光通过窗户照到王美霞的身上,照得她心里有些发慌。两个人尴尬了好久,谁也没有开口说话。对于这门亲事,刘春远没有太多的想法,既不认同,也不拒绝,头脑里有些空白或者是茫然,感觉一切像在梦里一般。
刘春远吭哧了半天,才问王美霞:“你觉得我们家咋样?”他想听听人家姑娘的想法。
王美霞把头扭向一边,拽着衣角,微笑着并不回答。
春远自我安慰似的笑了笑,说:“我们家的情况,你可能还不太了解,实跟你说吧,我们家很穷,啥都没有。现在说家穷,我知道人家笑话,可这是实话。俺娘有病干不了重活儿,我当了几年的老师,现在回到家来,连这庄户日子怎么过都不会。现在告诉了你,免得你将来后悔。”
“我又没嫌你们家穷。”
“那你是同意咱们的亲事啦?”春远说。
“你们家人实在。我是看你……人实在……才……”
刘春远心里有几分感动。他望着美霞的双眼,觉得她朴实无华,透露出乡下姑娘特有的那种质朴。
王美霞她们要走的时候,春远娘拿出一个早早准备好的红包,当着美霞的面说:“钱不多,一点心意,别嫌少就行。”说着,把红包装进了提包。美霞只是礼貌地谦让了一下,并没有过多的拒绝。
在农村,相亲时送的红包是有一定讲究的。一是吉利数,庄户人对一些不吉祥的数字是忌讳的。随着人们的相互攀比,这个吉利数字也在不断变化,先是三百六,后来又到了八百,也有个别富裕的家庭是一千八、两千的。春远娘跟老伴早商量妥了,钱放的太多,他们也没有那个实力,太少了又觉得过意不去,再说成了就是儿女亲家呢,有个好的开头很重要,他们在红包里放了六百六十元。二是亲事是否能成的一种标志,若人家女方执意不肯收这个红包,那说明人家根本就不同意这门亲事。
看到美霞收下这个红包,春远娘和春英心里都暗暗舒了一口气,脸上洋溢着喜气。春英跟娘、婶儿、春远一起送美霞她们上路。
刘老汉串门回到了家,听说儿子的亲事要成了,欢喜得不行,脸上的皱纹也舒展了许多;春远娘的脸上也挂满了笑容,比逢年过节还要喜气。
女方收了见面礼钱,亲事就算成了一半。刘德仁老汉又从媒人那里得知:女方对于男方家庭不满意,但对于刘春远,女方很中意。为防止夜长梦多,刘老汉催促媒人抓紧时间定亲、送柬。按照当地的风俗,只有过了这一关,两家才算是正式亲家。
日期:2014-07-19 20:05:33
刘老汉请来了算命先生,报上一家人的生辰八字后,择取了定亲的吉日。刘春远与王美霞一起去了一趟县城,置办了定亲所需的物件:衣服、腰带、手帕、枕巾枕套、香皂、钢笔等,都要成双成对。王美霞还特意买了斤半毛线,她想给春远织一件毛衣,待天冷的时候穿。
刘春远本来对自己的婚姻还缺少一些思想准备。然而,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在不知不觉中,刘春远与王美霞马上就要定亲送柬了。刘老汉对于儿子的终身大事丝毫不敢马虎,一切按照当地的风俗,该办的事儿一件也不能拉下。他怕别人说他小气,这名声传扬出去那还了得!
送柬,就是男女双方互送柬书,约定亲事,讲求的是明媒正取,这一习俗在鲁北一带尤为盛行。柬书中有男女双方家长及当事人的姓名、家庭住址、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订婚时间等,另外双方还要互赠信物。男方在送柬的时候还要给女方压柬钱,前两年是一千零一元,讲求的是千里挑一;如今变成了三千六百元,讲求六六大顺。
刘春远与王美霞定亲送柬进行的相当顺利,至此,两家结成了亲家。按照当地的习俗,当天晚上,男方要宴请村里四邻八舍以及村里一些头面人物来喝喜酒,把喜事向大伙儿公开。刘老汉特意从邻村请来了一名厨师,在院落里搭起凉棚,盘起炉灶,预备晚上开办宴席。
刘老汉吩咐春远带上两盒烟上门邀请,又当面数算了一下需要邀请的客人。这些被邀请的客人大都是在渑水村能出头露面、有头有脸的人物。
日期:2014-07-19 20:07:22
渑水村不大,被邀请的客人几乎分散到村庄的每个角落。刘春远沿着村里的大街挨家挨户地向前赶。父亲嘱咐他不能拉下客人,不然就要失礼了。去村支书李元盛家的时候,刘春远没有从大街上直接去,是从胡同里绕道去的。因为他不愿经过李小慧的家,说不清为什么,反正在这个时候,他觉得碰上李小慧家里的人就会觉得难堪。
刘老汉家的院落里临时新装了几盏电灯,灯火通明。开宴的时间未到,已经自发来了不少帮忙的年轻人,他们的任务是负责为客人们端盘子上菜、打打下手。酒席还未开始,他们无事可干,聚在一起说笑打闹,院落里热闹起来。刘老汉则满面笑容地为年轻人递烟、点火。年轻人嬉笑着说自己来,你那么大年纪还让你点烟,不成体统。老汉哈哈笑着,说没啥没啥。
被邀请的客人陆陆续续地到来了。这些村里的头面人物,经历过不少大大小小的场面,在大庭广众之下,当然没有人空手进门,手里不是提两瓶酒,就是拿两条烟。刘老汉恭敬地站在门口迎接他们。对于他们的光临,老汉心里觉得很有面子,所以为他们敬烟的时候,双手都有些情不自禁地抖动。他知道,以后盖新房、娶亲还少不了要麻烦人家,离不开人家的帮忙!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