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户人家》
第33节

作者: 坑苦的小散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元盛来了,手里提了两瓶酒。刘老汉赶紧迎上去,恭恭敬敬地一边敬烟一边说:“空手过来就很好,还让你花钱破费。”李元盛进屋后,大家纷纷站起身。生活中他是主角,在酒场上也是如此。他不来,酒场是不能开始的,今天他还具有一个特殊的身份——王美霞的姨夫。大家把他让到正座上,纷纷嚷着:就等你咧,来了就好,上菜上菜。
  房间内三张桌子拼在了一起,大家伙儿围了一大圈,坐了有十七、八个人。外边帮忙的年轻人开始向酒桌上送水沏茶、端酒上菜。刘老汉嘱咐李元盛说:“今晚上就看你咧,可得放开肚子喝,带领大伙儿吃好、喝好。”
  “你就甭管咧,放心啵,保证让他们喝饱了。”
  李元盛说着掳了掳袖子,站起身来,环视了一圈,说:“今天这酒宴来人不少,有不少都是酒精考验的好同志,这样啵,咱先薅一薅人,先把酒量小的给打发了。”他高声招呼大家把酒杯倒满了,端起酒杯:“今天,春远定亲,大伙儿高兴,我们表示祝贺。来,大伙儿把酒端起来,连干六杯。”说着,一扬脖把酒喝干。大伙儿也纷纷响应。
  六杯酒喝完,有几个酒量小的立马就喝趴下了。他们坐在那里根本没有动过筷子,连一口下酒的菜都没来得及吃,就先后被人抬出了屋子。正如李元盛所说的那样,把他们从酒席宴上薅去了。大伙儿哈哈笑着,把他们抬进了灶房,扔到了灶台前的麦草上,趴在那儿呼呼睡去,引得不少围观的人嬉笑着看热闹。
  庄户人对酒有一种特殊的嗜好,喜庆的时候喝酒,忧愁的时候也喝酒。在酒场上,他们更是喜欢煮酒论英雄。大伙儿推杯换盏,你来我往,相互劝酒的花样繁多。也有一些庄户人,由于种种原因,家境败落之后,往往以酒相伴,借酒浇愁,最后嗜酒如命,抱着酒瓶一醉不再醒来。

  屋里酒席宴上,客人们喝得酒酣耳热,不时传来猜拳行令的吆喝声,院子里却渐渐变得有些安静起来。酒菜上齐了,那些来帮忙的年轻人变得清闲下来,熬不了夜开始打盹,陆续有人离去。在电灯的照亮下,刘老汉跟老伴儿、春远也开始无事可做,在院里默默地坐着,等待着客人们离场散席。灶棚里那个厨师还在那里尽职地拉着风箱烧开水,风箱有节奏地“咕哒、咕哒”响着,炉灶里的火苗一亮一亮的。刘春远一声不响望着一闪一闪的火光,愣愣的不知在想什么。

  半夜时分,酒场上的客人们开始摇摇晃晃地陆续从屋里走出来。有人刚出了屋门,就“哇”地一声吐在地上,那摊秽物散发出的浓烈的酒气在院里弥散开来。刘春远和几个帮忙的年轻人赶紧过去搀住那些醉酒的客人,把他们送回家去。还有一些人迈着歪歪斜斜的步子,咧咧趄趄地出了院落。春远想去送他们回家,被人撵了回来,人家不让送。喝了酒被人送回家去,就等于自己承认喝醉了,不是一件光彩事。

  刘老汉跟春远进了屋子,李元盛跟李广水两人还都在。李广水趴在桌上已经鼾声连天,睡过去了。李元盛斜靠在椅子上,大口地吸着烟,嘴巴发着“吧嗒、吧嗒”声,看样子也喝多了。刘老汉沏了一杯茶端过去:“喝点茶醒酒。”
  李元盛直起身子,醉眼惺忪地说:“我——没事儿,老哥——,你坐下。”
  刘老汉在旁边坐下来。

  “我跟你说,以后咱就算——一家人,有什么事儿跟我打个招呼,盖房子、包地只管说,包在我身上,村里一切都是咱说了算,咱说一不二,说话算话。”李元盛的话头特别多,一边说还一边拍自己的胸脯。
  刘春远递给李元盛一支烟。李元盛接了,望着春远说:“春远,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侄子对不对?”
  刘老汉赶紧说:“一点不错。”
  “那以后我就叫你老侄子,你见了我就得叫叔,叫姨夫也行,你不愿意叫不行。”
  “肯定的。”刘老汉抢着说。
  ……
  日期:2014-07-19 20:08:36
  ……
  费了好大劲儿,才把支书和村长分别送走了。院子里依旧灯火通明,热闹了半宿的院落,此刻夜半更深,显得格外安静,只有牛棚里不时传来牛嚼草料的声音。此时的小村陷入了沉寂,大多数的庄户人早已进入了梦乡。侧耳听听,远处传来了几声公鸡报更的打鸣声,越发显得寂静。
  刘老汉回到屋里,见桌上杯盘狼藉。春远跟老伴正在收拾杯盘碗筷。春远一边收拾,一边挑选着盘里客人们的剩菜吃。他看到父亲坐在一边,就倒上一杯酒双手端了过去:“爷,你也喝一个酒尝尝。”老汉很少喝酒,他有些郑重地接了过去,先是眯着眼咂摸了一点,然后一口喝了下去。刘春远笑了,说赶紧吃菜就就。

  这个晚上,老汉感到心里暖暖的。
  日期:2014-07-19 20:19:32
  院落里安静下来,刘春远进了自己的房间后一点睡意也没有。同王美霞订了亲,他并没有觉得有多高兴。说句实在话,他对王美霞根本找不到喜欢的感觉,心里还是惦念着李小慧,他与李小慧的情感是难以割舍的。他拿出日记本,写出了如下的文字,算作是自己对那段情感的一点慰藉。
  亲爱的李小慧:
  日子如秋天的树叶,一片一片地凋零。但我对你的情感,却永远不会被日子湮没。尽管这一生不能再与你牵手,但我仍会把这个想法深深地埋在心底。真的,你身上那种特有的清纯与温情,让我将感动留在了心里。
  小慧,你知道么,你曾经是我一个温馨的梦。你是否感受到了我的梦,曾经在虚无而又缥缈中搜寻着那份情缘,也许人就是这样生活在现实与梦想之间的。我既不愿丢掉梦想也无法脱离现实,而现实与梦想之间却总有那么大的差别——相爱的人未必能相守,相守的人却又未必相爱。而今,我能做到的,只是用一生的真诚为你祝福。

  小慧,你能否体会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的感觉吗?亲爱的,如果你真能拥有幸福,我甘愿化作星星,做一双天空的眼睛静静地注视着你——面对你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我愿意做无助而又永久地期待!期待,是一种心情;期待,也是一种风景——那风景里有夏日的骄阳,正如我躁动不安的心情;也有冬夜里的寒星,那是我几近失望的眼睛。
  日期:2014-07-19 20:23:07
  第十五章 酒朋肉友
  这天傍晚,村支书李元盛正在自家灶房里擀面条,做面条用的是杂粮面,由小麦、玉米、黄豆、高粱加工而成。李元盛喜欢吃杂粮面做的面条,吃起来不腻、有嚼头、越嚼越香。他光着膀子,脖子上披一条毛巾,正咣啷咣啷地在面板上起劲地擀面条呢,乡里的纪检书记孙达年驾驶着一辆桑塔纳进了李元盛的家。孙书记身体魁肥,上身穿一件藏青色的鄂鱼牌体恤衫,留一背头,额头大而油亮,看上去颇有些首长派头,与庄户人的土眉土眼迥然不同。

  李元盛跟孙达年都曾经当过兵,孙达年的文化程度高一些,分配在汽车连开车;李元盛文化低,分在了勤务连。两个人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李元盛说话容易激动,讲起话来土而吧叽的;而孙达年肚里的墨水多,讲起话来头头是道,这点上他们没法相提并论。当时虽说两人不在同一个连队,但由于是老乡关系,有空就经常聚一聚,小酌几杯,两人说话也比较投机。退伍后两人都回到了各自的村里,说来也巧,两人又都被选为各自的大队党支部书记,断不了隔三岔五聚一聚。有一年,上级来孙达年村挑选一名乡干部,由大队部和革委会来推荐选拔。当时孙达年正在队里召开着干部会,他得到消息后,当着大家的面毛遂自荐:今天正好是干部会,趁着干部成员都在,乡里给咱们村下了一个干部名额,现在你们抓紧商议商议,看我当乡干部够不够条件?要是谁觉得我哪方面还不够条件,可以当面提出来,我也好知错就改;要是大伙儿没有意见的话,今晚去我家一块儿去喝酒怎么样?大伙儿面面相觑,谁也不好意思当着他的面说,他哪里不够条件,他不合适。就这样,通过当场拍板,他把推荐指标拿到了手,摇身一变成为公社的一名正式干部。而今,孙达年已经爬上了乡纪检书记位子,掌管着全乡各个村的支部书记和党建工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