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
“爸的姐姐,她的家人,那年来泗涧港找东西的人,我应该,叫他姑父吧。”妈妈思忖着,轻声补充。
“不知道,一直没音讯。”
“那,他住在哪里呢?”
“更不知道了,从来没人提过。”
“大概的地点有没有,比如是不是本省?”
外婆无辜地摇头,歉意地看着我们,眼皮上下滞重地眨动,时钟已指向二更,她的睡意亦在眼中打转。
妈妈歉然看她一眼,把她搂过来,放到枕上:“睡吧!”
我正在兴奋处,欲罢不能地看向妈妈,妈妈看着我,微微一笑,拍着我的头,“你也睡吧,明天还要去泗涧港!”
日期:2014-08-12 09:14:21
泗涧港这些年已成为东南知名的旅游胜地之一,背山为城,倚水做市,山环水绕、钟灵毓秀,其地始成于清中期,因地缘条件极其优越,民国初期相当兴盛。新中国建立前,它作为本省解放的第一站,在解放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解放后,其改港为市,划为省辖城市,政经地位大大提高。
我幼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那里渡过的,这地方如同血液的一部分供养进我的神经。那时我常在父亲抱着我离开时,扒在他的肩头一路回望泗涧港,看着它在我的眼中越变越小,最终形成一张积木的图画纸。只有那个时候,我才看得清泗涧港的全貌:全港被一个三面合围的水系所包围,自成一条天然的‘护港河’,唯一未被水围的那一面,则是成片的、望不尽的深遂绵长的群山,群山下方此起彼伏的建筑方兴未艾。
外公的家在老城边缘的一处街道上,十几年前这里极是热闹,后来新区发展起来,老区里的年轻人纷纷奔向新区,外来务工人员也都聚集在新区,与新区一河之隔的老区,就显得格外苍凉。
宅子是一处三层楼的普通民房,因年代太久外立面已十分陈蔽。
推开大门,淡淡的烟尘随风飘舞,大门壁后已蛛丝暗结。近黄昏时间,屋内的采光极暗,扭开电灯开关,居然没有供电,妈妈只能出门去买蜡烛。屋内黑暗阴冷,在里面转看一圈竟有些渗渗的胆寒,我慌忙跑出来站在门外,等妈妈买烛回来。
仍是熟悉的街道,外公去世后,我便极少来这里,二十年前的光景,站在此处,仿如昨日。只是这街,如今既无商户也无人气,狭长冷清倒似一条巷道。左右的邻居都搬走了,徒剩森敝的空宅伫在这里,孤独地承受流年。
似过了许久,妈妈才回来,“近处都找不到商店了,绕到后面的街道买的。”见我孤零零地站在门口,妈妈歉然道。
“房子闲置太久,不清洁没法住,我们得赶在天黑之前把它清出来。”我提醒妈妈,紧倚着她回到屋内。
我们把三层楼的门窗都打开,排出室内的浊气,顺道借一些昏黄的光线,开始逐层打扫。幼时我在这房子里生活那么久,未曾觉得它是今天这般幽深、沉遂、仿佛装着无数故事,在时间中倾诉。
爬上三楼的楼梯口,我已气喘不已,这是我幼时,最不愿上来的地方,楼梯既高且窄,上面亦枯燥无味。整层楼只有一间房,便是外公的书房,书房外有一个很大的露台,外公在世时,露台上总养各种各样的花草,那是他个人的精神乐园。他大部分的时候都呆在书房里,不喜欢人打扰。大家都觉他的书房索然无味,除了大量旧书和不值钱的古物,便是一个沉默不语的瘦老头,终日肃穆地坐在那里。
我穿过浮尘满地的书房,站在露台口,露台已全无颜色,各种形状的花苯依旧有序地并排,三五成群似在光阴中暗语,唯有满台的野草无忌生长,布下一片参差的绿。
夜幕已近,妈妈举着烛火上来,脚步在狭长的楼梯中散发出空寂的回响。
我接过她手中的木桶和扫帚,固定好蜡烛,妈妈环顾四周,深深地吸口气:“我每次走上这层楼,都觉得你外公还在这里!”
“妈,别说了,天都黑了!”我忽然有些怕,街道上黑暗不见灯火,偌大的房子里又只有我和她。房间四壁均摆满了厚重的书柜,沿袭外公生前的习惯,每间柜子都整齐地上锁,透过玻璃柜门,里面的书籍纸张业已蒙尘。书桌上空无一物,一只厚重的木椅紧贴着书桌静立,房间的枯燥一如主人。
“妈,这房间死板得很。”我动手抹桌椅,边向妈妈道。
“嗯,每个人性情不一,你外公喜欢素静。”
“外公成天一人坐在这里,怎么过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你们现在年轻人,多少浮燥了些,难得安静。”
“行吧,妈,我回去以后,每天静坐三小时,也不出嫁了,修成个老尼!”边调侃着,拉开抽屉,做里面的卫生。
“这孩子,满嘴胡说。”妈妈边抹着长柜边斥我。
“这有串钥匙,妈。”我将钥匙拎出来,“外公真不愧做会计,连家中的钥匙都有编号。”我观摩着这串钥匙,每一只上面都用白胶带整齐地缠着,书有“01、02”等编号。
“给我吧,就便把柜里面也擦一擦,以后估计也不会再有机会做这些事。”妈妈说着,从我手上拿去钥匙,一只一只地尝试。
柜门打开,里面物品尽陈于眼前,我好奇的凑上去,“外公都看些什么?”
《新珠算法》、《快速珠算》、《现代会计作业范本》、《标准会计作业流程》、《中国乡镇禾木税收一览》……
《现代钢笔书贴》、《椽体艺术》、《书画人生》、《中国国画优秀作品临摹》……《三国志》、《魏晋文学简史》、《二十四史》、《唐诗精髓》、《中国地方史略》……《徽腔黄梅戏》、《黄梅细法唱腔》、《黄梅》、《国师》、《地方黄梅志研》……
“噢!妈,外公居然还喜欢黄梅戏?”
“没听说过呢。”
“你看,这一柜有好些与黄梅相关的书。”
“是么?”。妈妈凑过来,细看柜中的书目,未几,摇摇头:“这些都是祖宅里面搬过来的!”
“是谁的。”
“说不准,你太外公太外婆都有可能。”妈妈重新回去试她的钥匙。
“阿妍,你看看抽屉里还有没有遗落的钥匙,这只柜找不到钥匙。”
“嗯!”我将抽屉翻看了一遍,无一遗漏。
“不对呀,少一只,最后这只柜没有钥匙。”妈妈自念着,我循她看过去,极老旧的一只柜,木质发黑,大部分油漆已脱落,而且,柜门与前几只不同,是木质的,上面有陈黯的雕花。
日期:2014-08-12 09:14:53
“一共七只柜,这上面只有六把钥匙。”妈妈道着,自又去把抽屉找一遍。
“算了。”见找不着,她亦放弃了,去楼下换一桶干净的水来。
我盯着那只柜,‘外公这么心细的人,怎会把书柜的钥匙弄丢了?’我自忖着,四处睃眴可能放钥匙的地方。在第一只柜的下角,发现一只黑色的木匣子,我本能地打开它,除去一些票据、印章之类的杂物,里面果然有一只单的钥匙。我拿到木柜前,伸进锁孔,轻轻一扭,锁便开了,心里忍不住一阵激动。解下陈旧的门款,柜门“吱”的一声顺着我用力的方向滑开,浓浓的油墨气息裹着积尘扑鼻而来,引得我阵阵咳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