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嚣--都市草根官员的人生百态》
第45节

作者: 西江幽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1-07 22:30:12
  谢谢木水青朋友的理解支持和鼓励!我顺便在这里说几句:老是听人抱怨现在的人很浮躁,不喜欢读书,所以文学很萧条。其实不然,我来到舞文弄墨平台之后,发现不少朋友很有素质,文化素养很高,并非不爱看真正好的作品。我想文学萧条应该是作家们自己造成的,因为有价值的好书太少,让人失望之极。尤其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好作品更是难得一见。就象我以前喜欢足球一样,中国足球太让我失望,以至于我最终把对足球的爱好也割舍了。读者对当前文学作品的态度与我对中国足球的态度估计差不多。我虽然水平有限,却很想写出真实的东西给朋友们看。以一犬之力来拉马车,也算是对当前一些作家逃避现实的不满。

  日期:2013-01-08 14:32:06
  与周丽娟纠结的事让我心情郁闷,摆在我面前的是冷酷的现实。现实的力量是强大的,足以让周丽娟这种女孩子根基动摇。现实生活中唯有一个人才是女孩子心中的白马王子,此人姓高名富帅。女孩子个个都青睐高富帅先生。我也研究起高富帅来,他实质上是某一族群人,就象从车间里出来的模型一样,有着同样的尺寸和规格。身高、身价和外型,是可以量化的标准件式的东西。高富帅并不意味着兼具独特的个性和深刻的内涵。但她们就喜欢这个。

  你不是有思想和品质吗?思想几两?品质几斤?能用秤称出来吗?文化修养又抵多少银子?人们对这些隐藏在头脑里无法看见的东西不感兴趣。大家更喜欢直观的东西,金钱,楼盘和名车。周丽娟作为普通的女孩子,我不能苛求她丢掉这些幻想来爱我的所谓思想。我成不了高富帅,假若用放弃人的底线来交换,我又实在做不出来,因此我郁闷。
  真是屋漏偏逢连天雨,出门又踩西瓜皮。另一件更令人无法想象的不愉快的事又接踵而来。金昌盛案子竟然翻了盘子,出现了惊天的逆转。我是从唐晓波那里听到这个坏消息的。一天,唐晓波对我说:“告诉你一件很古怪的事,我看到金昌盛了!”我瞪大了眼睛问他:“你在哪里看到他的?”晓波说:“我昨天骑车经过他家门口时,看到金昌盛旁若无人坐在家门口的藤椅上,手上端着茶杯,还架起二郎腿,悠然自得地将腿脚抖得高高的。他不是关进了看守所等着受审吗?怎么从号子里出来了?”我感到奇怪,怎么会发生这种怪事?

  我跑去问吴悦这是怎么回事?吴悦摇摇头,带着尴尬和无奈的神色说:“金昌盛全家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在外面活动。案子到了区法院后,对他作了有罪判决。他家里动用了很多关系,上上下下到处打点,上诉到市中级法院后,不知他家找了什么人物,市法院重新作了认定。市法院领导说现在是依法办案的年代, 金昌盛案子证据不完整,不能搞疑案假案,没有十分确凿的证据就不能定案,金案需要重新审判。区里跟市里反复交涉均无结果,最后市法院对这个案子作了撤案处理。金昌盛得以翻案,不光得到了内行人的指点,更有很深背景的人物在幕后操纵此事。金昌盛很清楚在区法院法庭上,是无法翻案的,便在二审时为自己喊冤,声称自己是无辜和清白的。这个结果确实搞得我们很被动,也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我听说金昌盛的家人为把他从监狱里弄出来,花费了差不多上百万元,摆平了很多关键人物才搞定的。金家重金请来省里有名的律师为他辩护,那个律师属辩才无碍的角色,为这个案子使出了浑身解数。他在辩论中居然有不少新的创意,甚至对纪委搜集证据的手段也提出了质疑,他为驳倒办案人员在办案中真假预算表的证据运用,辩驳说这属于典型的诱导式或欺诈式办案,是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不同的证言和书证材料,使当事人头脑产生错觉,造成思维混乱而诈取口供,如果反腐败采取设置陷阱来搜集证据,这种提取证据的手段,是有悖于当今文明法制社会的。起码也是不人性化的做法,其科学性合理性值得商榷和怀疑。

  律师的雄辩加上金昌盛死死否认,二审法院据此认定一审判决证据不足,作了撤案处理。我想,这以后还怎么办案呢?那个无良律师振振有词地故意混淆是非,助纣为虐,判案法官把神圣的法律变成了手里的橡皮筋,随意地拉直又弹回。假如这个社会象根链条,某些环节一定出了问题。
  吴悦交待我与检察院和公丨安丨部门进行沟通联系,收集所有涉及金昌盛案的调查笔录材料,包括区有关领导的材料也一件不漏地封存起来妥善保管。我不明了吴悦的意图,疑惑地问:“有这个必要吗?案件已经了结了,金昌盛也已经脱身了!”吴悦说:“你不用管,只按我说的去办理就是了!”我想莫非吴悦保存这些材料,担心林峰和钱运昌以后会找碴报复?有意留一手以防钱运昌反咬一口?吴悦似乎不象是怕遭报复的人,既然干了查案这一行,不会怕别人整他。那么吴悦是在等待时机继续查下去。真要是这样的话,吴悦也算是个执着的人,一个不肯服输不愿放弃的硬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