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
第34节

作者: 薛枫隆i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初期的原始布料是用手工编出来的,跟编篮、编筐的工艺差不多,只是所用的材质为麻,相对柔软一些而已。那种产品与其叫做布,毋宁叫竹木盔甲更好些,不但保暖防寒效果不好,还容易走光。
  在这之后,随着“织”这种技术的出现,真正意义的布料面世了。后来的机织技术更让布料大行其道,人们从此不再担忧兽皮、鱼皮的不足了。
  布料做出来后,先民们把布料以骨针等巨大无比的缝衣线用藤条、麻线缝合起来,就“组装”成衣服——之所以说组装,是因为当年的缝刃设备,不能进行细密的缝合,一件衣物,也用不了几针。或者跟现在的某些服装设计师一样,一针一线都不用,拿块布料,把模特儿从头到脚一包,象只粽子,就完成一件杰作也是有可能的。
  当然,那会儿的人们没有条件浪费布料,不可能裹成一只粽子,至多是只半裸的粽子
  日期:2013-10-17 10:17:48

  四 绳文文化(二)
  穿上了衣服的绳纹人,在仪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人们在处于绳纹时代晚期的石川县米泉遗址、青森县是川遗址等地点,都出土过上了漆的木梳;这个时期的人形陶俑,头上盘发,留着不同的发型,有些还用骨制的发卡进行固定。现代发型师的祖师爷们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山型、中分、刘海,把自己的头发整得油光水亮。
  除了留意自己的发型外,有了些许空暇的绳文人还加工了很多小玩艺。有些遗址出土的各种小饰品之多,让人怀疑这地儿是不是曾经开过女孩之家:他们把贝壳穿成串,做成手镯,把兽牙串成项链,把石头磨成珠子,把动物骨头做成挂坠,走起路过叮铛作响。
  这些工艺品的出现,除了证实绳文时代人们审美观的提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外,还证明了人们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食物的来源比较丰富,取得相对容易。否则,饿着肚子的绳纹人是不会有时间去搞这种费时费力却与肚子的涨瘪毫无关系的东西的。
  生产力提高的一个表现是弓箭的出现。最早的弓箭出现在距今两万年以前,那会儿的人们用木头、纤维、尖石头组装成弓和箭,杀伤力虽然不大。但对体形比较小、奔跑速度不快的动物来说,它出现的意义,不谛于如今的核武器。
  弓箭的出现提高了狩猎的效率,对住在丘陵山区的人们是个福音,在海边的人们却另有活法。
  由于海平面的升高,原先的陆地成了海洋。那些在海边生活、梳着盘发的可爱的半裸粽子们渐渐地发现,打鱼收贝远比跟野兽们较劲省事得多,便逐渐放弃了打猎的主业,转职改当了渔民。他们发明了鱼叉,用来叉鱼;又制作了骨制鱼钩,象某地查黑车的运管部门一样,给鱼儿们设下个圈套。他们吃完的鱼刺、贝壳丢得小山般高,引得后世的砖家们象苍蝇一样围着他们的垃圾堆转,撅着屁股使劲的挖,挖出了理论,挖出了猜测,也挖出了职称和名气。

  渔猎采集,使得日本先民们食物来源相对丰富了起来。据人们对一些古代部落的研究结果表明,当时人们吃东西,地上跑的有野鹿、野兔、鼯鼠;天上飞的有雁和鸭子;水里游的有海驴、鲨鱼、鰤、真鲷、贝类,还有鲸鱼(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捕的鲸);树上长的有栗子、核桃、日本七叶树、野葡萄、猕猴桃等等。有些地方甚至还发现有酿制果酒的痕迹。
  渔猎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完全改变人们一向以来的生活方式。绳纹时代早中期,日本列岛上并没有出现有意识地种植可食用植物或者养殖食用类动物的农业和畜牧业。这会儿人们唯一养殖的动物可能是狗——这些狗当然不是现在的那种猫不猫,狗不狗的宠物,而是打猎用的。当它老病到不堪使唤时,忘恩负义的主人会把它煮成一锅肉羹,演一出良弓藏,走狗烹的好戏。
  日期:2013-10-17 12:37:36
  到了绳纹时代晚期与弥生时代初期,列岛上离大陆文化圈最近的地方——九州一带出现了农业耕作。人们在某些绳纹晚期遗址上,发现一些印有稻谷壳压痕的陶器,还有炭化的谷粒、收割稻子的石镰等水稻种植的迹象。
  有种理论认为,人类的定居生活,是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而出现的。但是,这种理论似乎并不能适用于日本列岛上。一般认为,日本水稻的种植起步于距今三千年前,但日本人的定居生活却远远早于这个时期。
  位于青森县的三内丸山绳纹村落的情况,便是如此。
  青森县有日本三大灵山之一—灵场恐山,在考古界出名的,却是三内丸山。据研究,三内丸山的绳纹村落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从距今5500年一直持续到距今4000年,繁荣了一千五百年。在这里,砖家们发现,先民们除了种植少量的可食用果实的树木(如栗树等)之外,并没有发展出能够足以支持这个巨大村落运转的农业。可见,农业只是定居的一个条件,却并非互为充要。当食物比较容易地持续取得的时候,人们对四处游荡的生活也并不是那么趋之若鹜。

  三内丸山绳纹村落遗址坐落在地形起伏不大的青森湾边上,湾内丰富的水产资源为三内丸山绳纹村落的先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造就了这个村子一千五百年的旺盛;加上这里背靠山,面向海,盘龙入海之地,从风水的角度来看,也挺不错。要是给现在房产商看了,那是要大大地抬高价钱,弄个地王出来的。
  三内丸山遗址的村落有着整齐的规划,纵横有致,内部铺设道路连通。此外,村中心有一条宽12米、长约420米的道路直通海边。由于道路的路面比两边地面稍低,容易变成“水沟”,为了避免道路一下雨就变成“水泥路”,人们对路面的土进行经过夯实处理。
  继承了前代的优良传统,青森县的日本先民们对山洞的恐惧感并没消退,依然居住在自己建造的竖穴式房屋里——所谓竖穴式房屋,大致的结构是这样的:人们从地表向下掘进一定深度,四周立起几根木柱支撑屋顶,铺上茅草屋顶及围上四周,在房子中间安排上火炉等生活设施啥的,一间豪宅就建成了。
  日期:2013-10-17 15:30:50
  竖穴式房屋并不是村子里的唯一房屋结构形式,人们在这里还发现了大型掘立柱式建筑物。建筑掘立柱式房屋时,人们首先要规划好房屋的布置,将粗大的木料作为桩基,深深地埋进外墙控制点的土里(有些较大型的建筑,屋子中间的受力点也要立有受力的支柱),若干立柱象梅花桩一样组成建筑物的纵向受力支撑结构,然后在地面上方一定高度处铺放若干层木板等材质作为地板,盖上了屋顶,就算完工了。

  一般的掘立柱式建筑物大概数米高,约一两层的样子。大型的掘立柱建筑物则相对较大,最高的有15米高,分成好几层楼——在那个时候,这种建筑得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算上得豪宅了,当真的。

  普通人的房屋大小约十来平方米左右,高约4~5米,根据环境或者主人的审美观修造成圆角方形、方形、梯形、圆形、椭圆形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