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8-10 21:34:28
(更新)
俯瞰这片镶嵌在青山翠峰之中的碧波,让人觉得此处就是人间仙境,蓬莱琼阁。蓝天白云倒映在湖中,帆船鸥鹭飘飞在湖中,小鱼大鱼游弋在湖中,李学伦先生静候我们的游船轻泊在湖中。
我们在游船上站定,李学伦先生还是那样慈祥、和蔼,大声说道:“若舟啊,好想你啊!”我紧紧拥抱着李学伦老师,久久地说不出话来,最后也是憋住了同样的话语:“李学伦老师,我也好想您呀!”之后,是久久地端详。还是李学伦老师先说话:“一别十年了,有你这样的学生陪伴在身旁,是老古的福气哟!”
“对,是我的福气!”你接过李学伦老师的话说:“这十年过得真快,但确实做了不少事。若舟协助我在一口气出十卷书的基础上,又先后出了十二卷书,也就是说你离开的十年里我不仅又出了十二卷书,还出了一张歌碟,开了一个音乐会,并且分别在2005年、2009年举办了我从艺五十五年、六十年庆典活动。这一切都是若舟帮我操办的。”
听了两位老搭档的对话,让我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就故意岔开话题问李学伦老师:“李学伦老师,一别十年,在天国过得可如意?”
“如意!如意!”李学伦老师非常满意地说:“到了天国,放下了凡间的一切烦恼,随心所欲地爱想什么就想什么,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当然,没有了烦恼,也就没有了真正的舒心和欢乐!”
“说得好!没有了烦恼,也就没有了真正的舒心和欢乐!”你接着李学伦老师的话说:“人间是真实的,天国是虚幻的。这就是人间和天国本质的区别。为什么人上了天国,还愿意偶尔返回人间来走走,看看。而活在人间,谁会闯到天国去胡乱游荡!”
“看来我问在天国过得如意不如意,本身就是一个傻子的问题,”我自我打嘲地说:“人在天国,完全是纯精神的存在,不受任何物质的束缚。自然也就心愿所指,即刻就可意念达成!”
“对,若舟的表达非常准确!”李学伦老师有些超然地说:“今天, 我和你老师古笛相约,来到澄碧湖,完全是心愿所指,而你的到来,就帮助我们意愿达成!”
“是啊!天上人间两重天,要彼此见上一面谈何容易啊!”你有些感慨地说:“既然见上一面不容易,那就快点切入彼此感兴趣的话题吧!”
“对!若舟,对什么感兴趣,我们俩老陪你探讨探讨!”李学伦老师开明放达地说。
(待续)
日期:2014-08-17 21:51:34
(更新)
“我最感兴趣的当然是百色,你们心中的百色,怎么就成了一辈子进行民族音乐创作的摇篮?”我有所准备地发问。
“李兄,你先说说,如何?”你先接话,但目的是把话语权交给李学伦老师。
“好!我先说说!”李学伦老师顿了顿说:“说来话长!但首先是一个‘缘’字,首先是我和你老师有缘,有缘在长达四十四年的创作生涯中,相识、相处、相爱、相恋,最后成了音乐知音。一同去采风,老古知道我心中在吟什么旋律,老李我同样知道你老师心中在诵什么唱诗。旋律为唱诗而吟,唱诗为旋律而诵,因此,我们彼此合作的机会就多了。也因此,我们合作的作品,成功率也就自然高了。在广西,像我和老古这样四十四年不离不弃,先后合作了一百多首歌曲,且大多数作品都登上了大雅之堂,不要说是罕见,却也可说少有。说到百色成了我们进行民族音乐创作的摇篮,一是我一辈子扎根在百色,这片丰饶的民族音乐艺术文化土埌之中,虽然远离省会都市,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会激发出我的音乐灵感。二是你老师虽然生活工作在省会都市,但他骨子里就浸透了壮乡歌海的文化血液,加上浓浓的山地民族的红土情结,特别是红水河和左、右江的浸润和沐浴,让你老师无数次陶醉在其中。加上对西林铜棺的膜拜,加上在田阳敢壮山上发现了布洛陀文化遗址,你说说你的老师能不把百色看作是民族音乐创作的摇篮吗?”
“对!我和李学伦老师堪称是广西的一对音乐知音。我们创作的一百多首民族歌曲不要说首首经典,却也可说精品不少。初试锋芒,我们拿出了歌曲《爱我家乡春意浓》和《壮民感谢***》,结果进京展演双双获得作品优秀奖,同时还让中国唱片社录制唱片在全国发行。再结硕果,我们共同创作了歌曲《春到仡佬冲》。从歌词创作李学伦老师就投入进来,让歌词的生活情趣与音乐形象水乳交融,经过精心打磨,终于造就了在区、市、乃至全国一路获得大奖的民族经典歌曲作品。望着青山环抱的红水河,我们创作了独具壮乡特色、振奋民族精神的《金色的腾龙》。望着奔腾不息的左、右江,我们创作了让人们百听不厌的《家乡有条流蜜的河》。”你望着李学伦老师,如数家珍地讲述。
“我和你老师还先后应邀走进恭城,走进天坑,走进德天瀑布,创作了不少精美的歌曲!”李学伦老师补充说道。
“在田阳敢壮山上发现布洛陀文化遗址,也有李学伦老师的一份功劳。没有李学伦老师的陪同,我就不可能登上敢壮山,我不登上敢壮山,就不会引发对布洛陀文化遗址的思考,没有对布洛陀文化遗址的思考,就不会有这个震惊四海的发现。别人如何看,我们管不了,在我心中,找到了壮民族的根,就是天大的事!”你有些激动地说。
“怎么样,我和你老师这样回答你的问题,你满意吗?”李学伦老师和蔼地问。
“当然满意!非常满意!”我意犹未尽地回答。
“这样吧,今天就谈到这里了,明天相约再聚,谈谈山,道道水,说说百色的民族风情,如何!”你有些依依不舍地说。
“好,若舟,今天作别,明日再见!”李学伦老师拱手作别道。
我望着二老亲密无间的背影,心中充满无限感慨,“真情在人间”不由得从心底吟出来。
(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