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奖赏非子的功劳,周孝王打算强令大骆废黜公子成,提升非子为法定接班人。但周孝王明白,此举无疑破坏了周王朝奉以为邦国之本的宗法制,如果全天下都这样随便的废嫡立庶,贵族内部会自相残杀,天下大乱。正在周孝王左右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公子成的外公——申侯得知了这个消息,申侯很着急,他倒不是为了天子着想,而是替自己的宝贝外孙着想。“这孩子从小娇生惯养,仗着自己嫡长子的地位,不求上进,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如果被废黜,以后可怎么活呀……….”,想到这,申侯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于是申侯用他那浓厚的老陕腔调在周孝王面前说了那段令后世秦史研究无比纠结的一段话:
“敬爱地(的)王,饿(我)挺学(听说)您腰(要)废掉嬴成,不知您知不知道,想当年饿的祖先——骊山女王嫁给了戎胥轩,生地娃就是中潏,戎胥轩和中潏爷俩能打地很,西戎都怕他们了摸,正是因为这层管洗(关系,按:申国本是姜姓部族,与周人亲密,申嬴又联姻),西戎才与我们保持了持久的和平。现在,饿把饿的女娃子嫁给了大骆,申嬴再一次联姻,生的宝贝疙瘩是嬴成,也会给大王地国家带来和平,为了伟大的和平事业,请您一定要好好思量了摸。”
申侯这段话,表面上是对周孝王的建议,但话锋里却隐含有威胁的口吻,可谓绵里藏针。周孝王不傻,他听出了话里的玄机,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如果自己真的废黜公子成,弄不好就会引起西戎各部的叛乱,局面将不可收拾。
A计划行不通,就采用B计划。所谓B计划,就是从天子直辖的王畿之地内,划出一块地盘送给非子,作为天子的附庸。《孟子/万章下》记载:“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所谓附庸,就是在大国疆域内依附于大国的异族小部落,该部落因为没有自己的地盘或受到外族威胁家园被毁无处安身,怎么办,只能牺牲主权寻求有实力的大国庇护。大国把他们安置在自己的疆域内,他们必须听命于大国,而且要为大国承担义务,如劳作、随从征伐等,两者的关系类似于主仆关系。非子一族就是直接依附于周天子的附庸。
周孝王安置非子的附庸之地,就是非子替周王朝养马的汧渭交汇处,位于今天陕西省千河流域的陇县和千阳一带,因为当时该地区盛产一种谷物——“秦”,所以被称为秦邑。中国的汉字本质上属于象形文字,“秦”字从小篆、金文、甲骨文的写法来看,是两只手持木棍舂谷的形象,该字的本来意思是一种极其适合酿制美酒的谷物。在金文和甲骨文中,秦字常常与祭祀或美酒联系在一起,据说周公在东征获胜后,回到镐京祭祀宗庙时喝的就是秦酒。
非子受秦,他带领一部分嬴氏族人从西垂母体中分离出来,从此非子一族便与“秦”联系在一起,我们终于可以直接称呼他们为秦人或赢秦部族。根据《秦史稿》的作者,已故的林剑鸣先生的推测,非子一族即秦人最初有两三万人口。
日期:2013-07-06 20:35:47
5,烽火西陲。
周孝王奖赏非子,分土为附庸,是有他心里的算盘的。第一,利用非子一族继续放牧养马,为周王朝储备更多的战略资源。第二,非子受封的秦邑位于陇山东侧,他们正可与陇山以西的西垂大骆嬴成一族遥相呼应,监视、牵制陇山周围不大安分的西戎各部。但周孝王的如意算盘在周王朝政局稳定、国力强大的时候是成立的,一旦镐京政局动荡,国力崩溃而无瑕西顾的时候,陇山一带的西戎各部正可利用这个时机群起叛乱,打破周人与嬴姓部族强加给他们的冷和平。到那时,陇西西垂的大骆一族无疑将会被西戎各部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成为他们首要的攻击目标。而单凭陇山东西的两支嬴姓族人是很难抵御的。
非子以后秦人的各代族长世系如下:
秦嬴(即非子):?——公元前858年。
秦侯(非子之子):公元前857年——公元前848年。
公伯(秦侯之子):公元前847年——公元前845年。
秦仲(公伯之子):公元前844年——公元前822年。
秦仲的时候,当时的天子是周厉王姬胡。周厉王三十年,宗周镐京爆发了“国人暴动”,平民造反(注:不是奴隶起义),把天子赶跑了。所谓国人,是居于城郭之内的平民。周代是典型的贵族等级社会,政治制度是宗法制与分封制的有机结合。一个人在家族内部的血统地位决定了他在政治上的等级地位。贵族内部的等级序列由上到下依次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处于贵族集团的最底层,士的嫡长子在老爸死了以后继承为士,余子沦落为平民,这些平民构成了国人的主体,他们与贵族同属于一个家族,是贵族们的疏远宗亲。居住于城郭之外的平民称为野人,他们是外族人,是被征服民族或战争中掳掠的的战俘。因为血缘的关系,国人的地位高于野人,野人的义务是干活劳作,养活各级贵族,而国人是自由民,他们具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同时可以当兵打仗。在贵族时代,当兵打仗保卫家国是莫大的荣誉,只有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有这个特权。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公民及后来中世纪时代的贵族,还有古代日本的武士,都有着尚武的风习,他们都是国家的统治阶层。中国古代也是如此,即使像周人这样一个热衷于诗书礼乐的农耕部族也是如此。只是到了宋代,重文轻武——“好男不当兵,好铁不做钉”,导致民风柔弱,中华从此无健儿。周代的贵族不但懂音乐,会作诗,而且尚武,同姓的国人也有当兵打仗的特权,贵族是国家的精英,而国人则是保卫家国的基石。但国家如果对外战争过于频繁,则国人不堪重负,必然滋生对国家的不满情绪。
周厉王姬胡在即位之初,雄心勃勃,大举征伐。先是讨伐淮夷,后又讨伐荆楚,结果都吃了败仗。打仗需要钱,钱不够怎么办,姬胡身边有一个开源生财的专家——荣夷公。他的办法是“专利”,由国家垄断山林川泽的收益。山里川泽在周代本来是公有,对平民开放,国人可以在这里采樵渔猎,是国人维持生计的重要来源。现在这一切都属于国有,无疑断了国人的财路和生计。国人本来就对周厉王连年征伐苦不堪言,现在又断了大家的生路,不免怨声载道。人都愿意听奉承话儿不愿听毁谤,更何况堂堂天子。姬胡有办法“止谤”,他派出大量便衣、特务,暗地查访和监视国人,有胆敢诋毁天子的国人,一律科以重刑。结果搞得国人们敢怒不敢言,熟人相见,不敢打招呼,只能“道路以目”。人得了疟疾,你不但不给他医治,反而把屁眼堵死不让他排泄,谁能受得了?国人们终于爆发了,他们手持木棍、农具包围王宫,要杀死姬胡,吓得姬胡屁滚尿流一溜烟逃到了边远的彘地(位于今山西省),一躲就是14年,最后死在那里。镐京的朝政由周公和召公共同主持,一说由共伯和(共国诸侯,名和)摄政。姬胡死后,太子姬静即位,就是周宣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