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魂——图说秦人霸道阳刚的奋斗史》
第28节

作者: 秦时月2013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1-02 12:05:01
  正文

  崤山之战以后,秦穆公仍然任用孟明视做秦国的执政,可谓用人不疑有始有终。深感君恩的孟明视报仇心切,便在公元前625年率军伐晋。此时晋国的中军元帅是先轸的儿子先且居,原来先轸因为晋襄公释放秦将而啐了晋襄公一脸吐沫,这是大不敬啊,自己也倍感懊悔,怎么办?刚好几个月后白狄骚扰晋国边疆,先轸知道自己报国捐躯的时候到了,便带着军队大败狄人,最后自己一个人驾着战车冲入敌阵,结果被剁了脑袋。晋国赢得了胜利但却失去了栋梁,晋襄公伤心啊,爱屋及乌,于是便任命先且居接老爸的班,当了晋国的执政兼中军元帅。秦晋两国在彭衙(今陕西白水县境内)激战,这一次晋国又打败了秦国,不过不是像上一次那样玩阴的,而是国内出现了战斗英雄。

  这个战斗英雄名狼瞫。在崤山之战的时候,晋襄公俘虏了一名秦将,作为个人荣耀亲自捆绑,同时示意车右莱驹杀了俘虏。但秦人是有血性的,大概是愤怒晋人的胜之不武,便大吼了一声,这一吼不要紧,吓得莱驹魂儿都飞了,丢了戈就跑开了。傍边的狼瞫一看不妙,便赶紧拾起地上的戈结果了俘虏,然后抓起莱驹三步两步追上了晋襄公的战车。按理说车右一般都是孔武有力勇气过人,但莱驹却胆小的要命,所以战后狼瞫便成了国君的新任车右。但后来在对狄人的战争中,不知什么原因,狼瞫的车右位置又被元帅拿下换上了续简伯,狼瞫心里不免窝火。他的朋友就怂恿他杀了先轸,但狼瞫说杀元帅那是以下犯上,死后都不能进明堂,有能耐应该放到正地方。周代的贵族确有尚武的作风,很有一点日本武士道的意思。我们中国人贬低人家武士道精神,但我个人认为,君子才会有武士道,小人绝不会有武士道。人家日本人拼刺刀的时候绝不开枪,不干胜之不武的勾当,不像某些军队不要脸,拼刺刀的时候放冷枪,但仍然打不过人家,为什么,因为它的军人没血性不男人。彭衙之战为狼瞫提供了发泄的机会,秦晋双方摆开阵势还没开打呢,狼瞫便带着部下率先冲入敌阵,结果全部壮烈了,但毕竟鼓舞了晋军士气,后面的晋军一窝蜂的冲杀过来,秦军大败。狼瞫用他的死证明他是有血性的,是个男人。

  晋国人又一次取得了胜利,而且还故意嘲笑激怒孟明视,称秦军为“拜赐之师”。但孟明视没有像晋人估计的那样被激怒,崤山之战他还能为自己找借口,但这一次晋国可是明刀明抢光明正大的战胜了秦国。他总算看明白了晋国,也看明白了秦国,更看明白了自己——晋国没那么松,秦国没那么强,自己也没那么能。但秦穆公又一次彰显了其大度和用人不疑,仍然力排众议继续重用孟明视。孟明视痛恨自己以前不知天高地厚,觉得太对不起秦穆公的期望了,唯有将秦国变得更加强大才能报答国君的知遇之恩。此后的孟明视增修国政、训练军队,一年下来他的脸上有了皱纹头上见了白发,但锐利的双眼仍然炯炯有神,透出的不是以前的自负和轻佻,而是沉稳和老练。

  这年冬天晋国又联合宋、陈、郑三国攻打秦国,占领了汪地和彭衙,报复秦国的主动攻晋。

  快意恩仇的秦人不会忘记崤山的耻辱和仇恨,孟明视更是心里憋足了劲。一年以后即公元前624年,秦穆公和孟明视觉得向晋国算账的时候到了,于是秦穆公亲自率领军队浩浩荡荡杀向晋国。秦军渡过黄河后焚毁所有船只,打胜了还怕没有船吗?打败了就不回来了。过了黄河秦军如虎狼一般打的晋军屁滚尿流,占领了晋国的王官(今山西闻喜县境内),一直打到晋都绛城的郊外。晋国一见秦国这是来玩命了,哪还敢迎战,只有紧闭城门不敢露面,于是秦军横行晋国境内无人敢战。但秦人明白不可能灭掉晋国,这一仗也算报了仇雪了耻,于是决定班师回国。但他们没有取道向西,而是取道晋国南境在茅津渡口渡过黄河,秦穆公的用意很明显,就是到当年的崤山战场祭奠战死的秦人。秦军到了崤山,但见谷道的荆棘丛中秦人的尸体已经腐烂,留下的只有皑皑白骨,秦人一见此景,三军恸哭。秦军将同胞的尸骨掩埋树立标志,并发丧三日,然后取道西归。

  第二年晋国再一次报复秦国,包围了秦国的元里,但他们不敢再激怒秦人,只是象征性的意思意思而已。
  王官之战刚好是崤战的第三年,孟明视“三年将拜君赐”这句话也算一语成谶了。秦人终于血洗了崤战的耻辱,但秦人东出的愿望却就此画上了无奈的句号。
  日期:2013-11-06 20:54:20
  第十三回  交交黄鸟
  崤山之战宣告了秦国东出战略的彻底失败,秦国东出战略的失败实际上就是对晋斗争的失败。其失败原因在于秦国没有一个针对晋国贯穿始终的正确方略,纵观崤山之战前秦国对晋国的政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灭亡晋国,控制晋国,追随晋国。

  第一阶段,灭亡晋国:
  晋献公死后,晋国国内陷入内乱,秦穆公便萌生了灭掉晋国的打算。因为只有灭亡东边这个挡道的强大邻居,秦人才能实现东出战略。但周代的政制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一体”,家便是扩大的国,国便是缩小的家,国破等于家亡,与秦以后的中国政制大为不同。所以在当时,灭亡一个国家不是灭亡其政权、占据其土地那么简单,必须要瓦解并争取其国人之心。秦穆公选择扶植混蛋夷吾为君,正是看中其无法平息晋国内乱,晋国民心日益瓦解,秦国正好可以伺机亡晋。其后“泛舟之役”,秦穆公以德报怨、慷慨援晋,秦人哪里有那么好心,其目的不过是取悦晋人,为以后亡晋邀取人心而已。但晋惠公却以怨报德,于是便有来年的韩原之战,韩原之战秦国大败晋国俘虏晋君,秦穆公的本意是藉此先杀其君再亡晋国。

  第二阶段,控制晋国:
  但韩原之战后,晋人的表现却打破了秦穆公“亡晋”的如意算盘。战前,貌似人心崩溃瓦解的晋人,在国难当头之际,反而出奇的团结起来并忠诚于晋国公室。要想灭亡这样一个与秦国匹敌且生命力旺盛的晋国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因而,此后的秦穆公对晋战略便发生转向——由灭亡晋国变为控制晋国。既然不能亡晋,因而只能在晋国扶植一个听命于秦国的傀儡,秦国正可越过晋国谋取中原的霸权。所以才有后来的释放晋君、以晋太子为人质、归还晋国河东的解梁城。应该说在这当中晋国吕甥的说辞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晋怀公的不辞而别说明其不可能甘当秦国的傀儡,确让秦国大为失望、气恼,秦国必须重新物色新的晋君人选。姬重耳在秦国的卑躬屈膝、韬光养晦博得了秦人的欢心和信任,才有后来扶植重耳归国夺位,并助其铲除郤芮、吕甥的叛乱。

  第三阶段,追随晋国:

  但秦穆公扶植重耳是彻底的看走了眼,晋文公是真正的奸雄,身边更是汇集了大批王佐之士。这群人周游列国,深谙中原的战略情势,于列国之间的外交博弈更是娴熟。因而这样一批人物在晋国掌权,根本不可能俯首甘心听命于秦国,而是甩开秦国,谋求天下的霸权。和这样一批狐狸打交道,秦国的对晋外交不免日趋被动,最后便演变为不自觉的追随晋国——周难时知会晋国被耍,城濮之战为晋国助战,参加践土会盟为晋国捧场,与晋军联合伐郑。直到烛之武说秦师,秦人才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晋国霸业已成、羽翼已丰,此时的秦国已不是晋国的对手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