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年,我用在儿子身上的时间变化不大,然而用在父母身上的时间明显减少,过年后,我大约只回去看了他们两三次,有两次还是为了跑父亲住院的事情,而我们相距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我心中是内疚的。好在,我的哥嫂,每月都能陪他们一段时间,好在,他们的心情是好的,身体还说过去。
这些文字,均是晚上或者节假日一个字一个字敲下来的,上班的时候,我最多搜集过一些资料,比如文丨革丨的资料,比如知青的返城,比如岩石地质的资料,比如纺织挡车工的资料。仅有这些资料是不够的,我还买了文丨革丨的历史,民国的图片,中医药的书籍,一些社会学的图书,我甚至跑了多家书店和旧书摊搜寻纺织手册,但没有搜寻到。比如中医药的书,我买了中医儿科学,汤头歌诀,医学三字经,黄帝内经等十多种,在北京出差时,碰上第十届图书节,我还买了两本,混杂在十几本书中,远远地背回来。我买了金刚经、心经、六祖坛经,圣经,基督歌曲,下载了佛经的演唱,甚至读了一段时间的心经和圣经。我买了经济学原理,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知青的回忆录。在旧书摊上,淘到数本咸阳的文史资料,我甚至买了泡菜酱菜的制作的小册子,如何选坛子,如何处理青菜,如何腌制,我都看了,不过让我去腌酱菜,我依然不会,理论和实践是不同的,我也理解了韩寒为何无法解释自己作品中的一些细节了。学习酱菜的制作,只因其中有个人物在民国是开酱菜园的。正在构思的下一部长篇小说,与酱菜园有直接的关系,内容是祖孙三代经营的酱菜园,直至建国后的公私合营,这样的学习,是一举两得。不盘点不知道,最近一两年的买书和读书,似乎都是在围绕这部依然没有写就的小说展开的。
2012年8月11日的晚上,花了两个来小时,我写了上面的话。再有四天,就是这部作品动笔整两年的日子,整三年的时候,我希望能看到收获。
日期:2012-08-22 11:46:37
按顺序连载了,每天更新。前面的部分还要最终修改。
第一章 母 亲
周六,刚下了一场雷雨,空气不再是黏糊糊、湿漉漉的,变得清新和凉爽。已立秋一个星期了,只可惜立秋发生在晚上,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真是应验了这句谚语,秋老虎依然盘踞在西北内陆上空,不肯交出它控制的地盘,太阳慷慨大度的炙烤着大地,将水汽蒸腾,湿度愈发的高,人就愈发的难受,汗湿的衣服,包裹在身上,让人无奈而又烦躁。八月的热和六月的热不一样,每年六月下旬,刚收完麦子,秋作物尚未发芽的时候,土壤裸露,吸收的热量多了,要热一段时间,温度很高,甚至会上39度,不过那时的热是干热,汗能出出来,能蒸发掉,给人的感觉倒不觉得太热。而八月的热,是湿热,空气湿度极大,甚至接近百分之百,人就如同生活在桑拿炉中了。真要感谢这场透彻的雷雨,暑热如同罩在大地上的一层纱布,在一层层褪去,秋天的气息姗姗而来。
渭河边一座古老而又勃发生机的城市中,一个叫紫薇都市小区的某个窗口,散发出橘红色的灯光。陈观文正坐在沙发上在看《华商报》,顺眼看看电视中的新闻。电视和报纸都在报道同一个事件,某地发生了泥石流灾害,瞬间就夺去了上千人的生命,他们还在睡梦中啊。“生命真是无常。”他心里嘟囔了一句。当地政府,人民子弟兵正在积极营救,可泥石流不是其他灾害,被卷到里面,生的可能性太小了。前些年,要是少砍些树就好了,人类向大自然索取太多了,大自然就不安生起来,陈观文感叹道。
翻了几眼报纸,他又拿起茶几上的病历看了起来。一大早,陈观文和妻子王红带母亲去了第二人民医院,母亲最近有些感冒,偶尔感觉头晕,早上起床的时候头晕的更甚,就到门口诊所拿点药吃。母亲原来以为是天气热的原因,就没有放在心上,这几天严重了,脑袋里嗡嗡的响,起床后要坐一阵才能走动,趁着周末,大清早,全家就去给母亲做了一次彻底的检查。母亲这几年带豆豆,很辛苦,年龄也大了,62了,该做一次彻底检查了。来到体检保健科,大夫开了单子,缴费后,体重、身高、血压、抽血、验尿、心电图,B超,就一个接一个的检查。化验结果也一项项的出来,肝上有个小囊肿,大夫说问题不大。血压稍有些高,低压100,高压150,大夫让这几天每天找个地方量一下,不能凭这次的检查结果判断为高血压,也可能是感冒吃药引起的。血糖比正常值高一些,大夫说这个要重视,可能是糖尿病,又开了个检查单,让做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化验。其他的指标,大夫扫了一眼说,没啥大的问题,不过最好控制住体重,早饭没吃吧,先吃饭去吧,找个近一点的,便于吃完回来等两个小时抽血。
日期:2012-08-23 09:20:04
第一章(2)
是该吃饭了,陈观文看看表,9点12分,早上不到七点就出门了,这会肚子在咕咕的提出抗议了。去哪吃?陈观文问。去肯德基,拉着王红手的豆豆边跳边喊。王红说,都是你爸,不让去肯德基,非得带去,这下可记住了,那些都是垃圾食品,要少吃,就在这附近吃,对面的小六汤包味道不错,咱们去哪。母亲说,就在门口随便吃点吧。陈观文说,陈好雨同学,肯德基太远了,奶奶吃完饭要立即抽血化验呢,下次咱们去吃肯德基吧,今天咱们吃中式汉堡——肉夹馍,怎么样?豆豆不情愿的点了点头说,我要吃纯瘦的。好雨不吃肥肉,陈观文总觉得耿耿于怀,肥肉多好啊,他小时候,想吃肥肉都想出病了。
众人下楼,出了医院向右拐,步行大约一百多米,来到崔记腊汁肉夹馍店。陈观文刚参加工作,没有结婚前,做痔疮手术在人民二院住过院,对这片挺熟悉的。崔记肉夹馍店的荷叶饼夹肉味道是一绝,馍很喧软,关键是肉,炖的很烂,不知道放了什么秘制调料,完全去除了肉的腥味儿,激发出了肉的香味,吃过之后,满嘴是油,满口留香。住院那会,陈观文不管医生的吩咐,每天来这里吃早饭。甚至在网上发帖向网友推荐过这个店,他的推荐帖子在本地的论坛里还挺火的,那是一个专门推荐本地小吃的帖子,好多人在推荐,他也推荐了不少,吃乃人生大事也,这是孔老夫子说的,陈观文完全同意。后来他发现,这个店的生意越来越好,从早上开门到十点左右,吃饭要排队的,很多人买五个八个往家带。十二点以前,一大盆肉卖完,就关门打烊了。这里面应该有陈观文的功劳,陈观文每次想到这里,就感到挺自豪的,在感叹网络的作用不可小觑的时候,看店里人都觉得有些亲切,六十多岁胖呼呼慈眉善目的老板娘看他可不亲切,照样是先交钱后上饭。这家店里还有一个特色,油茶的味道也很地道,有股面微糊的清香,这个糊味控制的很好,只有香,没有到苦的感觉。油茶上面再洒几个细碎的油炸干果,吃到嘴里感觉不空,有嚼头,看起来又是份点缀,其实有些人甚至是冲这几颗炸果粒去的。陈观文要了三份肉夹馍,特别要求一个是纯瘦的,四碗油茶,一份凉皮,一共十六块五。凉皮是王红的最爱,十冬腊月还坐在寒风中的小摊上吃的满嘴是红油,直让陈观文感叹王红的胃是冰箱做的。豆豆的油茶喝了大半,肉夹馍咬了几口,剩下的都让陈观文吃了。
日期:2012-08-24 15:07:58
第一章 母亲(3)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