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揭秘 明宫100太监秘史》
第14节

作者: 皇帝不称朕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12-08 01:25:19
  第一章 明代第一个“大太监”黄俨
  五 “采花”天使(7)
  上文写到,朝鲜大臣背着国王,想推动本国世子迎娶大明公主,被国王知道后,遭到惩戒和打击——
  “尚”明朝公主之争平息之后十个月,永乐六年四月,太监黄俨又来了,这已是他第三次出使朝鲜。
  与黄俨同来的,还有宦官田嘉禾、海寿和韩帖木儿。海寿是燕府旧阉,此时任御马监监丞。他不仅是深得朱棣信任的御前近侍宦官,由于他出身潜邸,与皇太子朱高炽的关系也较为密切,在皇上北巡期间,他经常奉旨,来往于北京行在与南京监国之间,充任朱棣父子的信使。
  田嘉禾,是浙江温州平阳县人,如果单看他的籍贯,似乎是一个汉人,可是此人原名哈剌帖木,却是个蒙古名字,因此他可能是所谓“达达人”,即蒙元势力退出关外后,留在内地的蒙古人。
  田嘉禾在幼年即入燕王府供事,据燕府术学顾问袁忠彻说,他“达时务,善机变,宠遇过隆”,在靖难之役中,多立奇功,仕至尚宝监太监。袁忠彻是相学大师,在他的相学名著《古今识鉴》一书中还为田嘉禾留下一笔,形容他的相貌:“形貌修癯,言语清亮,面洁白而鼻隆齿露,目视眄,刀鸣鹤形也”。用大白话来说,就是田嘉禾身材瘦长,仿佛一只仙鹤;说话音吐清亮,犹如刀鸣;面皮长得白,大鼻子,有点龅牙;他爱用眼白瞧人,这并非因为他自负清高,瞧不起人,而是眼睛有点斜视。

  田嘉禾在明实录中没有只言片语,而在朝鲜《太宗大王实录》里保留了一些他活动的记载,这是因为田嘉禾在永乐初年也曾多次出使朝鲜,并在永乐八年担任正使,但田嘉禾的记事至此亦告终结,很可能他在此后不久就去世了。
  考虑到黄俨、田嘉禾和海寿三人身份的共性,则朝鲜籍宦官韩帖木儿很可能也是朱棣潜邸出身的宦官,否则出使外国这等好事、要事,怎落到他头上?几年前韩公公曾出访故国,捞到不少好处,这一次,还乡团又回来了!其兴奋之态,绝对比恶霸胡汉三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是一个标准的宦官使团,其正使、副使都是宦官。随团的还有一个小文官,名叫奇原,做着尚宝司的尚宝。此人姓奇,不知与元顺帝奇皇后之族有没有关系。如是,他也是来走亲戚的。
  自永乐皇帝即位,遣使频繁,往来于鸭绿江、辽东、山海关与北京一线的使者,不绝于路。太宗大王李芳远一听说此次来的天使,几乎都是宦官时,心里咯噔一下。他有不好的预感,但他没法猜出这支阉人外交使团的目的。但“天使”来了,不管他们是带把儿还是不带把儿的,作为属国,都不得不尽心接待。李芳远率领百官,在大明使团驻地慕华馆亲自迎接,并组织了热烈的欢迎仪式,让多次光临的太监黄俨再次感受到那熟悉的,令他舒服、愉悦的宾至如归的氛围,他指着道路两旁穿着盛装,载歌载舞,夹道高呼“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群众(“结山棚,陈傩礼百戏”),对初来乍到的田嘉禾说道:“国王对之至诚,于此可见了。”

  田嘉禾嘴里“嗯、哪”地应着,一对大斜眼转个不停,贼亮的眼光,像美国机场的安检X光机,专门往穿着抹胸韩服、梳着大髻的朝鲜女子脸上、身上扫描。黄俨见了,嘿嘿笑道:“田老弟,你真是尽心王事啊!”
  天使黄俨一行由太宗大王李芳远陪同,来到朝鲜宫城内的景福宫,在此宣读敕书。敕书对不久前朝鲜向明朝出口3000匹马匹表示感谢,以此赐国王花银40个,每个重25两,总计1000两;另外还有纻丝、素线罗各50匹,熟绢100匹。
  李芳远拜敕罢,从西阶走上宫前露台,就使臣前跪下,听黄俨口宣圣旨道:“恁(你们)去朝鲜国,和国王说,有生得好的女子,选拣几名将来。”
  李芳远听罢,吃惊地“啊”了一下。因为圣旨没有文字,是黄太监口宣,他听不懂汉语,直到一旁的翻译重复了一遍,他才把头垂下了,满脸讶异的神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