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美女--情的缱绻,爱的煎熬,欲的拷问,灵的涅槃!》
第4节作者:
宁夏马鹰 “这恐怕……只是……”真老汉期期艾艾的。
“而且,黑主任说了,”杨媒人眼睛灼灼闪光,“你家闺女长得好,他家愿意把聘金加高,只要圆圆同意,她妈的病不就……”
“这后生……”
“这后生长得不咋样,但人实诚。”杨媒人想急于打消真老汉的疑虑,抢着说,“黑旦娃说了,他会孝敬二老,尽到做儿子的职责。庄稼行当他包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他有的是力气。”
听了杨媒人的话,真老汉心里像点上了一盏灯,亮堂多了。这个人的话句句在理,令人信服。真老汉的脑子活动开了,心里开始盘算怎样到时候给闺女开这个口。他很清楚,他的这个如花似玉的女儿,要嫁给五大三粗的黑旦娃,还真叫人有些于心不忍。但转念一想,男人又不是女人,好看有啥用,中看不中用,那也白费,男人就要能干。他的脑海里闪出在集镇上黑旦娃热情地向他打招呼的情景。
“嗯,这后生倒还会挣钱,看得出是个过日子的实在人”。
他一直对那些个吊儿郎当,无所事事的后生看不上眼,年轻轻的不找活干,像啥话。这样一比,杨媒人还真是洞若观火,看得准。
日期:2015-05-25 21:05:28
真老汉的心里活泛开来了,纷至沓来的实用思想打消了他的疑虑,点亮了他的希望,这使他越来越倾向同意这门亲事。从他看来的所有迹象都在印证他的英明判断,杨媒人这一席语重心长的话,更进一步巩固了他对黑旦娃老实人的印象。杨媒人的话说得真叫好:两全其美,嫁了女儿,解了困。不过这也太那个——势利了,对自己这种残忍的想法真老汉心生厌恶,用女儿的聘金给老太婆看病,这是哪门子的事儿啊?可是,唉,还有啥法子呢?真老汉在心里反反复复掂量自己的想法和判断,显得十分艰难,心里还是没底儿。
“女大当嫁,她迟早还得嫁人啊,”真老汉在心里头还是找到了说服自己的理由,“且我还硬朗,早点儿把她的婚事办了,卸了担子,心里也就踏实了。”真老汉长吁一口气,为自己终于艰难做出选择而感到轻松了不少。
做完礼拜,在回家的路上,杨媒人赶上了真老汉,想确证一下他的决定。当他探寻的目光找到真老汉的眼睛时,真老汉的眼角挤出一丝笑意。
“我看行,只是还得跟闺女他们合计合计。”没等杨媒人开口,真老汉就先说了。
“啊,那太好了,只要您同意了,事儿就好办了。”杨媒人胸有成竹地说,“圆圆必定还是个孩子,想问题肯定没有大人周全,大方向还得大人拿。我看这是真主的定然啊,我等你的好消息。”
日期:2015-05-25 21:06:36
跟杨媒人在三岔路口分了手,真老汉一进屋,真圆圆就把热气腾腾的面条,端到了炕桌上;真老汉自个呼噜呼噜地吃起来。真圆圆给母亲一筷子一筷子地喂面条,把过烫的面条搭在嘴上吹吹,再喂给母亲吃。她的动作轻柔而细致。真老太也尽可能地多吃些,这样会使女儿宽心。真圆圆喂母亲吃了饭,就剩下她了,她就把凉了的面条再热一热自己吃。
真圆圆看到父亲和往常不一样,吃饭时不声不吭,显得心事重重,她想父亲又是在为母亲的病情吃忧了。她想有意缓和一下沉闷的气氛,减消父亲的忧愁,就轻快地说:“大,我上次纳的鞋垫卖光了,喏,卖了二十块。我想再做些新花样,拿到我大大(她的堂叔)的小卖店让代售。”她说着就把手中的钱放到父亲面前的炕桌上。
真老汉看着面前的钱,心里激起一阵阵辛酸的涟漪。作为一家之主,他在金钱面前显得是那样的羸弱,除了种那几亩山地,就再也没什么营生干了,几乎挣不来一个钱。老伴又是这样,病恹恹的,卧床不起,少不了花钱,这更使拮据的日子雪上加霜。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啊!岁月不饶人,身体逐渐在衰老,扛半袋粮食都吃力,他纳罕自己的力气都到哪儿去了?要是身体还像年轻时那样硬朗,建筑工地要是还要老人,他也就豁出去了,能挣钱贴补家用,也不至于把日子过得如此恓惶,看来不服老是不行了。
平时,他做完五番乃麻子(一天中的五礼,即晨礼、晌礼、晡礼、昏礼和霄礼),几乎就没有多少时间了,只能在家里干一些鸡零狗碎的活儿。
老太太卧病在家,得要人侍候,他人前人后,家里家外耐心地侍候着老伴,自己再苦再累也不想连累了子女,耽误了孩子们的学习。他心中怀着一种与苦难斗争的激情,坚韧不屈地和严酷的生活战斗着,希望自己顽强的精神给生活带来光亮,经受得起安拉的考验,结束这种凄苦恓惶的现状;就象艾优卜圣人经受住了安拉的考验一样,仁慈的主最终解除了他的痼疾,恢复了他的健康,赏赐他幸福。对主的忠贞不渝终会得到了惠赐,真老汉在心中默念了一边赞颂真主宏恩无边的经文,抬起头,把目光投向面前这个懂事的女儿。
日期:2015-05-26 21:27:43
看着女儿花一样的笑脸,他的内疚似乎加深了不少,一种深深的愧疚漫过心田,他那颗伤痕累累的心更加感到一种撕扯之痛;他多么不情愿啊,就这样把女儿撵出家门,嫁了人,这是在割他的心头肉啊!何况不久前答应女儿辍了学的那种久久萦绕心间的歉疚还没有消散,现在又要增加一层愧疚感,这是何其的令人恼丧啊!让上高中的大闺女辍了学,回家来侍候病人,干家务,这个决定已经使他内疚不已;他为自己不得已的残酷决定深感痛心,这几乎可以说断送了女儿的前程,她本该在学校上课,可如今她只有围着母亲的病榻和灶台转,这是何其的残忍啊!可这有啥法子啊?他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恼火,他很清楚家境举步维艰,主要是自己挣不来钱。如果年轻时掌握一门挣钱的本事,现在就不至于连给老伴看病的钱都没有,也不至于这样过早地让大闺女辍学。想到这里,真老汉为自己的孱弱和无能难过极了。不觉眼窝泪花点点,羞愧难当,真是无地自容啊。
“大,别吃忧了,车到山前必有路,会有办法的。”真圆圆看到发呆的父亲,安慰他说。
“办法?”
“我都问人了,现在大葱很贵的,周末等小男小妹放学回来,我们一起去把塬上的地翻了,到时候载上葱秧子,秋上葱长大了,也会卖不少钱呢。还有……”没等她说出更多的生财之道,真老汉就开腔了。
“唉,我跟你娘母俩商量件事情……”说是商量,其实是他把自己思谋好的决定告诉她们而已,真老汉吭哧了半天,很艰难地说,“闺女啊,你看,你都十七了,男大当婚,女大当……”还没等他把话说完,真圆圆脸上的笑容唰一下不见了,她把饭碗朝炕桌上一蹾,跳下炕沿,一转身,她趔趄着跑出了内屋。
真老汉把最后一个“嫁”字噎在了喉咙里。一脸尴尬的父亲和一脸惊诧的母亲大眼瞪小眼,眼睛满含歉意和愧疚,低头纳闷。真老汉显得心事重重,真老太却忧心忡忡,她幽怨的眼里满含凄楚,等着老汉做出合理的解释。真老汉又把杨媒人为黑主任儿子提亲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少不了给老伴从责任、现实、时限、教义等方面做一番解释;经老头这么一说,真老太似乎突然茅塞顿开了,感到女儿的婚姻大事的确不能再拖延了,她自己病恹恹的,有今儿没明儿的,她希望看到女儿红红火火嫁了人;最后,他们都希望能给女儿找到一个好婆家,好归宿,卸了肩上的担儿。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