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12-09 09:01:00
18.巧渡黄河
刘文静童鞋终于回来了!
八月十五日,当李渊大军行至龙门(今山西河津西北)时,刘文静带着蒙古高原的风,风尘仆仆地回来了。牛人出马,当然不会空手而归。跟随他一同前来的,还有五百名饱战骁勇的突厥骑兵及两千匹精挑细选的突厥战马。
在严格落实首长指示方面,刘文静绝对堪称楷模。李渊让他少要人,人吃粮养不起,他就只要了五百骑兵来充门面;老李让他多要马,马吃草不花钱,所以他狮子大开口,一张嘴就向始毕要了两千匹战马。这任务完成得简直太漂漂了。就这,刘文静还一个劲儿地向李渊道歉,对不起,我回来晚了。
不,你回来得正好。李渊“喜其来缓”,偷偷把刘文静叫到一旁:“吾西行及河,突厥始至,兵少马多,皆君将命之功也。”
与突厥顺利缔盟,则大军西进再无后顾之忧。义军上下信心倍增。全军继续前进,过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于二十日抵达壶口瀑布。在壶口,义军暂作停留,并成立了水军司令部。然后,李渊就开始尴尬地发愁了。为啥呢?你见过连一只木筏都木有的水军吗?
好在李渊的统战工作和宣传机器运转得比较好,“唐王起兵,本为百姓”,口号简单易记,深入人心。附近的官民受了鼓动,纷纷将自家的船只、木筏送来,“日以百数”。所以,船的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众将都催促老李速速下令,择日渡河。但老李却一点儿都不着急,只是指示众将好生操练水军。只有李建成、李世民、任瑰等少数几个人知道,李渊在等一个人。
孙华,关中冯翊人氏。大业十二年七月,隋炀帝三下江都前夕,他聚众起兵,区区数月间便成长为关中地区势力最为庞大的一股反隋势力。
老李看三步走一步,考虑到义军将士多为代北人士,对关中山川地理、民情社情两眼一抹黑,早就寻思着在关中找一个内应了。实力最为雄厚的关中土著——孙华无疑是最佳人选了。所以,义军十八日抵达汾阴的时候,李渊便修书一封给孙华。
不曾想,事情远比老李想象得要顺利得多得多。因为,孙华对李渊早就怀有感激之情了。为啥呢?列位可能不知道,屈突通除了上将军一职外,还有一个兼职——关内讨捕大使,负责剿灭关内所有反隋势力。大业十年,在关中闹得最凶的是延安人刘迦论领导的义军,“建元大世,有众十万”。五月,屈突通率军与刘迦论打了一仗。战后,刘迦论从一个活蹦乱跳的人变成了史书上的一个文字符号。
从那以后,孙华等关中义军领袖的日子就开始不好过了。眼瞅着就要被屈突通吃掉了,这时晋阳一声炮响,送来了唐公李渊。屈突通如临大敌,收缩兵力,修缮城池,哪还有工夫搭理孙华他们呢。于是,孙华的日子又开始好过了。
饮水得思源啊,过上了好日子的孙华对李渊满怀感激。现在,李渊发来亲笔信,恳请义士孙华加盟连锁、共襄盛举,孙华甭提多高兴了。二十四日,他美滋滋地率几名亲信渡河来见李渊。
老李对孙华的到来表示了最热烈的欢迎,“握手与坐,慰奖之”。孙华一介草民出身,哪料到堂堂唐国公居然如此平易近人,越发坚定了归附唐公的信念。不仅好吃好喝好招待,李渊还大笔一挥,封他为左光禄大夫、武乡县公,领冯翊太守。
有了孙华所部的策应,李渊立即做出军事部署:由左统军王长谐、右统军刘弘基、左领军长史陈演寿、金紫光禄大夫史大柰四人率六千精兵先行渡河,遏制屈突通大军,而后再策应主力渡河;至于渡河地点嘛,就依任瑰之见,定在梁山。
有人说了,哎,水泊梁山不是在山东嘛,怎么跑到陕西来了?注意,此梁山非彼梁山。学过地理的人都知道,咱们的母亲河从青藏高原过来,先后经过四个大的拐歪,形成个“几”字,然后汇入大海。这个梁山就在“几”字的竖弯钩上,其地大致在今天陕西渭南境内。李渊之所以把渡河地点选在梁山,是因为梁山边儿上就是关中的东大门——潼关。
王长谐等人从梁山过河后,就到了黄河的西岸。那屈突通又在哪儿呢?蒲坂,即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市,在黄河东岸。那蒲坂离梁山有多远呢?不到六十里,近得不能再近了。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河上有一座古桥——蒲津桥,屈突通的大兵随时都可能从桥上冲过来。所以,王长谐很担心,写信向李渊汇报,说隋军离他太近了,义军随时可能遭到屈突通的攻击。
直到这时,李渊才把自己的战略意图告诉他了:如果屈突通渡河去攻击你们,那我就趁机去打河东;如果他坚守不出,那么你们就拆掉蒲津桥,使其无法渡河。“前扼其喉,后拊其背,彼不走必为擒矣。”
王长谐览信后,心中大定。溶溶夜色中的黄河较白天平静了许多,只是汩汩地流淌着。王长谐踱到帐外,举目远望:河对岸是一望无际的黑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