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第33节作者:
随手太多 日期:2015-01-09 21:18:04
36 召公、毕公
写了这么久,一直没有比较系统的介绍两个重要人物——召公姬奭、毕公姬高,这二位在后面也急死了,很有想出来揍我一顿的冲动。
先说召公。史记世家的第四篇就是燕召公世家,足以看出召公对于西周的重要性。召公还有另外几个称呼,分别是:邵公、召康公、召伯,我们一一看一下。邵通召,所以邵公即召公,所以邵公没有什么问题。召康公的出处在今本纪年,那么问题就来了,康作何解?这个问题少有人讨论,一般来说两种情况:谥号、地名,那种更合理呢?很抱歉,我也不知道。关于召伯,我可以比较负责任地说,是错误的,召伯的出处在诗经召南中,但是徐中舒等学者已经考证过,二南(周南、召南)所言之事最早的在宣王时代,晚的可到證hong王时代,召南中的召伯是指的召伯虎,不是召公姬奭。所以,很遗憾地告诉大家,美丽的甘棠遗爱的故事并不是发生在召公的身上。这样看来,召公只有邵公和召康公的别号。
史记说“召公奭与周同姓”,按现在的习惯,我们可以称召公为姬奭。这也说明召公姬奭是周王室的王族,但是姬奭和周武王、周公的关系却弄不清楚,有说法说召公姬奭是周文王庶子,靠不靠谱就不知道了,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个说法的真伪(注意是不能证真亦不能证伪)。召是他的采邑,在今陕西省扶风县东北。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周武王东征时封召公姬奭在北燕,武王之死导致了周王室权力之争,结果是召公姬奭与周公姬旦分陕而治,而召公姬奭的元子姬克就封北燕,召公的次子留在周王室任职成为下一任召公。
召公姬奭元子姬克就封北燕、次子留在周王室在史记索隐中有记载,疑议也不是很大。但是关于召公与周公分陕而治的说法,却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反对意见,其反对意见的基础就是诗经中的召伯非召公姬奭,这个我们就不展开扯了,有兴趣的话可以问度娘,不行的话还有可以砸死人的砖家。
周武王去世后,周公姬旦践祚称咸王,召公姬奭不爽了,就来找姬旦理论。周公姬旦苦口婆心地解释了一番,这就是尚书的君奭,召公姬奭才爽了。这样看出来周成王时期,召公姬奭的话是很有分量的,周公姬旦不得不向召公姬奭剖心解释。这样看来,周公召公分陕而治还是很有可能的。
周公摄政七年,召公姬奭官居太保(太师、太傅、太保即周初的三公),参与了平定三监之乱和武庚之乱以及后来周公东征。开始周公居东避嫌的时候,率兵东征平定叛乱的就是召公姬奭。营建洛邑的工作估计也是召公姬奭完成的,当然这个说法有疑问,但至少召公姬奭参与了是没有问题的。尚书大传把成王初年的所有功劳都归功于周公姬旦,我本人对此是表示怀疑的,一个人精力毕竟有限,忙死姬旦同学这些事都做不完。后来,周成王死前还托孤于召公姬奭。
总结一下,召公姬奭可以说是“一高两大”,官位高、功劳大、苦劳大。但是,太公、周公挡在了他的前面,掩盖了他的光辉,以至于后世对于周初大臣的介绍,都是太公姜尚、周公姬旦怎么怎么,召公姬奭同志很有大哭一场的冲动。
好在燕国是后来唯一一个成为战国七雄的姬姓封国,而且还导演了一场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让召公很有面子。司马迁同学对他评价也是很高的,燕召公世家末尾,司马迁写到:
“召公奭可谓仁矣!甘棠且思之,况其人乎?燕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彊国之间,最为弱小,几灭者数矣。然社稷血食者八九百岁,於姬姓独後亡,岂非召公之烈邪!”
再说毕公。周成王共有两个托孤大臣,毕公也是其一。比起召公,毕公更悲催了,关于毕公的记载都是零零散散的,司马迁同学也没有给他立传。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什么说法都没有,毕公很伤心。
不过好在毕公有一个介于牛A与牛C之间的后代,叫毕万。按照司马迁的说法,毕公高的后世不知道什么原因断封了,毕万就是毕公高后裔的一支。至于度娘说的被西戎所灭基本等于无依无据,只能当作哥德巴赫猜想。后来,毕万的曾孙魏文侯和赵、韩合伙弄了各三家分晋,也算是给毕公长脸了。
既然关于毕公的记载这么少,我也编不出花来。按照左传的说法毕公是周文王的庶子,通志中甚至明确说毕公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但是史记中没采信,可能是司马迁看到了和左传说法相左的材料。但是毕公高和召公姬奭同为周王室的王族是能够确定的,按照现在的习惯可以称之为姬高。
毕是姬高的采邑,一说在今陕西咸阳,一说在今陕西西安,这个地方对于周王室来说是很重要的,毕地是周王室王族的墓地,就像今天的北京八宝山一样,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太公都葬于此。如此看来,毕公应该是周王室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但是此人太低调,有点过了,以至于连传记都没有留下。
周武王牧野之战时,毕公姬高出场了一次。此后,直到周成王临终托孤时,这哥们才再次出场,真不知道这哥们这么长时间都在忙什么。好了,毕公姬高的故事讲完了,确实也没有什么好讲的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