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医生手记——101个个案心灵片段(婚姻,亲子关系的深度解析)》
第25节

作者: 刁庆红
收藏本书TXT下载
  神经症患者也是任性的,这种任性,使别人很难和他们相处,因为他们都有自己一套非常固执的行事方式,一般人是没有办法改变他们的。他们是最难以听话和顺服别人的人。其实,最真实的景况就是,他们自己没有办法主宰自己,他们不是自己意念的主人,而是自己意念的奴隶,一个没有真实自我的人,怎么可能放弃“自我”来和他人取得协调呢?

  神经症患者的内心,有太多的恐惧,就是这些恐惧,让他们时刻处于对自己过度的保护,因而,行为上表现得和一般人有区别。和别人的关系也异常的紧张。
  一句话说到底,神经症患者,其实就是一个内心失去了弹性的人,因为生活中的一次过失或者一次惩罚,就让他们把应对的策略用到了极端和极致而不知道变通的人,在奥托兰克那里,神经症病人就是应对生活困境的失败了的艺术家。他们,让身边的人觉得,既可很,又可怜。
  许又新老先生在他的《神经症》一 书中说到,神经症患者的婚姻,有50%,最终都是以离婚为结局的。
  想起这句话,我倒突然觉得,这个社会,有这么庞大数量的神经症病人,如果有一个全社会都来关注和理解神经症病人的活动,也算是我作为一个心理工作者的心愿了。
  我的理解,神经症病人,实际上是内心里装着一个严苛的惩罚者,小时候做错事情,有一双严苛的眼睛绝不放过,一定要惩罚的父亲或者母亲,或者是预计要被惩罚的,孩子为了维持和父亲或母亲的关系,不得不把自己搞得战战兢兢的,如履薄冰的,最后,以神经症的症状,来呈现内心装不下了的冲突。

  如果这样理解,神经症的背后,有可能掩藏着一个人需要维持某种关系的所有的努力。那个关系,有可能是试图重新获得爸爸的认同,重新获得妈妈的爱和接纳,重新获得……
  神经症是如此的普遍,以致于在佛洛依德看来,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程度上或深或浅,都有一些神经症的东西存在着,这没关系,既然每个人都有他特定的固执的难以变通的地方,让我们都多包容,多担待一点吧。但是,真正构成了神经症临床诊断的那些人,和他们近距离的相处,依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而且我从根本上怀疑,神经症的长时间化和固着化之后,最后都是某种人格障碍。或者人格障碍的诸多表现形式,都是以神经症的症状来呈现的。
  日期:2014-08-21 20:27:35
  26:父母的价值观——孩子成长的畸形环境
  第一部分:言说

  现在的新闻里,经常都有父母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打死打伤孩子的,因为孩子的婚姻选择或事业选择就对孩子横加指责,动辄施暴的,我心里就在想着一句话: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对孩子的爱,可以更混沌和质朴一些吗?不要那么势利和钻营好不好?
  第二部分:探寻
  原本我想这样说:父母们,请放弃你的价值观来爱孩子,写下这句话,就觉得不妥当,我心里很清楚,一个人的价值观,几乎就是一个人生存的指路灯,什么是值得付出的,什么是需要放弃的,没有价值观,我们将会如海上没有指示的航船,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前进。那么,我想对父母们说的这句话,又有什么企图呢?
  其实,父母的价值观,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哪怕一句话不说,都早已经传递给了孩子,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什么东西是你的金元宝,什么东西是你的铅疙瘩,什么是值得争取的,什么是应该放弃的,那么,我这里要表达的,不是父母传递给孩子,对于世界的那部分价值观,而是父母对待孩子本身的价值观。就是孩子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我们才爱你,而你不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就收回对你的爱。嗯,是的,我想表达的就是这一层的价值观。

  如果在过去的年代,不是独生子女的年代,父母对于自己的几个孩子,总是有所偏爱的,比如,某个孩子因为长得好看,某个孩子因为机灵,聪慧或乖巧,而更讨父母喜欢,某个孩子因为排行最小,比什么都比不上上面的哥哥姐姐了,那么,就让自己多病一些,身体柔弱一些,也能够赢得父母特殊的关爱。
  你拿现在的家长来说吧,如果你学习成绩差,父母给过你好脸色吗?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了,要在过去的年代,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这里面都已经有了分别心。实际上,在每个家庭之中,父母还是很难做到对每个孩子公平的爱,总是因为某个孩子的某方面更出色,更容易让父母偏爱。所以孩子们要想尽办法,获得父母的爱。
  当孩子们本能地会这么做的时候,他们心中已经觉察到了父母的价值观了。正是父母的价值观,无形之中,让孩子觉得爱这样一种情感不太安全,随时可能受到威胁,甚至到受到巨大伤害的情况都是存在的。
  如果我们处在一种不自觉的状态,我们的眼睛看出去,肯定是让我们觉得美丽的东西,更让我们的心灵愉悦,聪慧的孩子,更让我们对我们的基因产生自恋。这些,都是人之常情,父母对待孩子,大抵也是出于这样的人之常情来对待,没有去想过更多的。

  但是,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他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他都希望得到不凡的对待,把他看做是这个世间唯一的宝贝,他不希望在生命一开始,就有人和他竞争父母的爱,这样的竞技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始终是残酷的。
  所以,做父母的,如果能够在一种比较自觉的思想的约束下,对于自己的每一个孩子,都表现出同样的热情和对待,没有分别心的爱,是他们的孩子的福音。
  庄子的思想中,主张人要避免用大小,是非,好坏的主观标准去看待外物,也就是“齐物”。其实这也相当于佛家的没有分别心,也相当于“不二法门”。
  海灵格在说“道”的时候,我心里在想,这个世间,一定有一个可以统一和涵盖所有的宇宙终极真理的东西,至于这个东西叫什么名相并不重要,你可以用道家的“道”来称呼,可以用儒家的“仁”来称呼,也可以用佛家的“律”来称呼,也可以用基督教的“经”来名之,甚至,还可以不用任何的语言和文字,这个终极真理也一样地在那里存在着的。只是为了人们学习的方便,我们需要用一个字或者词来冠名之,但是,这个字或者词,和别的有明确内涵的字或者词,是一定要有很明确的界分的。才不会导致有误解的可能。“道”,是比较适合表达这个终极真理的一个字眼。在这个终极真理的层面上,这个名相可以贯通融合这些所有的人类真理中最本体性的存在,不仅仅是所有的宗教和文化,但是,所有的宗教和文化在这个最本体的存在面前,必将停止争论,而静静地看着这个最真实的存在。

  现在我姑且把这个最真实的存在,还是借用道家的“道”这一个词汇来名之。这个道,也许离我们很远很远,又也许离我们很近很近,但不管怎么说,我们总是能够抓住它在这个人世间的一些表征,“爱”,一定就是这个道的最人性化的一个现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