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华夏的兴起——说说老祖宗的故事》
第45节作者:
如是予闻 日期:2013-12-07 10:23:41
《征服:华夏的兴起》-145
武丁并非上台伊始就发动反击。据《今本竹书》纪年的说法,武丁三十二年才大规模征讨鬼方,直到三十四年始获成功。有些学者通过对甲骨文卜辞的研究,认为讨伐鬼方是在武丁二十九年。不管哪种说法属实,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武丁执政约三十年后,才全面反击鬼方。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时机不成熟。
我们在《尚书?说命》中,可以看到傅说对武丁的告诫:“惟甲胄起戎,……惟干戈省厥躬,王惟戒兹。”就是告诉武丁,不要轻易兴甲兵、动干戈、发动战争。这是因为国家的政治还没有理顺,攘外要先安内,否则一旦开战,必有后顾之忧。鬼方与殷商的对峙,颇为类似后来匈奴与西汉的对峙,最初蛮族一方是占有优势的,但最后仍以华夏的胜利而告终。
那么,鬼方是何方神圣呢?
鬼方是商代中期崛起的一个游牧部族,为什么叫鬼方呢?“方”就是“方国”,相当于部落或国家,“鬼”就是这个方国的名字。在殷墟考古大发现之前,关于鬼方的文献纪录很含糊不清,所以也搞不清这个部族究竟分布在哪里。古代有些学者以为,“鬼”就是很远的意思,所以鬼方就是很远的蛮族部落。要是这样理解的话,武丁大帝征伐鬼方,就不是保卫帝国安全,而是开疆拓土的远征了。
现在从甲骨文的纪录中,可以明确肯定一点,鬼方的势力距离殷商不远,甚至频频扰边,甚至攻打帝国的城邑。另外还可以肯定的一点,鬼方是位于殷商的西部。在《后汉书?西羌传》中,记有“至于武丁,征西戎鬼方”,在同一篇里,又有“西落鬼戎”的称法,因此我判断,鬼方乃是属于西戎的一个部落。
当年盘庚迁都,很可能就是受到鬼方势力的逼迫,不得不向东迁移以避其锋锐。在之后数十年里,鬼方的势力在武丁时代达到鼎盛。可是这回,武丁已决意要发动对鬼方的致命一击了。武丁大帝上台后,任用傅说为相,励精图治,终于使得小辛以来商帝国的颓势得到根本扭转。经过大约三十年的艰苦努力,商帝国内政稳定,军事力量大大提高,武丁大帝磨刀霍霍,准备挥舞刀锋,劈向鬼方。
日期:2013-12-12 18:40:53
《征服:华夏的兴起》-146
殷商与鬼方的战争,持续了三年之久。
这场战争的具体经过,我们很难还原,不过从保留下来的卜辞里,我们可以看出这场战争的重要性以及激烈程度。卜辞中提到“伐鬼方”、“征鬼方”、“围鬼方”总计将近两百次,以三年战争为期,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三年大约一千天,平均五天就有一次跟伐鬼方有关的卜辞,这个频率可以说是非常高的。
那么武丁大帝动员了多少兵力呢?
卜辞中有“登人三千”,“登人五千”的记录,所谓的“登人”,就是召集军队。在讨伐鬼方时,召集军队最多的一次是五千人,一般情况下是三千人,总计召集的人次是两万三千人。当然,这个数字未必是完整的。
在殷商时代,战争的规模比起后世要小得多,一方面是人口数量少,另一方面军队越多,后勤负担也越重。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下,不可能一次动员数万或十几万人。但是武丁大帝征召军队的极限并不仅仅是五千人,事实上,他还曾经“登旅一万”,就是召集一万军队,不过那不是征伐鬼方,而是讨伐羌方。
对于武丁大帝讨伐鬼方,后世有过一些评论。由于对这件事的详细情况,史料甚少,故而古代对此战争的理解颇多错误。
譬如《汉书?严助传》中称“鬼方,小蛮夷也。”实际上鬼方是蛮夷中的佼佼者,势力极强。唐朝的孔颖达这样说:“高宗德实文明,而势甚衰惫,不能即胜,三年乃克。”话中的含义,武丁大帝虽然文治不错,但武功其实平平,对付鬼方这种小蛮夷,居然也花了三年的时间。
以上说法有点想当然,主要是因为商代的史料里,对蛮族的兴起并没有详细的记录,给人造成一种商帝国本来就应该雄视天下的假象。实际上商帝国真正能控制的土地,非并很辽阔,而且在数百年间多次上演衰败——复兴——再衰败——再复兴的故事。如果没有武丁大帝的中兴武功,商帝国可能无法延续四百多年之久。
经过三年的血战,武丁大帝终于打败了鬼方,在之后一段较长的时间里,鬼方元气大伤,无力挑战殷商帝国。不过这个游牧部落甚为坚强,到了殷商晚期,再度崛起,成为帝国的一大外患。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