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医生手记——101个个案心灵片段(婚姻,亲子关系的深度解析)》
第57节作者:
刁庆红 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可能我们都能理解,我们也会这样说,少部分人也会这么做,但是事实上,我们灵魂里缺乏这样自觉的东西。我们没有这样的宗教文化,就包括我们对佛的爱,都是有条件的,我们去庙里做什么,全部是给菩萨许愿,要菩萨来满足我们在现实中的要求,菩萨如果都直接告诉你,你的愿望,他都满足不了,你还会爱他吗?你还会那么虔诚地去烧香吗?所以,你和菩萨是什么关系,就是一种交易的关系,你付出钱,希望收获更多。
我们的文化土壤,严重缺乏无条件的爱的根基。不只是夫妻之爱,父母对儿女的爱也一样,看似是无私的,仔细分析起来,都还是有条件的。如果你的孩子在每一方面都表现得不好,你还会鼓励他吗?还会无条件地接纳他吗?不把他和其他你认为优秀的孩子做对比,仅仅因为他是你的孩子而爱他吗?
更不用说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了。我们生活在条件中,当条件符合时,我们的爱就付出来,当条件不符合时,我们的爱就收回。这也就是契约型的爱和盟约型的爱的区别。其中,前者就是有条件的爱,后者是无条件的爱。
在中国文化中,爱的实际变成了一种契约,就是说,我爱你,是因为你值得我爱,你不可爱的那一天,我的爱就收回。但是,在圣经的文化中,爱是一种盟约,就是说,我爱你,是因为你就是你,不管天长地久,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子,哪怕就是邪恶,我都会爱你,比如上帝对作了如此诸多的恶的世人的爱,耶酥对出卖了他的犹大的爱。就是说,爱是无条件的,就是爱他的那个本相,他的优点,他的缺点。甚至到他不可爱的那一天,你还爱着他,这就是爱。
我们在有条件的爱中,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伤害,因为那不是说我这个人怎么样他才爱我,而是因为我具备了某些东西他才爱我,那么有一天,当我不具备这些优势的时候,失去爱的潜在的危险就会出现。这会叫我们更容易体会到自卑和自我受到威胁。他有钱了,就可以抛弃我,他生病了,我也可以抛弃他,他的性格变了,我不再爱他了,他的缺点始终不改,我也不再爱他。我们生活在一种契约的交易中,所以我们的感情遍体鳞伤。
而在无条件的爱中,爱是什么含义呢?爱一个人,就是爱他的本相,他就是那个样子的,他的小心眼,他的贪玩,他的自私,他的虚荣,都爱,都不改变爱,或者,他不进步,还在原地,他已经不如我了,还是要爱,爱是一种可以让对方感觉到安全的情感。
我们爱一个人,是在爱一个独特的生物个体,不是在爱一种比较,他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评价,我们爱那个人,就只是因为,他就是他,他的优点和缺点,都爱。如果我们只爱他的长处,那么我们要如何剥离他和他身上的不足呢?而且,每一个人身上的长处和短处其实也是一个系统,有机的组合。比如男人的小心眼,他爱赌气,他受伤之后恢复的时间要比我长一些,都是因为这个男人心理比较敏感和丰富,如果是粗犷的男人就不会有这些表现,但是,粗犷的男人又能满足你的情感需求吗?同样,粗心的人,他的心胸就比较宽广。但在情感的细腻度方面又显得不足,其实,这些,都是一个人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你妄想把他让你不满的地方甩出去,只留下他优秀的或者直接说是如你意的地方,或者想把他变成一个完人吗?对不起,那只能是一个机器人。
我们活在有条件的爱中。无条件的爱,在我们的空气中好象很稀薄,所以一旦出现,就是我们的文学作品里的感动和新闻的焦点,说明,其实我们都还是向往无条件的爱的,那么,我们为什么很难到呢?
我想,这可能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缺乏对人生的终极问题的探讨和追求吧,参看很多著作里,都论述到了中国人其实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那么,我们拿什么文化来提升我们的灵魂生命?儒教吗?道教吗?他们对于人生的很多问题,还没有那么完备的描述和答案,佛教情结,是很多中国人都有的一种情结,但是,我们也很自然地把对佛的爱,转变成为了一种交易,仅仅是一种情结而已,现在的人去庙里,每到一处,离开了钱,你对宗教的“热情”都没有办法实现。这不是真正的宗教信仰,这是交易。你看看,有多少人读得懂佛经,有多少人能理解到佛教试图传递给我们的养份,我们对佛教的利用,真的是最世俗的小用。
佛教里面,更多的是在传达一种人生哲学,一种看待世界的世界观,佛家所言的“慈、悲、喜、舍”里,是一种更为彻底的无条件的爱,对一切有情和众生,还不止于人,不止于一切老病丑残穷的人,更包括一切的动物,一切的生命。可惜,如此好的宗教,我们却只看到可以向菩萨许愿的那个功能。
相对来说,在基督教盛行的国度,会有相当数量的牧师,在每一个社区,替普通的人布道。所以,基督教文化里面,关于无条件的爱的精神,其宣扬的力度和范围,要比佛教更为广大,普通的人,更容易了解到,上帝对世人的无条件的爱,耶稣对人的无条件的爱。这其中,尤其是耶稣,上帝道成肉身的儿子,为了世人的罪而死,在死前,对于出卖他的门徒犹大,对于要处死他的邪恶势力,耶稣也表现出了爱。“宽容他们,他们做的他们不知道。”对于这样的人,耶稣尚且也爱他们,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人是我们不能爱的呢?耶稣爱世人,是有条件的吗?在基督教文化中,我们生下来的每一个人,都是有罪的,我理解就是自私带来的会伤害到他人的罪。而要到上帝那里去的人,必须是圣洁的,耶稣为了世间这些有罪的人,被钉在十字架,以此象征赦免了我们的罪,这是何等长阔高深的一种爱,他就是关于如何爱的偶像,有了这样的偶像的力量,西方文明中的爱的概念就有了十分丰富的内涵,我们经常会感觉到西方人际关系中有一些我们没有的人际关系里更纯粹的东西,其实那就是无条件的爱的一种阐释。那是基督教文化之中的爱。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