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医生手记——101个个案心灵片段(婚姻,亲子关系的深度解析)》
第56节作者:
刁庆红 又比如一个在房树人的绘画中,没有把自己的耳朵画上的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病人,在她的生命中,别人和她的交流都非常的困难,可以说几乎完全不能正常交流,你在说话的时候,她的心思早已经想到别的事情上去了,和她交流的人,总是有无穷的挫败感和愤怒。不能听,是这样的人的症状,症状背后的象征是:我希望我没有耳朵。象征的来源是:在她2岁的时候,被亲身妈妈抱养给养母,7岁的时候,又被亲身妈妈从养母那里接回去,在这样的事件中,妈妈和孩子是没有商量的,也无法商量,妈妈就用了很多话在对孩子说,但妈妈说的,总是大人的理由,妈妈看不到孩子的悲恸和挣扎,和孩子已经形成了的亲密关系的不断丧失,最后,孩子在16岁的时候,以精神分裂来回应了妈妈的“说”。所以这个孩子是不能听的,任何人的话,她都不会听,因为别人的话里有“毒”。她自己是一个被设计,被安排,被辗转的生命,所以,她用她的症状,回应了给她生命的妈妈。
再比如一个人的症状是不能用言语攻击别人,而是通过变脸或冷战来攻击别人。背后的象征是:我要不起这个关系。象征的来源是:我不能表达愤怒,因为爸爸或妈妈都不听我为什么会回家晚了的解释就开始暴打我,如果我用语言表达愤怒,我会面临更严重的惩罚。
黑暗恐惧作为一个症状的话,背后的象征是:世界是不安全。象征的来源是:生命的早年里,曾经有人试图把自己丢进河里或者暴打自己,有可能把自己往死里打的可能性或其他的被迫害的经历。所以,当面临自己不能控制的情境的时候,就会自然地恐惧。
……
大多数的症状,象征的来源部分,有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但是,奇怪的是,一些病人,在自己的父母那里,并没有经历类似的创伤,而是几代以前,外婆那里经历的创伤,照样传递给了了下来,也就是说,作为症状,在外孙那里有,但作为症状的来源,外孙那里没有。
有一些心理问题,是从外婆那里传递给母亲,再由母亲传递给女儿或儿子的。这是我在实际的咨询中,明显看到一条线,串联着祖孙三代的命运,表现出惊人相似的心理问题,我才知道,为什么说,我们的心理治疗,不只是治疗一个人,而是治疗一个家族,希望通过我们的治疗,家族性的悲剧命运的重复之链,从眼前的这个病人身上,从此切断,不再继续往下传递了。
学了精神分析,对于改造身边的人的梦想,是真的从此放弃了。而且,我看到他的命运的那条线,感觉到一些悲剧的东西的延续,对于他的命运的同情,我的心,在这样的思想里“有”的情况下,终于柔和下来,不再试图去改造他,要求他,看他的眼神,都柔和了许多,对他的要求,只要你健康地活着,就好。我说的这个他,包括我身边所有的人。当我放下对他们的要求之后,我自己却得了解放,没了妄想和幻想,我活得更自在。
最后真的就应了李鸣老师反复说的那句话:你要原谅所有的不对,因为到最后你会发现,这个世间根本没有对和不对。
借一双精神分析的眼睛看世界,你会原谅这个世间所有的不对。因为你清晰地看到,就算是杀人放火,非奸即盗,大奸大恶的人性背后,都有一个十分凄凉或者畸形的童年生活和成长环境,都有一个制造“恶”的父母系统,你又去怪罪他的父母吗?他的父母的成长背景,却是更加的不堪。到最后你会发现,没有一个人可以值得去怪罪的,一切的果,都有相应的因。没有一个人,愿意自己的生命,在这个世间缔造“恶”的,就包括希特勒也是如此,每一个生命来到人间,都是希望实践和传递正能量的,如果他不幸成为别人的罪人,“宽恕他们,他们做的,他们自己不知道。”这是西方哲学和宗教里固有的思想,也是西方人能够在东方人在他们的校园里开枪连杀死很多人的情况下,最后还集体来为凶手吊唁的真实事件的来源。
就如同存在人本主义哲学家说的那句话:人啊,你究竟是有罪,还是有病?
我们没有基督的心量,但我们还好有精神分析,这个世间一道属于人的精神救赎之符。
10多年前,参加林和生老师的精神分析培训的时候,他说过,精神分析可以解决这个世间,除了信仰以外的任何心灵问题,而今颔服。
日期:2014-08-25 15:15:35
57:你能够爱他如其所是的本来面目吗?
第一部分:言说
他总是说我对他百般挑剔,横挑鼻子竖挑眼,怎么都看不惯他,最近我才明白到,这也是事实,我真的很难对他满意,无论他怎么做,在我看来,都是不行的,不求上进,自甘堕落,喜欢游戏,贪玩,和那帮子朋友伙在一起,玩起来没完没了的,他的朋友也不求上进,他对我的关心也总是不够……
因为这些,我们时常发生冲突,每一次,我都试图忍,但忍耐之后的爆发,那更是不得了……
其实,仔细地想一下,他对我还真的没什么要求,所以,在他那里,我活得很自在,很本然……
第二部分:自由探索
他似乎是你的一个雕刻作品,或一块不成形的顽石,你拿起琢子或刀子,犹如一个雕刻家,一刀,一刀,你对他的眼睛不满意,鼻子不满意,所有地方都不满意,所以,你用尽了自己全部的精力,试图去改造一个人。……
这使我想起庄子的一个寓言,浑沌之死的故事,两个朋友,本来出于好意,觉得别人都应该象他们那样,有眼睛有鼻子的,于是就去改造浑沌,他们改造成功之时,就是浑沌死亡之时。
所以,我很想问一句,你能够爱他如其所是,本来的那个样子吗?
你回答的很干脆,不能。那么,你将从此踏上一条艰辛的改造一个人的路,虽然我们知道这是一条妄想之路,那个人的父母,都没有权利去改造他,或者说,曾经也有过漫长的试图改造之路,失败得很惨烈之后,才有机会轮到你来从事这样艰辛的工作,更别说他本人,在你的改造之路上,给你无数的叛逆和对抗,他的反弹的力度,会把你手上的刀子的力量反回来,让你自己伤痕累累。
好吧,就当他是一个僵尸和木偶,没有自己的意志,任由你来摆布和雕刻,那么,当你雕刻成功的那一天,就是他“死亡”的那一天,为原本那个生龙活虎的生命吊唁吧。
你很喜欢一个僵尸和木偶吗?
你对他的种种不满意,是否是对自己的不满意的一个投射,你把自己对于无能,对于不优秀会被抛弃,对于自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不可爱的人的恐惧,都投射给了他?
你知道什么是爱吗?
在圣经中,我看到了关于爱的最美妙的描述。
在哥林多前书13章4到8节的,“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我曾经听过寇世远牧师详细地分解过这几节经文的含义,就这短短的几句话,寇牧师讲了四节课。
爱是恒久忍耐,这句话没什么,它已经存在在我们中国人特质里面了,中国人是忍耐性最好的民族,虽然不一定是在爱里的忍耐,很可能是在没有爱里的忍耐。
又有恩慈,这句话,才是我今天想重点说的。
恩的含义是恩情、好处、恩爱、恩赐等等。慈,在寇牧师的讲解中是“白白地给予”的意思。那么,爱是恩慈,就是说,真正的爱,你给予对方的时候,是没有条件的,也就是西方心理学中最常常提到的一个理念:无条件的爱。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