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全书——阐述心学的小说体传记,改变一切的神奇智慧》
第8节作者:
明朗之阳光 “唯有如此,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与天地相参。在这个时候,一种源自于心性本体的伟大力量,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并将自己的这种聪明才智,用来协助天地宇宙裁成万物,这即是儒家‘参赞化育’的境界。”
我们都知道思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然而,也就是这个重要的思维,由于它的多变善思,也给人类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干扰和困惑。
我们为什么会觉得不幸福,不能拥有快乐、安详的心态?就是因为我们的心静不下来,如果心灵老是在各种外物上面游走,如同钟摆一样摇来晃去,它就失去了本有的洞察力,认为外在的物欲世界是真实不虚的,生活就是尽情地享受这些物质刺激。
然而,向外寻求物质及精神的满足,这是一种充满错觉的认识,这种生活缺乏智慧,它不能解决心灵的最终归宿感,更不能解决人之所以为人的这个问题,必然陷入焦躁不安的冲突之中。
而思维的不确定性,也使得心灵本来具有的智慧和光明受到了抑制。心灵就象一池水一样,如果波动不止的话,就无法映照出事物的规律,唯有静止下来,波平浪静,才能看到事物的深处。
日期:2014-06-07 10:25:26
所以,要想使心灵达到一个持久快乐、幸福、和谐的境界,让其内在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就需要一颗宁静而不受干扰的心。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必须学会让自己外在的思绪停止下来。
所谓的停止思绪,并不是指停止思维。我们的思维是不会停止的,即使你什么也不想,那也是一种“什么也不想”的思维。
停止思绪,指的是不要执着于自己的情绪,有什么要思考的东西当然可以去思考,但不要随着杂念去胡思乱想就行了。
通常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对于一个问题的答案的获得,是我们苦苦思索而得到的。其实恰恰相反,创意和智慧的源泉,正是在于意识的“虚无”之中,我们能获知问题的答案,就因为我们在思索的过程当中,头脑能处于正确的放松状态,在那静谧的一瞬间,潜意识深处的答案浮现到了显意识中,被我们的头脑感知到了。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静能生慧”的原因。
月光透进窗来,照在王阳明的身上,他一动不动,宛如一尊雕像一般。悠长的话音回响在茅屋内外,天地之间,就象从遥远天际传来的天籁仙音。
这时已近子时,山野薄薄的雾霭袅袅升起,整个世界变得朦胧起来,人和天地似乎已融为一体,更增添了几分神秘、圣洁的气氛。
空寂荒野里的一间简陋茅庐中,一盏闪烁不定的昏黄孤灯下,冀元亨和蒋道林听得如痴似醉。
没想到,世上还有这样一种博大精深的神奇学问!
道无为而无不为。
大巧有所不为,大智有所不虑。
光风霁月,性如朗天。
修身齐家,平治天下。
无为与有为,内圣与外王,修身养性与积极进取,心境的恬淡与宏伟的事业,……这一切看似对立而又统一的因素,组成了一个有别于世间任何知识的学问系统。
这是怎样的一门学问?
这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境界?
这里面隐藏着什么样的生命奥秘?
日期:2014-06-08 10:19:31
“观照”的奇妙作用
广阔无垠的苍穹下,荒凉寂静的山野中,唯有这座茅草盖成的屋子还亮着如豆的油灯,就象虚无的境界中蕴含着一点活泼的生机。
夜色朦胧,本来皎洁的月光穿过淡淡的薄雾,更显得格外的清幽,整个身心仿佛沐浴在一种温暖而宁静的状态里。
在幽深玄妙的静谧中,冀元亨和蒋道林觉得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庄严涌上心头。
他们窥见了一个闻所未闻的天地。
心灵世界的博大,生命意境的精深,人生责任的使命,儒家人格的担当……
这一切交织在一起,在心里翻腾,使人感到一种远大的志向在胸中升华。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大儒张横渠的声音在耳边回荡,震聋发聩。
在这种庄严而幽静的氛围里,王阳明继续说道:“人能知止,静极而生动,阴中自有一阳生,这点便是生生不息之仁。修身养性,无非是顺着这一点生生之机,以本来的智慧去应事接物,这就是顺而应之。”
听到此处,冀元亨问道:“先生,平常我总感到心绪很乱,无法安静下来,请问怎样做‘知止’这步功夫呢?”
王阳明赞道:“问得好。知止之功,是打基础的功夫,当以诚敬存之。古人云:‘敬以直内。’说的就是在修养过程中,须有一种诚敬的心态,方能达到平直如水的境界。没有诚敬的心态,任何事情都会做不好。”
他又接着道:“在平常的时候,我们的心静不下来,就是因为没能做到诚敬,没有把心诚意敬当作是通往至善之境的必要心法。”
“不过,”王阳明话锋一转,说,“诚敬虽是一种入门的心法,但也要注意做到活泼自然,不能太过。古人曰:‘必有事焉,勿忘勿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接下来,王阳明详细地阐述了如何用功的方法:“对于如何使外在的欲念和妄心停息下来,古圣先贤传有各种数不胜数的方法,但是,贯穿在这些方法中最简单、最核心的一步功夫,即为‘观照’。”
“观照这个方法,不论行坐立卧,随时随地都可去做。所谓观照,就是用心如实地照着本来的样子去观察、照看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任何一样事物,可以是自己的情绪,可以是自己的呼吸,也可以是一处景物,或是一个境界。”
“在观照的时候,要尽量做到勿忘勿助,不取不舍,不迎不拒,这样才能心不着物,逐渐克除各种闲思杂虑,使心慢慢趋向宁静、澄明的境地。”
王阳明年轻时曾随高僧学过天台宗的“止观”法门,苦修多年,对观照之道颇有心得。他将“止观”之法融入儒家的修养理论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观照心法。
日期:2014-06-09 09:04:12
观照的方法看起来十分简单,朴实无华,其中却蕴含着非常深奥的道理。
佛教理论认为,心的本体是无形无相、不生不灭、无垢无净的,这就是“佛性”,而世界万物皆是此佛性所化而成,所谓“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说的就是佛性无处不在,原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
但一个人自出生以后,受到各种概念、思想的熏陶,沾染上太多的习气,妄起分别,所形成的“自我”意象早与大自然脱离联系了,造成了心灵与身体乃至万物的严重对立,这就遮蔽了个人本来具有的本能智慧。
正由于这个缘故,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是以自己的主观愿望去作判断和取舍,符合自己意愿的就欣喜不已,拼命去迎合、追求;而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抗拒、厌恶。于是,我们与心灵本源的宁静就渐行渐远,陷入了顽固的习性当中,被各种负能量所缠绕,也就发现不了心灵本来所具有的无限风光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