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的凤凰——华夏文明》
第11节

作者: 夕阳伴云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朝歌城破后,武王命令赶来的各路诸侯四面出击去征讨那些仍然忠于商朝的诸侯国,随后武王在朝歌城外举行狩猎仪式,仅武王个人就杀掉虎22只,麋鹿5235只,犀牛12只,鹿3508只,熊151只还有其他动物一千多只。可见那个时候中原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当的好啊,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猎物里还有热带地区才有的犀牛。那个时代中原的气候仍然要比现在暖和的多,湿润的多。
  日期:2014-06-23 11:15:32
  武王命姜子牙率领主力去攻打远在东夷的商朝远征军,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在周军和东夷人的夹击下,商军一直退到海边,望着身后的追兵,商军主帅五城王黄飞虎领着残余人马登上大船驶向远方,从此消失在历史中。
  一年后各路诸侯回来复命,经过统计一共灭了99个国家,杀敌十七万七千七百七十九人,俘虏三十万零二百三十人,一共征服了六百五十二国。
  这场大战使商朝的势力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以周国为首的西南诸侯却在战争中得到了极大的利益。战后所有参加讨纣战争的诸侯都得到了封赏,他们的国土比战前有了成倍的增长。而东方和北方的诸侯由于站在商朝一方,几乎都被征服,变成了胜利者的战利品。
  为什么西方南方的诸侯反对而东方北方的诸侯拥护呢,通过纣王的对外战争也许能看出一点端倪,纣王上台后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征服北狄和东夷上,但是这里的土地由于距离遥远商朝没办法直接统治,只得赐给附近的诸侯。还有大量的战利品,东、北地区的诸侯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分得的比其他地方多得多。更重要的是这些战争消除了外来势力对东、北部地区的威胁,当地诸侯只会感激商朝。可是战争中西、南各地的诸侯也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支持,却不能在战争中得到什么利益,久而久之这些诸侯势必充满怨言。恰逢周国崛起对中原神器野心勃勃,那些不满的诸侯自热而然就成了周国可以团结的力量,当这种力量足以挑战中央的时候,讨纣战争就爆发了。

  日期:2014-06-23 18:34:19

  所以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利益分配不均;二,地方势力做大
  至于商纣的残暴好色,除了会削弱商朝自己的实力以外,其实对各地诸侯不会造成什么伤害,因为在整个商朝时期,各国对天子履行的职责是按时进贡,随军作战。所以纣王不会干涉各诸侯国的内政,除非纣王认为某个诸侯国想谋反。可以说商朝与诸侯的关系基本等同于元明清时期中国和朝鲜的关系,不同的是后来中央对藩属的进贡变成了厚往薄来。
  商朝时期能维持中央权威更多的是凭天子强大的实力和他周围那些忠实的盟友。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而!当然,当年商汤也是这么搞掉夏朝的。
  但是不能说商朝不该灭亡,纣王后期荒淫无度,商朝实力大大下降,越来越多的诸侯离心离德中国已经到了分裂的边缘,如果不是周国崛起,武王伐纣,天下早晚会大乱,华夏族因此消失也未可知。

  这一时期的华夏文明圈只有文化的认同感,却没有达到后来的族群认同感,生活在周国的就是周人,生活在商国的就是商人。所以当商朝灭亡后,商人马上就成为了没有国家的人,只能等在朝歌城外听候命运的安排。这个时期的华夏族的概念几乎等同于同时期的闪米特人。
  日期:2014-06-23 20:43:36
  幸运的是周朝建立后统治者意识到了民族认同感缺失带来的危害。武王说:国家间之所以会缺少民族认同感,是因为生长环境不一样,语言不一样,学习的知识有差别。为了增强凝聚力,巩固统治。武王及其后人制定了很多重要的政策。这些政策的执行最终让周朝实现了中原地区各民族的最终融合。这让后世在遇到危机的时候能够团结起来反对外敌,在分裂的时候能走向统一。
  首先,实行分封制,以前诸侯国大多是当地的土著首领,周朝所封的诸侯几乎都是宗亲和伐纣时期的功臣,通过分封打破了当地人的统治基础,同时把周朝的统治势力延伸到华夏文明的边缘。
  其次,创立宗法礼乐制度,周朝用这个方式把臣民和天子团结在一起。让诸侯国内的人产生了对中央政府的认同,让人们认识到国与国之间仅仅是地域的不同,进而演变成对华夏族的整体民族认同感。
  最重要的是周朝对社会制度的大改革:
  设立士农工商四级。鼓励贸易,设立物价局,规范物品价格。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将国以下分为邑、乡、间,每级设立专门的长官,以便更有效的管理土地上的民众。并建立驿道,五里凿一口水井供路人解渴,十里建一个庐舍供休息和交易。
  完善井田制度。每一井为方圆一里,每井分为八家,同井的人都要守望互助,在农闲时所有的劳力都要参加军事训练,保证战斗力。
  努力实现“少有所长,老有所养”(用现在话说就是从摇篮到坟墓)每乡设立一个卫生室,有专门大夫给人看病。普及义务教育,每五百户设立一所官办小学,以保证适龄儿童能够接受教育,推广普通话教学,也就是雅言。设立福利机构照顾老弱病残。老百姓十岁以前国家要支付育儿补贴,八岁的时候要把孩子送到小学学习文化知识,学习的内容是语文,数学,历史,天干地支和礼节,到了十五岁就要参加高考,成绩杰出的进大学学习六艺,在大学期间,叫做造士,不收学费且食宿全免。大学毕业后国家对学生进行考核,成绩优秀的会被赐予爵位,帮助天子管理天下。

  到二十岁国家会分配土地,农民每人一等地100亩,或二等地200亩,或三等地300亩。士工商分的耕地是农民的五分之一。六十岁的时候国家收回田地强制退休,七十岁的时候国家负责赡养,定期到当地政府领取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一般是布匹,粮食和肉,数量多少和种类要看国家财政状况。这样的政策让整个周朝的百姓安居乐业,先公后私。诗经里曾这样描述“有渰凄凄,兴云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值得一提的是周朝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对于人的培养让周朝人才济济,这才有了后来的百家争鸣,在那个时代,周朝应该是国民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周朝对于教育的重视也影响到了后世的中国大多数政府。

  日期:2014-06-24 15:05:04
  周朝是中华文明从松散走向紧密的重要时期,是最终成型的重要时期,更是赶超全球的重要时期,他是中华历史中最伟大的时期。
  在周朝对内加强教化的同时, 大量的中原人士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断奔赴华夏文明圈的边缘地带,他们像是虔诚的传教士一样,播撒着华夏文明种子,让越来越多的地方沐浴在华夏文明的光芒下。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周朝太子吴太伯。
  吴太伯,西岐人士,周国的第十三代太子,国君古公的大儿子,可这位太子有点生不逢时,本来周国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不出意外吴太伯能顺利继位,没想到吴太伯婚后生了堆丫头片子,让古公有点不满意,这也就罢了,恰逢老三季历生了个儿子,他就是周易的作者,周武王的爹,周文王姬昌。添了个孙子本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可架不住姬昌的与众不同,前文提到过姬昌出生的时候天有祥瑞,生下来身长四乳,古公认为异人必有异能,认为姬昌长大后会让周国取得天下,所以古公有意立老三季历为接班人。但是周国奉行的是长子继承制,除非老大老二没了,继承权才能传给老三。后世周幽王就因为立小儿子为太子广受诟病,如果古公无故废除太伯立季历为太子,很可能会引起国内广泛的不满,到时候别说兴周了,灭周还差不多,一时间朝廷上下都非常尴尬,不过幸好吴太伯吴仲庸哥俩深明大义,他们决定推位让国把周国让给老三,一天古公生病,哥俩借口去衡山给古公采药,远走他乡,来到了三千公里外的姑苏,并且断发文身以示永远不回中原。老三被顺利立为太子,除了古公去世,哥俩去过一次西岐外,再也没有离开过姑苏。吴太伯到了姑苏后把这一带取名为勾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