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前的绍兴,屋檐下人妖鬼怪共处——会稽·兰亭卷》
第3节作者:
白玉京SJ “望着月亮,就好像她也在望着我一样。”
“仿佛能听到月亮的心跳之声。”
“月亮啊,一看到,就能令我想起美丽动人的姑娘啊。”
说第三句话的,正是平日里古板透顶的后堂僧道正,此时伊正双手抚摸脸颊,目色迷离留恋。
一股暖风吹来,笼罩在河面上的淡雾开始被驱散,波澜与漩涡激荡在河水之中。
夜幕之中,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小童,右手牵着一辆青色厢车,左手提着个泛红光的纸灯笼,在河中破水而出,挂在小童脖子上的铃铛“叮当”作响,湿漉漉地行进至澹台面前,停了下来。
“是澹台先生吗?”小童的脸跟大饼一样圆,两颗凸出来的眼睛泛着一丝青光,两只尖锐的耳朵面上长着一层青苔,伊说话的时候,会露出一条如蜥蜴一样的舌头,声音就好像乌鸦一样。
“一个看起来颇为诡异的孩子。”澹台俊耐暗自说道,能从河底牵着车安然走上岸的小童,若将其归类为河鬼水族亦不为过,“鄙人正是澹台俊耐。”
“是吗,那太好了!受主人之托,想请先生过府一叙。”小童圆圆的脸颊上涂着一层蓝色粉末,笑起来,就好像脸上开着两朵小花一样。
“哦。”澹台有些奇怪,“不知你家主人名讳?”
“暂时不便相告。”小童低头着,从衣袖中取出一只紫土陶埙来,递给澹台道,“主人叮嘱若是先生问起,就把这个交给你看。”
真是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哩!
澹台接过紫土陶埙,见埙之外壁上用金线描着“灵嘉”二字,伊思量了番,回转头望了眼仍并排依偎在桥头的三僧,问道:“你用了凤涎烟吧?”
小童嘻嘻笑着点头道:“车上只能坐一个人,带上他们很不方便,所以就用了凤涎烟,一个时辰后,他们就会恢复正常啦。”
澹台的脸色轻松了许多:“呵,走吧。”
日期:2014-08-18 13:17:00
端坐于厢车之内,静听耳畔流水之声,使人昏昏欲睡。
澹台俊耐微微掀开车帘一角,但见四周黑魃魃幽戚戚,一群闪着银色鳞光的鱼儿,结队成群,东窜西往。唔,车已行进在深水之中,一尾屁股极大的蓝黑色大鲶鱼,此时正拖动厢车,在前首缓缓行进。
唔,困呵。
厢车座上枕着极为柔软的貂皮毛毯子,澹台侧身靠于其上,手已松开车帘,闭上双目后,不免暗自休憩。
是个幽静至极的地方呢,有月,一轮满月,悬在乌黑色的空中。下面是一片开满海棠花的原野,花瓣飘洒了一地,遮住了原野本来的面色。原野之中,有一湾蓝色的小湖,月牙型的,中间有一张人的脸。说不清,那是女人,或是男人的脸,是被羸弱的光所构造成,在湖水的下面一闪一闪,看不清那是谁,看不清啊……
“先生,到了。”有人轻轻摇了下澹台的手腕。
沉浸在梦乡之中的人,立时睁开了眼睛,竟是小童啊,伊在厢车内探进半个身躯,那张圆圆的蓝色脸蛋,此时正微笑着哩。
“先生,到了。”小童重复道,伊的手高高托起车帘。
下了鱼车,方才发觉已身在一个庭院之内,总的来说是个回字型天井式小院:正南是院落的正门,门头上应该刻着三、四个字,距离有些远,看不清楚,正门两侧各栽种着一棵龙爪槐;东西两侧是走道,上覆回廊;正北为主厅堂,无匾,四扇连绵木门紧闭,厅内一片漆黑;院落中间是口池塘,上架一八字形石桥,连接南北,哦,桥中央还建有一座纳凉的宽敞平台,中间置放着四张石凳,一口石桌。
是个典型的富绅名士别院,虽说在构思上略有些巧妙,但在会稽,这样的小院也颇多吧。
不过,勉强依靠天上的月光,纵眼望去,院内荒草丛生,苔藓遍地,门前蛛网密布,兴许还有一两只狡猾的老鼠匆匆窜过,此地,像是许久未尝有人住了。
鱼车此刻就停在院池西南一侧,一纵台阶在其车厢之后,似通向院池之中,台阶上水渍淋漓,大概是鱼车经过所致吧。小童恭敬地伺立在鱼车前,脸上敞着笑容,幼稚纯真的眼神,大方地迎向澹台扫视自己的目光。
“您终于来了。”纳凉平台上,不知何时已站着一个人。
在月光映照下,可依稀看出,这是个身穿紫色大袖衫,绛纱复裙的女子,大约二十四、五的年纪吧。
澹台望着伊,嘴角露出一丝浅笑:“嗯。”
日期:2014-08-18 13:17:00
二:瀛洲小筑
天将破晓,还未破晓。
会稽城,此时缱绻在一帘幽暗之中,如封印一般,锁住了生灵欢呼雀跃的冲动,只有被树木抛弃的颓叶,毫无章法地飘舞,归宿于落寞之路径。
此乃眠愁无欲时啊。
正有人走来,是城南平民居住区中的一条街道,人称望溪小道。街之两边布满了平矮的屋子,一幢紧连一幢,一律的白墙黑瓦,在暗色的衬托下,恍若两条游走着的长蛇。这条街素来清静,大概也就清晨与黄昏的时候,会有乡下来的菜农,挑着自家种的蔬果,于此贩卖,偶尔也有三俩的货郎、走方的郎中行经于此,驻留几个时辰,张罗买卖。如此状况下,原本冷清的小街才会吸引周边的居民,来此汇聚闲逛,小街方才生出了些人间该有的喧闹。
“唔,冰凉的地啊。”走来的人哀怨感慨着。
是一个女子,披头散发,看不清容貌,全身只披着一件宽袍大袖的白色素袍,若是正视其人,可见伊竟连鞋也未穿,白色素袍遮盖的范围到小腿骨戈然而止,左边那条腿没有皮肉,只剩暴露在空气中的白骨,行走时,与地面上的砖,摩擦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伊双手捧着一只盒子,一只四方形的,正前方装饰着鎏金云纹图的盒子,像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使用的那类梳妆盒。
有一阵风袭来。
“凉啊。”女子的叹息声此起彼伏,沿着望溪小道一路慢腾腾地走下去,在街的末尾转了个身,推开一扇破旧的木门,走了进去。
门随即就被合上了。
日期:2014-08-18 13:18:00
此乃防风古庙,正殿上供奉的神祗为古会稽的部落首领防风氏,据传,伊因为在参加禹王主持的一次治水会议时迁延迟到,而被盛怒下的大禹王斩杀。后来禹王得知防风氏是因为在路上治水而耽误了时辰,以至于没能准时参加会议。心中懊悔,便下令为伊修建神庙,年年祭祀,一来表彰防风氏的治水功绩,二来平复一下自己错杀好人的过失。《国语?鲁语》记载: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
至于祭祀防风氏的情况,《述异记》如此记载: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之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发而舞。这段话是说大约每年的八月二十五日这天,越地的百姓都会举行舞乐活动来纪念防风神,既有如此这般的需要,古庙也因此世代保留了下来,不至于因为无人问津而坍塌荒芜。
并不宽敞的院内,三面围着低矮的神殿,几棵柳树稀稀落落地根植在墙角根,无名之雀在屋顶与檐角四周来回徘徊着,该类生灵,如同躲在另一空间中的神祗之目,将整个防风庙尽皆收于视野之内。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