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关于金钱、欲望和爱情的一段黑色记忆》
第23节作者:
陈侎 “也许他自己没那么多钱。”潇潇犹豫着说。
“十万他总有吧?按照他告诉你的赚钱速度,他只要有十万元他十年就能至少赚一亿。”
“那你认为他是骗子?”潇潇有些不安地问。
“当然不是,只不过你不知道其中的秘密。”刘文君说。
“什么秘密?”
“赚钱的秘密。”刘文君微笑着说。
日期:2015-01-06 15:16:13
潇潇对“赚钱”这个字眼一直不能很正确地理解,当然不仅仅是她,很多人都不能正确地理解。
“这些年,最近十年吧,我个人认为房地产业或许是利润最高的行业,差不多也是一直处在暴利阶段的不多的产业,你同意吗?”刘文君问潇潇。
潇潇机械地点点头。
“但最近十年最赚钱的行业却不是房地产业,我可以告诉你,最赚钱的是银行,他们比房地产公司赚得多得多。”刘文君慢慢地说,“每个人都不会认为银行的利润超过地产,但是事实是银行赚的钱远远超过房地产企业。就算在地产最值得投资的年份,每年也会有很多的地产公司消失,但银行从来没有消失过。我们暂且抛开体制问题,最关键的一点是,银行赚的是确定性收益,而房产企业不是。”
潇潇脸上的表情犹如一个小学生在听大学教授讲课,尽管刘文君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她都能正确地理解,但她对他想表达的意思却一直茫然无知。
“所谓的确定性收益,就是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无论风险如何累积,也无论人们的信用好坏,他总能赚取属于他的那一部分收益,而且他有强有力的方法来保障自己的收益。一个专职炒股的人他可能在某一天,某一个月或者某一年大赚一笔,他也可能在某一天某一个月大亏一笔,他确实有收益,但他的收益是不确定的,因此我可以断言,正常情况下,一个职业股民在他的炒股生涯中的最终收益不可能超过一个公务员或一个教师,因为后者拿的是确定性收益,他的工资不因市场的波动、个人的判断失误、生意伙伴的信用危机而发生变化,他总是确定地拿属于自己的薪水。你现在打算投资的这个所谓的私募基金,他赚取的是不确定的收益,即便他自称的关于他的获取的利润是正确的,但在本质上,靠炒作股票或大宗商品来赚钱,利润是不确定的,我甚至可以断言,你的这笔投资,最终的收益会低于你在设计院的这个工作,甚至完全没有收益或者产生负收益。”
刘文君的话使潇潇有些头疼。
日期:2015-01-06 15:17:17
“至于这个私募基金的管理人,假如我没有猜错的话,他拿的同样是确定性收益,正常的基金是靠提取交易费用来生存的,但他不一样,因为他需要快速吸引交易资金。我想他也许和某个期货公司有约定,他拿的是期货公司退给他的佣金,而对这部分收益你是完全无知的——我并不想否定所有的投机者的品质,但我认为我没有看错。他当然不会故意亏掉你的钱,但他也同样并不特别在意能否赚钱,重要的是他要拿到你的钱开始交易,只要开始交易他就有利润,而无所谓交易的结果,当然,万一真的赚到了钱,他肯定是要拿额外的份额的。”
“可也确实有人赚到了大钱——”潇潇说。
“买彩票也确实有人中过大奖,可这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看来我得放弃这个投资计划了。”潇潇微笑着说。
“准确地说你这个不是投资计划,是投机计划,而且是盲目的投机,因为你对股票期货乃至私募一无所知,一个人去投机自己一无所知的领域,结果是可以想象的。人都是自私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人会为你赚钱,每个人都只会为自己打算。很多人炒股喜欢听股评家的意见,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假如股评家的意见象他自己说的那样正确,他自己就能迅速成为财富赢家,他还有什么必要靠向你提供参考意见来赚一点咨询费?只有傻瓜才会这么做。”
“看来我也险些成了傻瓜。”潇潇说,“不过你说的有一个观点我不同意。”
“是吗?”刘文君有点意外,“说说看。”
“你说人都是自私的,没有什么人会为你赚钱,可你就为我赚了不少钱。”潇潇说。
刘文君没有回答她这个问题,他的沉默使潇潇感到多少有些尴尬,她原本想表达一点幽默感。
“你那么迫切地想赚钱吗?”停了一会,刘文君问。
“谁不想?”潇潇反问,她感到他的这个问题很令人不解。
“如果你愿意承担风险,我可以介绍你一条新路子,我不能保证你一定能赚到多少钱,但你可以试一试。”刘文君说。
“做什么?”
“做和银行一样的业务,赚和银行一样的确定性收益。”
日期:2015-01-07 13:33:37
潇潇的命运在这个夏天开始改变,她把手上的钱全部投给了刘文君介绍的一家做民间借贷的商行,这是一个癫狂的夏天,股市发疯般地上涨,整个国家的人都在谈论投资。投资需要钱,而潇潇的业务就是为这些需要钱的人提供金钱。
在这个远离沿海经济圈的内陆城市,潇潇差不多成了第一批办理民间借贷业务的从业人员,人们第一次发现,在银行贷款和黑社会的高利贷之间,还存在这么一些可以提供金钱借贷业务的机构,他们的利息比银行高,但低于真正的高利贷,他们的操作方式几乎和银行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他们没有上级主管部门和严格繁琐的审批程序,只要有合适的抵押物和担保,你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急需的金钱。
潇潇在这个有二十多个合伙人的商行里并不算大股东,甚至算不上那些偶尔能对某个业务插嘴的小股东,人们只是因为她是刘文君的朋友而对她保持着一种表面的尊敬。
商行的业务在稳定增长,尽管不存在令人惊讶的暴利,但在半年之内整个商行的收益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一年后潇潇在商行的投资折算成股东权益达到了近七十万。
潇潇把第一年近三十万的分红继续投入到商行,经过一年的观察和实际操作,她确信这是一个稳妥的赚钱行业,尽管她明白这其中不无风险,但你在任何一个市场上都不可能完全逃避风险。
刘文君的公司要去投一个标,他约了几家有资质的公司参与围标,这些公司需要向招标方提供一笔保证金,刘文君的公司暂时拿不出这笔钱,于是他随便问了问潇潇这边。潇潇接下了这笔生意,商行以月息五分向这几家公司提供了六百万,两个星期之后赚到了十五万。这笔生意使潇潇得到了启示,她完全可以以极高的利息向企业提供急需的短期贷款,比如围标、公司注册、年检等等情况,如果她能介入这个市场,她就能大幅度地提高资金使用率,只要有半年的时间资金在滚动使用,产生的效率是把资金长期借给某家公司的几倍。
于是潇潇企图说服商行的股东,停止所有的长期借款合同,全部改为向企业提供高息短期借贷。这样做在充分循环使用资金的前提下可以获得高额利息,但也可能会造成一段时间的资金闲置。大部分股东不同意潇潇的观点,他们更喜欢充分利用资金。潇潇差不多是最小的股东而且她几乎没有接触过这类事情,她的意见无法在别人的心中掀起波澜。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