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曾国藩创建湘军,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大多模仿罗泽南的方式。重视思想道德的培育,也成为湘军显著的特色之一。
朱孙贻、罗泽南、王錱、刘蓉等人创建湘乡勇,在湘乡掀起了团练乡民的**。不久以后,团练的乡勇,熟悉战阵和战技的人,增加到十万多人。湘乡首开团练的风气,湖南各地纷纷响应,宝庆、浏阳、辰州和泸溪等县,也纷纷办起了团练。后来,这些团练都成为曾国藩湘军的中坚力量。
罗泽南、刘蓉等人并不满足于在湘乡取得的这么一点成绩,他们有着更大的抱负。咸丰帝即位后,他们试图通过曾国藩影响新皇帝,来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彻底清扫陈规陋习,实现国家中兴。
在罗泽南、刘蓉的推动下,曾国藩在1850至1852年间,先后上了《应诏陈言疏》《议汰兵疏》《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备陈民间疾苦疏》《平银价疏》等多封奏疏,对当时社会的一些弊病以及皇帝本身的一些毛病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试图以此警醒咸丰帝,促使他改革。曾国藩的这些奏疏,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论是在京城士大夫中,还是在湖南读书人当中,曾国藩都成为了一个积极进取的符号。
1850年,咸丰帝刚刚即位,就装模作样地令大臣上疏言事,就朝廷的用人和政务提出意见和建议。曾国藩很受鼓舞,上了一道《应诏陈言疏》,专门讨论用人问题。
鸦片战争后,社会混乱,民生凋敝,当时的许多人将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归咎于人才问题,像龚自珍就在《已亥杂诗》中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曾国藩也有同感。
在《应诏陈言疏》里,曾国藩认为培育人才,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转移之道、培养之方、考察之法。
所谓转移之道,就是皇帝或者有社会声望的人,应该做出表率,好学向善,这样就会形成一种风气,人才就会出现。
培养之方指的是当人才出现后,要懂得培养。要不断地教导人才,甄别人才,剔除没有能力的人,重用有能力的。
日期:2014-08-12 20:37:01
考察之法指的是要通过多种途径考察人才。要鼓励大臣上疏,帮助皇帝鉴别人才。
曾国藩提出的这些培育人才的方法,都是经过认真思考,参照历史,对照现实而得出来的。后来,他带领湘军南征北战,将这些培育人才的方法用到实践中去,造就了彭玉麟、李鸿章、沈葆桢、丁日昌等等许多人才。这些人才,在后来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851年,曾国藩又上了一道奏折,即《议汰兵疏》。这道奏折针对的是绿营军队的弊端,主张裁撤绿营军队五万人。
当时,曾国藩是兵部侍郎,对于绿营的积弊,他深有感触,所以上这道折子,以宋朝、明朝养兵过多导致财政危机的历史事实,规劝咸丰帝裁撤绿营。
当时,清朝军队主要由八旗和绿营构成。八旗早已没落,入关时的威风早已荡然无存,但曾国藩不敢提裁汰八旗,因为八旗与满蒙贵族的关系密切。
绿营的情况比八旗好不了多少。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的时候,绿营就已经不堪作战,最后还是凭借团练才将起义镇压下去。
1849年李沅发起义,绿营两千多兵围攻新宁城,一个多月没能成事,最终还是靠了刘长佑的团练才成功。绿营打仗不行,争功诿过倒是高手,当李续宾准备前去追击李沅发的时候,绿营将领为了争功出面阻拦,弄得李续宾一气之下解散乡勇,回到湘乡。绿营兵自己去追李沅发,结果损兵折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第二年夏天将李沅发生擒。可以想见,绿营的战斗力有多么差劲!
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起初,太平军并没有多大的战斗力,之后江忠源五百楚军就能在蓑衣渡重创太平军足以说明这一点。但被派往前线的绿营部队毫不战斗力,只知道尾追,从来不敢迎头痛击敌人。结果耗尽国库存银,不仅未能伤及太平军一根毫毛,反而令他们日益壮大。
这些事情,引起了曾国藩的思考。最终,他提出了裁撤五万绿营的办法。当然,这一方案在当时是无法实施的。这个时候,曾国藩并没有想到要大力举办团练,更没有想到要编练一支新军。
曾国藩一连上了几道奏折,满以为皇帝会按照他的思路,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然而,事实令他很失望。咸丰皇帝根本不是雍正那样敢于革新的明君,他的下诏求言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曾国藩的这些呕心沥血、关系到大清王朝兴衰存亡的奏章,他草草地看过一遍后,便丢在一边,不再理会了。
日期:2014-08-13 15:23:22
曾国藩对此感到很不满,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自皇帝去年下诏求言以来,大臣们上的折子不下数百道,其中难道没有一两篇是很重要的吗?或者交给相关部门去讨论,以‘毋庸议’三个字不了了之。或者通谕各省,各省接到谕旨之后,并不认真执行,好像这么事与自己干系一样。”
改革梦想遭遇重大挫折,曾国藩感到很茫然。他在给刘蓉的信中流露出消极的心态,结果被刘蓉狠狠地教训了一番。
刘蓉写信给曾国藩说:“你上的那几道奏折,都关系到国家的兴亡,说的都是别人不能说、不敢说的话。现在国家并未因为你的奏折而受益,而你却因此获得了敢于进谏的好名声,你难道问心无愧吗?”又说:“你既然处在那个位置上,就应该为天下苍生仗义执言,立志完成中兴大业。现在大乱刚刚开始,一般的读书人都有些怯懦,贤能的人更应该挺身而出,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只求对国家有所帮助。”
刘蓉的这些信立意非常高,曾国藩读了之后,非常羞愧。正是在刘蓉的鼓励之下,曾国藩又上了一道奏折,即《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将矛头直接对准皇帝本人,从而将这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推向最**。
曾国藩上这道奏疏,本意是为了杜绝皇帝的骄矜之气,扭转大臣们的阿谀之风。曾国藩批评咸丰拘泥小节,经常在朝堂问一些小事,而像镇压太平军之类的大事却不闻不问,又批评他不讲求实际,即位之初就下诏求言,但从未真正重视并实施大臣们的上奏,又批评他刚愎自用,镇压太平军的战略谋划从来不和大臣们商议,一个人决断。
在封建专制达到顶峰的清朝,曾国藩上这样的一道奏折,是冒了极大的风险的。事实上,曾国藩也非常担心皇帝会因此罢他的官,甚至砍他的头。
咸丰皇帝的心胸狭窄在曾国藩的这道奏折面前暴露无遗,他将奏折狠狠地甩到地上,并且召集军机大臣,讨论如何惩治曾国藩。
眼看曾国藩的仕途不保,首席军机大臣祁寯藻出来替他求情,说:“皇上您圣明,所以曾国藩才敢直言劝谏。他这道奏疏,道理虽然不通,但精神可嘉。”其他的大臣也纷纷求情。咸丰帝这才压下怒火,没有处罚曾国藩。过了几天,曾咸丰皇帝还专门就这件事情做了自我批评,算是表演了一番“明君”风范。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