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莲.兰生:世间安有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第5节作者:
灵小枢 兰生不知要到终点还需要多少步,还要多少时辰,她像溺水的人紧抓最后一丝求生希望一样,唯有死紧盯着前方,那里不仅有终点,还有小师兄模糊的背影。将那抹背景纳入瞳中,心底才慢慢涨起安稳地感觉,她晓得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她并非轻言放弃的孩子,但是她需要人,需要人陪。说她奢望也好,妄想也罢,她只是需要人陪而已,所以她再跨了一步。大概是错觉吧,她觉得小师兄的身影越发清晰可见了,似乎触手可及,她记得书中说边陲沙漠之地有海市蜃楼的现象,莫非圣山之上也能看见?
再跨一步,兰生看见师兄转过了身,启齿一笑,对着她招手。她吃惊不少,原来海市蜃楼竟是如此写实,莫怪商旅们都信以为真。她怯生生伸出了纤手,循着那幻影而去,触及的刹那她惊呆了。那不是幻象,是真真切切的躯体啊!但是,问何呢?他明明一人独行,悠游自在,为何停下来?累着了吗?
祈奉天终于等到她了,他没有说些什么,仅仅将她的小手纳入自己掌中,紧紧握着,领着她继续向前。他也不是没有走过这么长的路,但经年下来都有娘伴着他、领着他。让他安心,让他不迷惘。现在娘不在身旁,她的也是,那么现下两个孤单的人更应该互相依靠、互相搀扶,让彼此为对方抹去前路的疑惑。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牵起了她的手,就像娘对自己一样。但他始料未及的却是,她的手竟然能予他娘亲的感觉,柔柔的、软软的,力量不是很大,却千万种心安。她不解,不解为什么要等她。然,一切都不打紧了,路还长着,她的确需要一个人陪她,或许他也是这样想的吧!只身孤影怎能若一双剪影般扶持,踽踽独行安可似结伴成行般提携。慢下了脚程,却快慰了心灵,交缠的十指越过了千里始终不曾分离。
祈奉天与缪兰生很快便适应了寺中的简朴刻苦的生活,许是平素便随遇而安地过着日子,环境骤变亦然不是什么大事。又许是在这全然陌生的寺院中,至少有一人相伴,也能觅得不少安慰。
祈奉天在初到寺中的第一天,便被净若师傅唤去了。净若的眼神仍然空切,他默默捻动佛珠,一手覆上祈奉天的小脑瓜,掌中传来的丝丝暖意透露更多的关心、怜爱。他以波澜不惊的音调道:“奉天 ,你是一个特别的孩子,你将来定是会有大成就的。但想要有所收获,必须先舍去一部分,所谓有得必有失。”
为了达到娘对他的期许,祈奉天心甘情愿舍弃 :“师傅,我明白了,我心悦诚服地舍弃。”
“好!首先你要舍弃自己现在的名字,记住你不再是祈奉天,你的法号是净莲。”净若新心中自是明了,身为灵童,舍弃的又怎会仅仅是一个名字呢?他还要抛掉七情六欲、凡尘俗世,琳琳种种皆是他现在所无法真正理解的,虽说他本身觉悟甚高,还是待他长大了才告诉他。
净莲喜欢这个名字,“莲”是娘除生命之外赠与他的有一份礼物,他喜欢娘送他的红莲胎记。他也记得娘告诉他“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娘爱莲,爱得冒着风雨也要一睹塘中素莲风中之姿,他乐意接受娘喜好的一切。他轻抚额间的红莲胎记,低首答曰:“是,净莲谨遵教诲。”
净若师傅没有让兰生更名,但师傅显然已经将他的法号告诉了兰生。因为第二天早课时,兰生已经唤他净莲师兄了,一次也没有出错。净莲本来就喜欢自己的法号,可是法号从兰生的口中逸出时,总会染上沁人心脾的魔力,他觉得自己的新名更美不胜收了。
寺中的生活平淡而宁静,净莲、兰生随着寺中一众僧侣,每天风雨不改地进行早、午、晚课。下了课,就到师傅的禅房习字、学佛经、学医理,甚至学占星以及周易演卦。
并肩学习了好些日子,净莲才惊觉兰生认得好多字,即使他每天日以继夜地看书认字,还是赶不上兰生的进度。此时有是一同在师傅的禅房习字了,他鼓足勇气,用手在兰生的宣纸上晃了晃,道:“兰生,为什么你识得那么多字?”
兰生把字帖的最后一个字临摹完才抬起头回答:“因为爹爹是教书先生,我唱偷偷留到私塾听爹爹讲课,那是就认了一点字。后来自己闲暇无事会找点书看,不知不觉就多认了一些。”她没说,其实自己是为了讨好爹爹才去认的字 。不过哪怕她能认再多的字,爹爹也不会多看她一眼的,毕竟她是害死娘亲的罪魁祸首,她再挣扎也不过是徒增笑耳罢了。
又是这号悲恸、麻木的表情,净莲不愿意看见兰生这种表情。于是他随手拿了张宣纸,折了起来。他灵巧的小手,这边弯弯、那边折折,左翻翻、右按按,一朵活灵活现的白莲出现在眼前,他将白莲递给兰生:“看,素净的白莲,好看吧,想学吗?我可以教你。”
兰生这孩子心细如发,怎么会不明白他的用意呢?教她折纸是假的,想她不伤心才是真的。往日给她的痛彻心扉,她会忘记,如今待她的好上加好,她会记得。她快乐得鼻子都酸了,点点头,哑声道:“好,请你教我吧。”
净莲边讲解边示范着,双眼时不时打探着兰生的表情。不会不觉,他俩折了一朵又一朵的白莲,把兰生的伤心也折得不见所踪了。兰生对着埋首叠花的净莲,悄悄念了一句,谢谢你,只有她自己听得见。
日期:2012-11-17 13:59:35
【第四章】(1)
几多云聚云散、风起风渐、雨落雨停,深山古刹中,禅钟日复一日地敲响,岁月年又一年地流过,时序已至玄德十五年。十五岁的净莲生得已比师傅更挺拔,剑眉浓黑,星目灼灼,鼻梁直挺,虽是一翩翩少年的外貌却又隐含着参破世事的睿智。同是十五,兰生依旧纤瘦,翦翦水眸如繁星,似春水,那么明亮,那么澄清。面容不似从前苍白,经年的修持换来了两团赤霞盼上腮。
十月初十之期至,净若师傅已选定是日为净莲行剃度,好让他成为名符其实的沙弥。
大清早,烧完第一注清香,净莲便由师傅引领,手持莲花到大殿迎请。净莲双目轻闭,双手合十,虔诚地长跪于大殿前,净若则肃立其旁请求大德为弟子剃度。殿中众僧侣齐声吟唱香赞,拈香、礼佛。“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一遍一遍的重复,简单得叫人忘却过去、现在、未来,只缘身在其中,静听梵音。
净莲亦随之拈香、礼佛,聆听师傅的开示。
师傅手持洒净的剃刀,寒光在刀锋上跃动,预示着一种彻底的砍断,不论是一头青丝或是一世尘缘亦然。净若问一句:“现在为你剃去顶发,可以吗?”
净莲欣然道:“可以。”可以,真的可以。师傅许诺过,待他剃度过后,可以回到故土,探望双亲。他昨日得知后便兴奋了一整晚,对着娘给他的翠莲玉佩说了一整晚的知心话,句句都是思念,字字都是期盼。
净若挥动剃刀,口中法语絮絮:“金刀剃下娘生发,除却尘劳不净身。圆顶方袍僧相现,法王座下又添孙。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一挥手,一刀光,一落发,手起刀落,不曾迟疑。“现赐法名释净莲。不复用俗名。”净若默想,虽然法号该在剃度时在赠予,可早在八年前已经让他抛了俗名,只徒他早日能摆脱世间业障。
净莲的能清晰地听见乌丝落下的“扑簌”声响,他依然紧闭双目,只让听觉在大殿中无孔不入地寻找她的气息。但显然,她不在,一刻间与爹娘重逢的喜悦顿失,他莫名沮丧了。他多想她在,想她作伴,正如过去那些年,她一直相陪一样。让忍着转身寻她的冲动,好不容易才待到仪式完成。
去掉三千烦恼丝,净莲默默自己光洁的头皮,感觉不太差,好像比从前更坦率了。他好奇自己此刻的模样,但更想知道她看见后的反应。拜别师傅,他匆匆向后院奔去。他记得分明,兰生说今日要到后院采些三七,给前些日子跌伤的师兄上药。兰生很喜欢医理,也学得很不错,暇时总喜欢在后院认认药物、采采药草,他也乐得跟着。久而久之,后院都的花花草草长在哪都记得。凭着记忆,他很快便找到兰生的背影。
她身着水蓝的衣袍蹲在绿野中,望着手中的三七出神,身旁端放着一个小竹娄,里面堆放着不少草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