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东方》
第2节

作者: wq文沁
收藏本书TXT下载
  监军来了,他说役夫们偷懒,挨个用皮鞭抽打,每天都要杀死一批人。姜源见死的人不断朝山下抬,就跑到山上挡住了。他提出一个惊人之举,建议陵墓塔用红砖砌护,并说他会烧制红砖。监军大喜,他说如用红砖建造,颜色鲜于黄土,且坚固防风蚀。建成后形如八角菱花,又似宝塔撑天,森然夺目,岂不美哉!监军立马拨出一大批人马,封姜源为小监,命他带人下山烧制红砖。
  姜源带着众苦役回到了海子湖畔。
  海子湖畔人头攒动,喝声连天。仅泥工、坯工、伙夫、窑夫、水夫、驼夫就几百人。山上部落里的贫民几乎都下了山,在海子湖畔安营扎寨。这是牧区又一次大东移。
  住在上下庄子及海子湖周围的有四个部落,以曹氏为主的氏族,因常常闹鬼,人称鬼悉村。以苏氏为主的部落,一部分是打蒙古军时捉的胡虏和家属,入西夏部落为奴,这里经常有狼患,人称狼唆村。以黄氏为主的部落多是迁徙、逃来的,他们走到哪里就把祖宗的白骨驮到哪里,一条条一块块摆在住地周围的山冈沙丘上,用来逼沙祛邪,保佑安康,人称白骨冈。以南氏为主的部落大部分是从南面迁来的屯军家属,人称蛮子窝。各部落图腾不同,崇拜各异,他们待人热情好客,处事侠义豪爽。

  日期:2015-01-03 12:50:03
  四聚点居民小家住一帐,小族住数帐,大族住十数帐,毡房、帐篷、木屋、土屋、山峁窝到处可见。还有用芦帘搭顶遮檐半边斜的房子,用红柳条编的鱼脊梁房子。穿戴长短肥瘦不一,色样五花八门,南蛮北狄,西戎东夷,南腔北调。西夏国新任宁州知事是从河东来的汉官,他有一首歌,单唱当时的情景:“西渡黄河满面沙,只闻人语是西夏。四时不改三冬服,五月常飞六角花。毡冠红裹羌女饰,兽皮做衣毡人家。胡笳听惯无凄凉,羌笛花儿漫坡下。”

  一排排大窑建成了,烈火熊熊,浓烟冲天。四里八乡的人都运来黄土换饭吃。他们说人老几辈子只见过青砖,咋还能烧出红砖?这老汉一定是个神人。姜源为人忠厚,体贴仆役,处事公道,在各聚居点威信很高,从此,人们都称他红砖爷爷。
  监军筑双王坟有了红砖,工程顺利,开始对姜源父子刮目相看,报请夏王任姜源为监司,姜波、姜涛为小监。
  两座金碧辉煌的大坟冢矗立起来,在城郭的映衬下,傲雪迎风,十分美丽壮观。他们怕牧人到此放牧,玷污了圣地,命百姓朝山上端炒熟的黄土,画出方圆三十里的地方铺垫,以免再生杂草。人们端簸箕的,背背篼的,担筐子的,将冒着热气的“敬心土”排着长队洒到陵区,“为圣地添喜”。祭圣地这天,夏王率拓跋氏众王族亲临。他赞扬这块头枕贺兰神山,脚蹬海子圣水的宝地,夸奖姜源烧红砖的功劳,当众封官末品,人群欢声雷动。数百名羌女排成变化多样的方队跳《颂圣舞》。跪在四周黑压压的人群双手平举,仰首向天唱《圣地颂》:

  贺兰神山,苍松映雪,浩瀚腾格里,又突起王陵两座。那是神鹰归栖的圣地,照五色霞光,护中兴明月,迎朔方风雨,受万氏香火。千秋万代大白上国……
  谁知此时姜源向夏王呈上辞书:“吾王恩重,姜源父子理应入官为臣。唯先祖留下遗训,烧当羌后裔为国效力,不应贪图功名富贵。今大白上国二十六州,正军、屯军早已分离,臣民多半农半牧。姜源父子既入汉区,理应躬耕务农。望吾王恩准!”
  夏王力劝姜源父子,挽留不住,便放他们下山。夏王赐姜源父子大麦七斗、小麦三斗、青稞三斗,裘皮、毛毡、白帐各四条,酥油两桶、干肉两捆、白银二百两,姜源父子拒收钱物。夏王叹道:“准走吧!人情是把锯,有来就有去。山上积雪,可见其崇高,人有尊严,可见其高尚!”他命内务司道:“姜氏居住中兴府正南,圣陵正东,属宁州辖地。日出于东,月盛于东,凡人言东,亦复先东。故昉光从东方启程,紫岚自西天涌来。观今五夷之地形酷似雄鸡昂唱,和华夏国土一同。华夏称大东方,故此地亦称小东方。可在宁州增设一区,名为小东方。封姜源为小东方首领。”

  遂命给宁州颁书通牒,又命石工凿“小东方”石碑一块,用骆驼驮到姜源住处置放。姜源用一块紫红色的石头凿了块桃形碑。他在桃形碑上刻了“上下”两个字,对儿子说:“桃形碑,上下一心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一也!农农士士,工工商商一也!上失天时,下失地利,中失人和,天下焦矣!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故仁人上下,官兵一心,三军同力也!”
  日期:2015-01-03 12:50:29

  一个细雨霏霏的清晨,姜源父子辞别同僚,带着桃形碑下山了。亲朋好友送至双王坟献殿大门前,父子最后一次拜了陵塔。山上又有部落贫民要随姜源下山,夏王恩准。姜源按氏族分别安置在上下庄子周围各部落,他们都仍叫他红砖爷爷。他们平了烧砖取黄土挖的大坑,填了一排排大砖窑,套车的,犁田的,淌水的又都忙碌起来,小东方又是一片耕牧景象。
  姜源父子在海子湖边盖了座保安寺。保安寺开光这天,海子湖畔人山人海,各部落夷族从此入了道教,随姜源归了汉。姜源手悬狼毫,飞龙走蛇,草拟族谱:
  呜呼!
  族有谱,郡有志,国有史,人文兼备,法制森然。古往今来,应天时者创基业,占地利者守基业,得人心者霸基业,立家之本重德行也!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富贵无三世,皆因如此!凡大户人家,多对子弟重教,族谱传贤良,家训传教谕,传优去劣,一代更比一代强矣!
  姜氏,西羌之本,出自三苗,源烧当羌,姜姓之别也。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其俗以力为雄,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为人忠直豪爽矣!
  五胡乱国,天下不宁。九曲黄河,终归大海。世事天不变道亦不变,一心则统,二心则分,分分合合,总归一统。姜源祖上走南闯北,颠沛流离,今定居小东方。姜,羌之别称也。羌姜同音,羌上有羊角,下有男儿,西羌牧羊人也。世人生男丁者,多被杀戮于万马军中,惨不忍睹。神农氏生于姜水,以姜为姓,周后稷之母姜嫄,世人称颂。姜源长子姜波,次子姜涛,父子剃长发,摘耳环,收弓箭,停射猎,专耕作,入当地汉籍也。

  哀哉!
  子牙封官齐国后,江源流至小东方,茫茫碱滩始创业,弯子渠边上下庄,华夷地界各部落,西羌从此饰汉装。
  桃形碑,上无二桃,下无二心。上下有道,繁衍昌盛。国家无礼官吏不恭,父子无礼其家必凶,兄弟无礼不能久同。上侈下糜,上行下效。见色忘义,见富失伦,此是逆道,必淫暴寇乱盗贼蜂起矣。
  保安寺,南仙北圣,大道通行小东方,左山右水,古今永流海子湖。上天降瑞,海宇清宁,天下礼稔,万民归顺。天保靖,地保宁,人保安。故心宁则宁,心静则静,心安则安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