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地带——一个混混的血泪史》
第49节

作者: 救命的鸽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8-25 02:27:35
  可老天偏偏喜欢捉弄穷人,在我们进城后的第二年,老爸进了医院。
  那时,我们在工地上盖的是一栋四层楼的房子,好像是什么税务局的宿舍楼。盖第二层的那天,我老爸和几个工友站在墙头正在浇房梁的时候,墙壁忽然随着房梁塌坍下来,老爸和那几个工友就象那些断裂的砖头一样,瞬间便随着泥灰倾泻而下。当时我正在一楼扛水泥,一听到响声,我象发了疯一样的跑了上去一看,就看见满地砖头和成片的水泥,爸爸和那几个工友躺在断裂的钢筋水泥碎砖之间,满身是血和灰尘,凄厉的哀号声让人心惊肉跳,那种景象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工友们齐心协力的将他们送到了医院,我爸爸也真是倒霉,那几个和他一起摔下去的工友都只不过受了一点皮外之伤,在医院里包扎包扎就行了。而我爸爸却正好被断裂下去的房梁砸到了大腿,造成了粉碎性骨折。当时我爸爸在医院的走廊里痛的死去活来,可是医院却一丝不苟的按规章制度办事,医生对我说,你爸爸快吃不消了。我哭着说,是呀。医生又说,那你们赶快交钱啊,晚了他的腿就保不住了。

  我们几个同来的工友将身上所有的钱都凑了出来,也只不过四五百块,离医院收的费用还差两千多块呢。我们几个就一起求医生,让他先动手术,我们等一下就将钱交过来。
  医院的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可能远远凌驾于救死扶伤的重要性之上,也可能是医生对我们的能否付清手术费的经济能力产生了质疑,反正他在爸爸的哀号之中面无表情的不容置疑的要我先将费用交齐。
  我们没有办法了,于是,几个工友跑去给建筑老板打电话,一个工友跑到我母亲工作的餐馆去通知她,我呢就站在我爸爸的旁边一直的流眼泪一直的哭。一会儿后,那些去给老板打电话的工友回来了,对我说老板的手提电话关机了,找不到人。其中有两个工友便又跑回了工地,希望能找到老板。
  我觉得就像过了一个世纪那么长,妈妈终于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一见到我爸,她眼睛里的泪水就象自来水一样喷了出来。我顾不上哭了,连忙要她赶紧将费用交了,妈妈从毛线衣里面掏出一个塑料袋,里面是钱,从一百元面额的到一分面额的都有,妈妈说,就这么多了。
  我跑到收费窗口,将塑料袋扔了进去,收费的护士看着里面那些脏兮兮的分票和角票皱了一下眉头,露出厌恶的表情,似乎我扔给她的不是一袋子钱,而是一袋子大便。
  护士数钱的动作之优雅精确让我又等了一个世纪,终于,护士抬头对我说,还差六百二十六块五毛三分。我想起了刚才兜里还有刚才工友们凑给我的钱,我掏了出来扔了进去。护士算了一遍,脸上露出了一种被戏弄的表情,她提高声音说,还差一百三十二块四毛。

  我当时简直就块要崩溃了,我哭着对她说,我爸爸快不行了,你们先救救他,我一定会将钱补上。
  护士也许看见我一个大男人哭得这么可怜,动了恻隐之心,才将她脸上那种不耐烦的表情收藏了起来,对我说,我只管收钱,动手术的事你找医生。
  幸好这时刚才去工地上找老板的那两个工友回来了,他们塞给我一千块钱,说,这是老板给你的,包括你爸爸的工钱在内。
  老爸终于推进了手术室,妈妈还在不停的哭,工友们安慰了她几句,因为还要赶着做事,便一个个摇着头叹息着走了。
  到了下午的时候,我老爸终于从手术室里推了出来,他醒来后第一句话就说,我早就知道会出事的。那时,我们已经在住院部里。
  我知道老爸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干了半辈子泥水匠活儿的老爸不止一次对我说过,工地上的那些水泥黏性不够,根本是劣质产品,还有那些钢筋,规格比图纸上的小不说,上面根本连编号也没有,肯定是伪劣产品,这样盖房子迟早要出事的。
  其实,不仅老爸看出了这些事情,工地上每一个有经验的工友都看出来了,只是都不敢说出来而已。当时,建筑商盖房子时偷工减料已经成了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特别是替公家盖房子。何况,当时那个建筑老板还是那个税务局局长的小舅子,我们如果将此事说出去的话,工钱都不要指望拿到。

  但是我和老爸都想不到,这么快就出事了,而且出在老爸头上。后来我想想,出事早点也是好事,等到里面住人的时候在出事的话,那就残忍了。我爸爸倒霉,也算是老天对他助纣为虐的一个报应。
  听德哥说到这里,陈默又不禁要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大放厥词。不记得是鲁迅老先生还是远在大西洋彼岸的那些人曾经在本世纪初愤怒的批评我们国人的懦弱,胆怯。也许就从那个时期起,国人便发奋图强卧薪尝胆,经过短短几十年的不屈不挠的刻苦修炼之后,国人之中的一批率先胆大的精英终于脱颖而出,为国血洗前耻,将那顶扣在我们头上数十年的懦弱胆怯的帽子摘下来踩在脚底,他们的胆大妄为足以让鲁迅震惊的死而复生,足以让全世界的人目瞪口呆,佩服的五体投地。这批精英就是那些除了真货之外什么都敢做的造假分子,他们的技术领域涉及面极为广阔,从人们的吃穿住行到建筑材料,医药用品,文凭证件,钞票发票,影碟软件,书籍报刊,无所不包,无所不精。

  他们的技术创新之敢于尝试,令居里夫人爱因斯坦之辈都要望尘莫及,甘拜下风。他们敢于生产出令婴儿头颅变大的奶粉,他们敢于生产出以三聚氰胺为佐料的牛奶,他们敢于生产出可治百病的药丸,他们敢于生产出能让房屋倒塌的水泥钢筋,他们敢于生产出能让稻田颗粒无收的农药化肥,他们敢于生产出能让学生对汉字糊涂的教科书,总而言之,他们敢做任何对不起良心泯灭人性的产品。这种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什么都敢做出来的劲头绝对值得那些什么都不敢说出来的新闻媒体或社会学家观摩借鉴。

  他们的生产力极其旺盛,通常是被查封罚款之后,便很快的又会另起炉灶,重新开始。为了不让市场出现假货物资缺乏,造成市场混乱,通货膨胀,人心惶惶。他们会顽强的守着自己的岗位,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源源不断的向市场出售他们的产品,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值得所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执法部门好好学习。
  与他们同样出类拔萃的还有那些敢于将这些产品光明正大的销售出去的商家们,他们胆子之大,良心之黑,比起那些制假份子难分轩轾,不相伯仲。但他们的无耻与人性的泯灭却比那些制假份子更为可恶,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便置他人利益,健康,甚至生命于不顾,与制假份子比起来,他们将他人的生命看得更为卑贱。
  这批胆大包天的精英们抱着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信念,驰骋在和平盛世自由市场的海洋里,傲笑江湖,飞扬跋扈,羽翼日丰,虽然有时处于风口浪尖,但每每能化险为夷,虽然有时会偶遇狂风骤雨,但却不伤筋动骨。正因为如此,他们的胆量在前进的过程中得到了磨练,变得更加疯狂,更加肆无忌惮,用丧尽天良来形容他们还算是含蓄。纵观中国市场,假货之泛滥,存在之堂而皇之,当真令世人叹为观止。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就算嫉恶如仇的陈默再发一亿句怨言,也比不上来一次追根究底严惩不贷的打假行动那么实际有效。
  好了,言归正传,陈默毕竟是个自私自利的人,对于这些关乎到万民切身利益的国家大事,他只能浅谈辄止,略表其愤怒之情。他更为关心的是,四哥是不是能在下午技压群雄,让自己毫发未损,因此,还是不得不接着继续德哥的讲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