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精锐之陷阵营》
第25节

作者: 孤灯夜雨乱翻书
收藏本书TXT下载
  看郭汜不信,郭妻把那些掰碎的豆鼓从食物中翻出来给他看,于是郭汜有些疑虑,没再吃(你找条狗试下不就知道了吗?),郭妻还说“一栖不二雄,我固疑将军之信李公也。”(一山不容二虎,我觉得您不应该这么相信李将军)这换了谁也不会猜到是自己老婆在捣鬼。

  樊稠被杀后,郭汜就变成仅次于李榷的二号人物,心中更是疑惧,表面还得小心应付。有次李榷请他喝酒,大醉(樊稠就是喝醉被杀的),回来以为李榷在酒中下药(郭妻肯定在旁边煽风点火),于是绞粪汁饮下,催吐醒酒。
  郭汜遭受奇耻大辱,恨不得即刻斩杀李榷,于是起兵攻打李榷。李榷闹不明白怎么回事,昨天和你喝酒还好好地,今天突然变得像不共戴天的仇人(给三百次机会你都猜不到是谁在害你),被迫迎战,双方开始在长安城中交战(郭妻,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其时,皇甫嵩已经病死,死后赠骠骑将军印绶(仅次于大将军的荣耀),他要在的话也许还能居中调解。
  安西将军杨定不忿樊稠被杀(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当初碍于郭汜与李榷铁板一块,自己势单力孤,只能隐忍不发,现在一看两人相攻,马上加入郭汜一方。他给郭汜出主意“我们打李榷,师出无名,而且李榷官职比我们高,更是让我们背上了以下犯上的罪名。不如我们把献帝请到军营中,用献帝的名义宣布他的罪状,罢免他的官职,然后我们奉诏讨贼,关中诸将都会起来响应我们。”

  郭汜一听,“妙计。”
  还没等他们实施,消息就走漏了(“夜有亡告傕者”无间道真是无处不到)。李榷提前下手,遣侄子李暹率数千人把皇宫包围,用三辆马车去接献帝回自己军营。
  日期:2013-01-16 18:42:40
  太尉杨彪劝阻李暹说“从古到今都没有听说过皇帝居住在大臣家的,你们做事应该上顺天意,下应民心,这么做不合适。”(自古帝王无在人臣家者。举事当合天下心,诸君作此,非是也。)
  李暹不耐烦,一把推开他(哪凉快哪呆着,死老头),“将军计定矣。”

  于是献帝乘一辆车,贵人伏氏(后来的伏皇后)乘一辆车,贾诩、左灵(这位不知道什么身份,很有地位)乘一辆车,其余都徒步跟着。
  李榷的部下以前没来过皇宫,眼都看花了,得,也别白来,带点好东西回去。于是抢宫女,夺什物,李榷军把御府的金帛、乘舆、器服洗劫一空,为了防止皇帝再跑回来,把宫殿、宫府、房舍全部烧得一干二净。
  李榷和郭汜相攻,是因为他原本是个很小气的人,好不容易有了一个知心朋友郭汜,还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拿来和他分享(对个铁公鸡来说,做到这一点真不容易),现在郭汜突然背叛他,反过来要杀他。难过、委屈和愤怒交织在一起,心中那口恶气出不来,所以什么都不管不顾,献帝和大臣无辜被殃及(譬如有些男人对朋友异常小气、斤斤计较、时刻算计,但是对老婆或者女友却好得不得了,把所有辛苦攒下的钱都交给女友花,毫不吝啬,突然有一天女友背叛了他,带上他的钱和别的男人跑了,那男人的心情应该就是李榷这样了。)

  献帝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派太尉杨彪和准备行骠骑将军事,持节镇关东的大司农朱儁,还有司空张喜等十多名公卿大臣去郭汜军营劝解。郭汜原本因为献帝被劫,自己手中没什么牌可打而懊恼,一看这些重量级的大臣都过来帮李榷说话,就把他们都扣押,你不是有皇帝吗?我手中有大臣,Who 怕Who。
  杨彪责问他“你们两人之间的过节,关我们君臣什么事,现在一个劫天子,一个劫大臣,这样做合适吗?”
  郭汜大怒,欲手刃杨彪。杨彪也豁出去了“朝廷被你破败成这样,你杀了我最好,眼不见,心不烦。”
  郭汜部下中郎将杨密及左右苦劝,郭汜才罢手。
  大司农,前车骑将军朱儁性格刚烈,被扣押的当天就疾发病死(可能是心脏病,一激动就受不了),他曾说过“榷、汜小竖,樊稠庸兒,无他远略,又势力相敌,变难必作。吾乘其间,大事可济。”(你猜的都很准,可惜只猜到了开始,没有猜中结局。)
  日期:2013-01-16 18:43:30
  郭汜起兵来夺献帝,两军交战,箭如雨下,矢及御前。
  战况激烈,李榷耳朵被流矢贯穿,部下白波杨奉率军过来支援,郭汜军才退却。

  李榷怕出意外,把他们一行转移到北坞,派校尉把守坞门,隔绝内外(把皇帝软禁了)。
  因为粮荒,百姓没饭吃,大臣的俸禄也都被拖欠,人人面有饥色。走了半天路,又担惊受怕,个个都神色惊慌。献帝倒是处变不惊(爷是吓大的),知道李榷不会危及他的人身安全,想安抚大家的情绪(多为手下着想),向李榷要米五斛、牛骨五具以便打赏给大臣(一般天子打赏大臣都是钱和丝绸什么的,现在只能打赏米和牛骨,这些官以前都是年薪六百石和两千石粮食的,现在能得到一担米都是天大的赏赐,穷到什么地步了,这时候的官多难做,表哥、房叔们比起他们多幸福)。

  李榷是只铁公鸡,不想给,他说“早晚都给他们提供伙食,还要米干什么?”,他还给献帝留了一点面子,把五具已经腐烂的牛骨送过来,臭不可食,献帝大怒(涵养虽好,但是面子上得过得去,献帝还是个孩子,城府不够),想去责问李榷。侍中杨琦急忙劝阻他“李榷出身在边远地区,不懂朝廷礼仪,现在又知道自己犯下杵逆之罪,心里常常不安,想移圣驾去池阳(李榷封地,董卓母亲封池阳君被杀,李榷居然不忌讳,封自己池阳候)来缓解自己的愤怒,希望陛下暂忍一时,不要和他闹僵。”(傕,边鄙之人,习于夷风,今又自知所犯悖逆,常有怏怏之色,欲辅车驾幸黄白城以纾其愤。臣愿陛下忍之,未可显其罪也)

  一语点醒献帝,不要逼得狗急跳墙,献帝于是不再发脾气了。
  李榷想移献帝到池阳,司徒赵温(故前将军、司徒赵谦之弟)平常和他关系不太融洽,写信给他“你前面假托为董卓报仇,却攻陷京城,杀戮大臣,天下有目共睹。现在因为和郭汜的一点小过节就举兵相攻,搞得百姓涂炭,民不聊生,还不知道幡然悔悟,继续为祸,虽然如此,朝廷还是下诏想让你们和解,你不但不听,还想把献帝劫持到池阳,这是何道理,《易》上说,一错为错,再错为涉,连犯三错而不知道悔改就会有灭顶之灾,不如早点和解,各自率军回屯防区,上安天子,下抚黎民,岂不美哉!”(公前托为董公报绚,然实屠陷王城,杀戮大臣,天下不可家见而户释也。今争睚眦之隙,以成千钧之绚,民在涂炭,各不聊生,曾不改寤,遂成祸乱。朝廷仍下明诏,欲令和解,诏命不行,恩泽日损,而复欲辅乘舆于黄白城,此诚老夫所不解也。于易,一过为过,再为涉,三而弗改,灭其顶,凶。不如早共和解,引兵还屯,上安万乘,下全生民,岂不幸甚!”)

  赵温字子柔,为京兆丞时说过一句名言“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曾在饥荒之年散家中存粮救活上万穷困百姓,之前曾代杨彪为司空,后转卫尉,再迁司徒,此次也被一起软禁在北坞。
  李榷现在已经豁出去了,皇帝都不忌惮,还在乎你是司徒吗?这封措辞严厉的信让他起了杀心,当即派人要来杀赵温。还好赵温平常为人不错,李榷的堂弟李应曾为赵温属下,苦苦相劝了几天,李榷才没有杀他(李榷家还是有明白人)。
  献帝听说赵温写信给李榷的事,就问侍中常洽“李榷做事不知轻重,赵温说话又不知道婉转,我很担心他的安全。”常恰回答“李应已经劝解了李榷,赵温没事了。”献帝这才安心。
  赵温后来随献帝去许都,活到七十二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